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市199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阳泉统计局 (2000年3月1日) 1999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以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扩大内需、促进发展的一系列方针,加快产品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步伐,下大力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注重在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上下功夫,使全市国民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都取得了新成绩。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业基础脆弱,国有企业整体效益仍然较差,财政收支形势严峻,社会就业压力增大,部分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较为困难,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后劲不足。 一、综合 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经济实力继续增强。据初步统计,1999年全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99.1亿元,比上年增加5.2亿元,增长6.2%,略高于全省平均增幅。分三次产业看,呈倒序发展状态,即第三产业发展最快,第二产业适度增长,第一产业因受严重自然灾害影响,下降幅度较大。全年全市完成第一产业增加值2.43亿元,比上年下降24.3%,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3.3%降为2.5%。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60.49亿元,增长5.13%,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1%,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36.18亿元,增长10.96%,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比上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达到36.5%。全市人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8044元,比上年增长5.7%,增幅比上年下降1.9个百分点。 二、农业 主要农作物因灾减产,农村经济增幅趋缓。1999年,我市遭受了严重的旱、涝等自然灾害,受灾面积之广、受灾人口之多、受灾损失之重,都是历史上罕见的。春播期间,由于底墒不足,导致出苗少,苗质差,加之部分乡镇八月中旬遭受特大暴雨袭击,致使全年收成降幅较大。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3.81亿元,下降26.7%;主要农产品产量全面减产,粮食总产量8.7万吨,增幅由上年的增长29.6%变为下降53.4%;蔬菜产量8.48万吨,下降27.9%;油料产量2040吨,下降29.1%;水果产量1.01万吨,下降15.1%。 造林绿化工作稳步发展。全年共完成造林面积1.63万公顷;幼林抚育面积7092公顷,成林面积1049公顷;零星植树590.1万株。 畜牧业生产发展不平衡,畜产品产量多数增加。 主要牲畜存栏数如下: 1999年 比上年增长% 大牲畜年末数 2.90万头 -7.7 猪年末存栏数 11.26万头 -21.3 羊年末存栏数 12.96万只 0.6 家禽年末数 125.62万只 -8.2 主要畜产品产量如下: 1999年 比上年增长% 肉类总产量 1.16万吨 2.9 其中:猪 肉 9781 3.0 牛羊肉 945 25.2 牛奶产量 2104 1.8 禽蛋产量 5483 -13.2 渔业生产稳定发展。1999年,全市渔业总产值897万元,比上年增长4.3%。水产品产量达878吨,增长4.6%。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8.431亿瓦特,比上年增长15.6%,农用载重汽车5109辆,增长6.4%,农用拖拉机5254台,增长7.4%,化肥施用量(折纯)0.83万吨,减少10.85;农村用电量5.07亿千瓦小时,下降13.3%。 乡镇企业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据市乡镇局统计,1999年,全市乡镇企业实现总产值144.95亿元,按现价计算,比上年增长9.9%,乡镇企业增加值为39.67亿元,比上年增长12.5%。 三、工业和建筑业 1999年,受煤炭及部分冶金、化工等支柱产品销售不畅,优势产品买方市场格局持续加剧,部分企业流动资金短缺、应收账款增加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工业生产在波动中发展,经济效益仍然较差。面对工业经济运行中的诸多困难,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千方百计开拓市场,强化营销工作,紧紧围绕国有工业三年脱困的“386”攻坚计划,进一步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充分发挥优势骨干企业的带头作用,经过顽强拼搏,使全市工业生产在困境中仍保持了一定的增长速度。初步测算,全年国有及大中型和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企业(下同)共完成工业增加值29.5亿元,比上年增长5.4%。其中:市及市营以下企业完成14.1亿元,增长5.6%。 1999年,全市共完成工业总产值75.1亿元,比上年增长6.1%。分隶属关系看,中央企业完成12.9亿元,增长16.7%,省营企业完成20.3亿元,下降0.7%;市营及市营以下企业完成41.90亿元,增长6.3%;按经济类型分组,全市国有工业完成产值49.37亿元,增长4.1%;集体工业完成产值23.89亿元,增长7.3%;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完成产值2.39亿元,增长6.0%,重工业完成产值72.81亿元,增长6.3%。 从列入市考核的45种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完成情况看,与上年比较,发电量增长17.0%、焦炭增长47.8%、钢材增长39.3%、铝锭增长10.9%、电石增长0.7%、工业陶瓷增长24.1%、日用陶瓷增长26.6%,纱、布、饮料酒、服装等轻工产品产量也都有程度不同的增长;原煤、生铁、化肥、硫酸、硫铁矿等28种产品产量比上年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降幅得到有效控制。 全年工业产品销售产值完成72.9亿元,比上年增长6.8%,产品销售率为97.0%,基本与上年持平。 建筑业生产继续发展。全年全市建筑施工企业完成建筑业增加值1.92亿元,比上年下降17.1%;完成房屋建筑施工面积为127.7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2.2%;完成房屋建筑竣工面积为61.64万平方米,增长31.0%;房屋面积竣工率为48.24%,全年实现利税总额0.13亿元,全员劳动生产率为9662元/人。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城市建设 1999年,受国家在我市重点工程收尾竣工、投资骤减的影响,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减少,但市及市营以下投资仍以二位数增长。全市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95亿元(不包括农村及城乡个人投资),比上年减少投资8.30亿元,下降28.4%。其中:市及市营以下投资完成8.08亿元,比上年增长10.1%。从投资构成看,全年全市基本建设投资完成12.49亿元,下降40.4%,更新改造投资完成4.65亿元,下降20.4%,其中:市及市营以下完成基本建设投资3.39亿元,更改投资0.90亿元。 房地产投资增幅较大。在国家取消福利分房和鼓励个人信房消费政策的刺激下,房地产开发业发展迅猛。全年全市房地产业开发投资3.21亿元,比上年增长53.3%,其中住宅投资2.32亿元,增长64.5%,占房地产投资总额的72.3%。商品住宅竣工面积27.05万平方米,增长2.3倍,商品房销售面积10.9万平方米,增长28.4%。 全年新增的主要生产能力有:原煤开采39万吨/年、火力发电30万千瓦时、硫酸300吨/年、化肥40000吨/年、棉印染160万米/年、改建公路32公里、新增学生席位600个、建筑面积13405平方米、城市自来水供水能力0.46万吨/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