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市199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09-12-31 晋城市统计局

教育"两基"成果得到巩固,素质教育稳步推进。1999年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3490所,在校生31万人,比上年增长1.6%。招生7.96万人,毕业生7.29万人,教职工3.49万人,增加0.27万人。九年制义务教育继续发展。全市中学生在校生11.6万人,小学生在校生19.1万人,职业中学在校生3245万人,中师在校生1792人,教师进修835人,特殊教育213人。初中入学率95.5%,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8.1%,小学生巩固率98.8%,小学升学率95.5%,初中升学率40.9%。全市各级各类成人教育学校3847所,在校学生35.28万人,专职教职工8118人。幼儿园712所,增加22所,在园幼儿7.6万人。我市跨入"普九"和"两基"先进行列。幼儿教育、特殊教育受到重视,成人各种教育继续发展,多种形式的技术技能培训蓬勃发展。全年成人技术培训学校培训学员23万人,扫除文盲3000余人。

文化事业较快发展。1999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0个,从业人员683人,新排剧目9个,演出464场。文化馆7个,图书馆6个,总藏书195.6千册。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84.52%,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84.21%,有线电视用户超过2万户,档案馆7个,已开放各类档案36万卷(条)。泽州县跨入全国文化先进县行列。泽州县和阳城县上伏村分别被中央文明委命名为创建全国文明村镇建设先进县和先进村。全市共建成安全文明小区437个,安全文明村1890个。群众性文化活动蓬勃发展。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地方病防治、爱国卫生工作深入开展。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182个,床位6236张,卫生技术人员7889人。全市共有医院37个,床位3638张,卫生技术人员5137人。卫生防疫、防治机构7个,卫生技术人员416人。妇幼保健机构5个,卫生技术人员256人。农村卫生院116个,乡村医生和卫生员2974人。

体育事业稳步推进。1999年,全市体育健儿在省第十一届运动会资格赛中夺得金牌15枚,银牌13枚,铜牌20枚。有135人取得了半决赛资格。全市成年人在参加省级以上12个大项的比赛中共获得金牌36枚。全年全市共创建健身辅导站31个,培训体育骨干50余人,社会指导员70人。新增传统项目学校10所,市直单位成年人体质测试1000多人。1999年,我市还承办了第十八届传统武术锦标赛暨散手擂台大赛和山西省老年乒乓球赛,新建单项体育协会3个。全民健身活动更加形式多样,据不完全统计,全年全市参加体育活动人数达71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30%以上。群众体育在全省排队跃进前三名,市级体育工作第一次在全国榜上有名,受到国家体育总局的表彰。全市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愈来愈多。

九、人口与人民生活

1999年,全市出生人口32714人,人口出生率为15.64‰;死亡人口为14685人,死亡率为7.02‰;全年净增人口为18029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62‰,比上年增加1.64个千分点,年末全市总人口为210.03万人。平均每户家庭人口为3.62人。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由于国家加强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失业保险费的发放,以及建立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增加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使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有所提高。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55元,比上年增长5.9%,扣除价格下降因素实际增长8.9%;其中城市居民4384元,比上年增长5.11%,扣除价格下降因素实际增长8.0%。由于供求关系变化,农产品卖难,加上乡镇企业效益下滑,农民收入增长减缓。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576元,比上年下降0.21%,考虑价格下降因素,实际比上年有所增长。

社会保障福利事业发展迅速。1999年,全市有下岗职工2078人,全部进入了各企业的再就业服务中心,并得到了基本生活保障。年末各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有下岗职工572人。全市对32家企业发放失业救助金6234人次,计失业救助金268万元。安置下岗职工9370人,再就业率达87.7%。拨付下岗职工再就业生活保障金253.8万元。其中为市直14个企业拨付下岗职工生活费78.3万元。全市通过就业训练中心,培训城镇失业人员4431人,培训下岗职工939人,领取结业证书5633人,取得初级资格证书526人,全市有9.3万名职工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2万名离退休人员参加了离退休费社会统筹,5.7万名离退休人员参加了医疗费用统筹。年末全市有各类社会福利院敬老院42个,床位达509张,收养240人。

环境保护事业得到进一步重视和发展。1999年末,全市累计建成烟尘控制区31.6平方公里,建成噪声达标区13.3平方公里,依法取缔了18个单位的现有锅炉,停建了12个单位计划新建的锅炉房。市区集中供热面积由原来163万平方米增加到183万平方米,热化率76%。市区使用煤气居民达20450户(新增1万户),气化率达68%。全市各项环境保护指标全部达到上级考核目标要求,全市居民环境意识进一步提高。

注:(1)国内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指标绝对值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2)公报所列增长、增加、上升、提高、下降、降低、减少等,均系相对于1998年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