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2009-12-31 阳泉市统计局

安全生产成效显著。2007年,全市发生各类生产经营事故1104起,死亡96人(不包括省营以上企业事故7起8人),分别比上年下降了1.2%和18.0%。全年全市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39,下降30.4%;全市地方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0.58,下降了58.6%。全年发生道路交通事故891起,致69人死亡,257人受伤,造成经济损失210万元;全年发生火灾事故198起,无人员伤亡,造成经济损失72.31万元。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继续低速增长。据2007年人口变动抽样调查,全年全市出生人口14228人,人口出生率为10.83‰,比上年下降0.26个千分点;死亡人口9117人,死亡率为6.94‰;全年净增人口5111人,自然增长率为3.88‰,比上年降低0.96个千分点。年末,全市总人口(常住人口)为131.3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75.38万人,乡村人口55.99万人。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随着经济的较快发展和企业效益的提高,在岗职工工资收入继续大幅增加。2007年,全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达到25621元,同比增长18.9%,但行业之间的差距仍十分明显(见表10)。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676元,比上年增加1554元,增长15.4%,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9.8%。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7586元,增长16.5%。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724元,比上年增加584元,增长14.1%。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753元,同比增长7.4%。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分别为35.3%和32.2%。城乡居民的收入、消费均创历史最好水平。

城乡居民居住条件继续改善。据市建设局统计,2007年末,全市城镇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达到21.50平方米,  同比增加1.40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达到25.02平方米,同比增加1.70平方米。

社会福利及社会保险事业进一步发展。2007年,我市社会福利事业有了长足发展。市福利院拥有床位500张,收养人数168人,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3342人。全年社会销售福利彩票14067.46万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4893.69万元。全市城镇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达到85.47%,同比提高3.57个百分点。各项社会保险的参保征缴呈现良好势头。全年参加企业养老保险人数达到12.21万人,基金征缴4.4亿元;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1.74万人,基金征缴4800万元;参加农村养老保险5.57万人,基金征缴3000万元;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达到26.01万人,基金征缴 4.05亿元;参加失业保险19.09 万人,基金征缴5052万元;参加工伤保险9.65万人,基金征缴2593万元;参加生育保险3.03万人,基金征缴431万元。

注:1.全市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产值指标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2.本公报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