中国198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2009-12-22 国家统计局

运输能力扩大。铁路扩大旅客列车编组并增开旅客列车20对,同时改革乘务制度,部分直快列车减挂了宿营车、行李车,提高了旅客运输能力。公路运输部门积极开发长途客运,减轻铁路负担,全国跨省公路客运线已达2500条,汽车零担货运量比上年增长10.5%。但运输邮电不适应经济发展的状况,仍然比较严重。运输事故较多。

五、国内商业和物资供销

国内市场持续活跃。1987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5820亿元,比上年增长17.6%;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长9.6%。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农业生产资料零售额705亿元,增长22.4%;消费品零售额5115亿元,增长16.9%。由于有些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铺张浪费、公费请客旅游之风屡禁不止,社会集团购买力增长过猛,全年售予社会集团的消费品零售额达553亿元,比上年增长19.7%。

各种经济类型的商品零售额普遍上升,其中全民所有制增长15.6%,集体所有制增长15.4%,合营经济增长26.3%,个体经济增长24.2%,农民对非农业居民零售额增长24%。

各类消费品全面增销。吃的商品除猪肉、蔬菜、食糖等少数副食品供应偏紧外,大多数食品供应比较充裕,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8.1%(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7.2%),穿的商品增长13.9%,用的商品增长16.7%。

商业体制改革继续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到1987年末,大中型国营商业企业有60%以上实行了承包经营责任制,小型国营商业企业有80%改为集体经营、转为集体所有制和租赁给个人经营。供销合作社已有90%以上的企业实行了各种形式的内部承包经营责任制。城乡集市贸易点由上年的6.8万个增加到6.9万个;全年集市贸易成交额1100亿元,比上午增长21.3%。商业经济联合体继续发展,1987年末达6792个,比上年末增长20.3%;全年营业额155亿元,利润6.5亿元。

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社的经济效益有所改善。1987年每销售百元商品开支的费用比上年下降1.4%,实现利润增长6.4%,流动资金周转天数由上年的220天缩短到203天。

生产资料市场进一步扩大,国家统一分配的物资所占比重下降。钢材由上年的53.1%下降为46.8%;水泥由16.2%下降为15.6%;木材由30%下降为26.2%。物资部门销售额1567亿元,比上年增长32.5%;其中物资贸易中心销售额268亿元,增长69.6%。

物价上涨幅度较大。1987年全年零售物价总水平比上年平均上升7.3%(其中12月份比上年同月上升9.1%)。分城乡看,城镇上升9.1%,农村上升6.3%。分商品看,食品类价格上升10.1%,其中肉禽蛋上升16.5%,鲜莱上升17.7%,水产品上升17%;衣着类上升3.5%,其中纯毛线上升18.1%;日用品类上升6.1%;药及医疗用品类上升4.6%;燃料类上升3.6%;农业生产资料类上升7%。

1987年全年职工生活费用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升8.8%,有些大中城市上升幅度已突破10%。

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升12%。

市场物价管理中的主要问题是:有些垄断性行业、企业擅自抬价争购和提价销售紧俏商品,中间转手倒卖牟取暴利等现象相当严重。不少商店和个体摊贩变相涨价、以欠充好、短斤缺两现象,也屡见不鲜。

六、对外经济贸易和旅游业

出口大幅度增长,进口有所控制。据海关统计,1987年进出口总额达82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其中出口总额395亿美元,增长27.8%;进口总额432亿美元,上升0.7%。进出口逆差由上年的120亿美元缩小到37亿美元。

非贸易往来继续扩大。1987年全国非贸易外汇收入53.8亿美元,支出19.9亿美元,收大于支33.9亿美元。

1987年全国实际利用外资达75.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3%;其中对外借款53.3亿美元,增长6.4%;吸收客商直接投资22.4亿美元,基本与上年持平。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取得新进展。1987年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同金额17.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8.3%;完成营业额11.1亿美元,增长13.5%。

经济特区的经济实力增强,外向型程度明显提高。据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市统计,1987年工业总产值达到112亿元,比上年增长52%。出口货物总额27.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14%。引进外资的投向已逐步转向生产性项目,全年有100多家外资工业企业建成投产。全年实际利用外资金额5.1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6%。

国际旅游业兴旺发达。1987年来自169个国家和地区的旅游、参观、访问以及从事各项交流活动的入境人数达269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7.9%。全年旅游外汇收入18.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0.3%。

七、科技、教育和文化

科技体制改革继续深化,科技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著。1987年经国家批准的发明奖225项、技术进步奖807项多获得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奖励的科技成果9902项。获得技术进步奖的微型中子源反应堆、国家激光波长标准系列、超精密轴系和超精密车床的研究等项目,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为了跟踪世界高技术的发展,1987年在生物工程技术、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等7个领域,落实课题近800个,总投资2亿元。“七五”期间,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到1987年底已落实近4000项专题合同。以支持基础研究和部分应用研究项目为主要对象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年批准各类资助项目2777项,资助金额1.3亿元。以振兴农村经济为宗旨的“星火计划”,取得一批可喜的成果,近两年共完成项目2800多项。群众性科技活动广泛开展。技术市场方兴未艾,全年成交各类技术合同13.2万项,成交额33.5亿元。

专利工作取得明显进展,全年受理专利申请26077件,被批准的有6811件,比上年增长1倍多。

气象、海洋部门对天气和海况作了比较及时、准确的预报,提供了大量的资料和信息,提高了社会经济效益。

测绘部门为了经济建设和资源开发,全年测绘了各种比例地图2.6万幅,出版公开版地图223种,总印数达8222万幅(册)。

科技队伍继续扩大。1987年全民所有制单位自然科学技术人员868万人,比上年增加43万人。年末县以上全民所有制独立的研究和开发机构5580个,职工人数105万人。

教育事业在改革中得到进一步发展。1987年全国招收研究生4万人,在学研究生12万人,毕业研究生2.8万人。普通高等学校招收本、专科学生61.7万人,在校学生195.9万人,比上年增长4.2%,毕业生53.2万人。成人高等学校招收本、专科学生49.8万人,在校学生185.8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