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市199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邮电通信整体水平明显提高。1998全市邮电部门紧紧围绕"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强化经营、改善服务"的工作思路和"再创佳绩、再争上游"的目标,积极探索,开拓进取,使全市邮电通讯条件进一步改善,邮电服务水平明显提高。截止年底,全市本地网交换能力达17.44万门,长途电路达1825路端,移动交换能力达57500路,全市平均每百户拥有电话10.65部,比上年增加2.87部。到年底,全市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11.81万门,增加了2.32万门,其中程控电话11.77万门。年末全市共有电话机10.29万部,增加2.06万部,增长25.03%。全市累计订销各种报纸2771万份,订销杂志146万份。邮电业务总量达到17294万元,增长34.33%。 六、市场贸易与物价 市场商品销售平稳增长。1998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8.91亿元,增长12.77%,其中,市的零售额增长11.85%。县的零售额增长11.4%,县以下的零售增长16.65%,国有经济零售额增长0.65%,集体经济零售额增长21.6%,个体经济零售额增长8.52%。 市场价格涨幅持续走低。1998年全市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为97%,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98.2%,价格涨幅为改革开放20年来的最低点。 七、财政与金融 1998年,全市共完成财政总收入10.16亿元,增长13.75%,增幅名列全省第二。完成一般预算收入6.18亿元,增长12.6%。在一般预算收入中,工商税完成4.2亿元,增长14.5%。全市一般预算支出8.3亿元,增长10.2%。 金融形势正常稳定。1998年底,全市金融部门各项存款余额为166.96亿元,比年初增长10.11%,各项贷款余额为102.01亿元,比年初增长11.39%。1998年全市银行现金收入为188.02亿元,现金支出为195.29亿元,全年共向市场净投放货币7.27亿元。 八、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科技兴市继续发展。1998年,全市上下科技兴市意识进一步提高,科技进步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作用进一步增强。全年共实施市以上科技人项目56项,先后同600多家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大中型骨干企业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一批先进实用技术得到推广。全市有101个乡镇被省政府命名为科技工作先进乡镇,占乡镇总数的82%,名列全省前茅。继泽州县和阳城县之后,高平市和陵川县也双双进入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行列。 教育事业取得新进展,1998年全市共有各级各类正规学校3522所,在校学生30.52万人,增加0.54万人,招生数7.64万人,毕业生数6.83万人,全市教职工人数为3.22万人,增加0.06万人,各级各类成人业余教育学校3784所,在校学生30.53万人,招生数28.82万人,毕业数30.37万人,专职教职工7912人。全市共有幼儿园690所,增加11所,在园幼儿7.1万名。全市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2%。 文化事业进一步繁荣。1998年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0个,演出2360场,观众2236万人次。群众艺术馆、文化馆7个,全年共组织文艺活动60次;公共图书馆6个,总藏书173.1千册。全市乡镇文化站115个,群众业余演出团(队)263个,增加5个。广播电视方面:广播、电视覆盖率进一步提高。全市现有市级广播电台一座,全年制作广播节目1500小时,有县级电台5座,乡镇广播电台115个,喇叭15.24万只。广播线路3397杆公里。全市有中波发射机3部,总功率30千瓦;有中波实验发射机1部,调频发射机4部,发射功率中草药3.7千瓦。广播覆盖率达84.52%。全市现有电视台8座,其中有线电视台6座,教育电视台1座。全年共制作电视节目380小时。现有电视发射机69部,发射功率16.3千瓦。卫星地面接收站1350座。电视覆盖率达84.21%。 卫生事业得到加强。1998年,全市医疗卫生机构拥有病床位6098张,专业技生人员7598人。 体育事业取得成就。1998年我市体育工作坚持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紧密结合,继续广泛宣传贯彻国家《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加快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市体育中心初具规模。积极组织广泛开展各种体育竞技活动和群众健身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全市体育事业的新发展。1998年,全市共举办各级运动会117次,参加人数26万人次,全市"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人数为16万人。 九、人口与人民生活 计划生育工作不断巩固和发展。1998年,全市人口出生率14.84‰,死亡率为7.8‰,自然增长率为6.98‰。年末全市总人口为208.3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45万人。 居民收入稳定增长。1998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921元,增长7.04%,其中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171元,增长0.5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582元,增长7.9%。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105.33亿元,增长13.76%。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逐步深化,社会服务体系不断完善。1998年我市208个有下岗职工的企业全部建立了再就业服务中心或类似机构,为保证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全市共筹集资金646万元,市及以上国有企业19475名下岗职工,已分流安置17793人,再就业率达91.4%。1998年全市养老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参加人数达到十万多人,国有企业参保率达到100%,城镇集体企业达到95%,比上年提高了19个百分点,非公有制企业参保人数达6104人。征缴养老保险基金6093万元。全市参加社会保险的17891名离退休人员的退休费用做到了按时足额发放。职工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工作也得到全面推行。 职工工资水平继续提高。1998年,全市国有和城镇集体及其他经济类型单位的在岗职工工资总额为12.17亿元。职工平均货币工资为5770元,增长9.03%。 环境保护事业得到进一步重视和发展。1998年,全市共实施工业污染治理项目53个,完成总投资2836.4万元,当年竣工42个项目,竣工项目新增设计处理能力为:治理废水7280吨/日、治理废气284056标立米/时、治理固体废物917930吨/日。 注:(1)公报所列国内生产总值为初步计算资料,其绝对值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率按可比价格计算。 (2)公报所列增长、增加、上升、提高、下降、降低、减少等,均系相对于1997年而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