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09-12-31 大同市统计局

表 7  2008 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旅客运输量及其增长速度

指标 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旅客运输总量 万人 3168.6 3.78

其中:铁路 万人 1069.8 14.4

公路 万人 2087 -1.89

民航 万人 11.8 —

旅客运输周转量 亿人公里 39.0 6.82

其中:铁路 亿人公里 28.3 1.80

公路 亿人公里 9.1 4.14

民航 亿人公里 1.6 —

年末全市民用车辆保有量达到 33.47 万辆,比上年增长 11.23 % ,其中私人汽车 27.97 万辆,增长 11.66 % 。年末轿车保有量 8.49 万辆,比上年增长 11.86 % ,其中私人轿车达 6.68 万辆,增长 13.41 % 。

邮电通信事业增长稳定。全年全市完成邮电业务总量 41.66 亿元,比上年增长 23.62 % 。其中,电信业务总量 38.71 亿元,增长 25.23 % ; 邮政业务总量 2.95 亿元,增长 5.73 % 。到 2008 年底,全市局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305.81 万门,年末全市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 243.54 万户,其中固定电话用户 64.67 万户;移动电话用户 178.87 万户。全市电话普及率每百人达到77部。计算机互联网络用户达到 17.17 万户。全市拥有邮政局(所) 126 个;邮电邮路总长度 4336 公里;全年定销报纸 4598 万份;定销杂志 148 万份;收寄国内函件 9.1 万件。年末拥有邮政储蓄 74 家。

九、 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入继续增长。2008 年,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 122.28 亿元,比上年增长 31.42 % ,增收 29.23 亿元。一般预算收入完成 46.67 亿元,比上年增长 27.14 % ,增收 9.96 亿元。扣除资源探矿权、采矿权收入,全市财政总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分别完成 122.01 亿元和 46.40 亿元,同口径增长 36.43 % 和 40.21 % 。财政收入中,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和营业税等四大税种,分别增长 39.37 % 、 9.80 % 、 20.61 % 和 57.38 % 。

 

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 2008 年,全市一般预算支出执行 97.73 亿元,比上年增长 31.53 % ,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下降 2.79 % ,农林水事务支出增长 29.92 % ,科学技术支出增长 42.25 % ,教育事业支出增长 39.14 %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 54.18 % ,医疗卫生支出增长 32.75 % ,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增长 124.91 % ,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增长 99.71 % 。

金融市场稳健运行。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 1292.58 亿元,比年初增加 242.23 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23.06 % 。其中,企业存款余额 347.86 亿元,增长 10.36 %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 783.50 亿元,增长 28.1 %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 366.96 亿元,比年初增加 41.93 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12.92 % 。其中短期贷款余额 156.34 亿元,比年初增加 3.55 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 192.19 亿元,比年初增加 37.95 亿元。全年全市金融机构累计现金收入 2378.56 亿元,累计现金支出 2382.96 亿元。

保险事业健康发展。2008年,全市共计注册有保险机构 22 家。其中产险 13 家,寿险 9 家。全年全市保费累计收入 25.60 亿元(含健康险和意外险),比上年增长 44.64 % 。其中财产险保费累计收入 5.93亿元,增长 18.80 % ;寿险保费累计收入 19.67 亿元,增长 54.80 % 。全市累计支付保险赔款 2.98 亿元,其中财产险支付赔款 2.90 亿元,赔付率为 49.04 % ;寿险支付赔款 0.08 亿元。

十、 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成果显著。 2008 年,全市共有 41 个科技项目获得大同市 2007 年度科学技术奖,其中一等奖 9 项,二等奖 13项,三等奖 19 项;共有 17 项农村技术承包项目获得大同市 2007 年度农村技术承包奖,其中一等奖 4 项,二等奖 6 项,三等奖 7 项。全市共有11  项科技成果获得山西省 2007 年度科学技术奖,其中二等奖 5 项,三等奖 6 项。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年新建、改建52所学校,共投入4.8亿元。其中新建21所学校,面积 20万平方米,改扩建31所学校,面积17.4万平方米。到 2008 年底,全市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达到 100 % ,小学适龄儿童和初中入学率分别达 100 % 和 99.01 % 。

表 8  2008 年各类教育发展情况

指标 学校数(所) 招生数(人) 在校生(人) 毕业生(人)

普通高校 1 12083 33965 8621

普通、成人中等专业学校 23 5988 17630 4972

普通中学校 268 77976 226717 73321

职业中学校 36 10623 27859 7845

普通小学校 1421 45323 303440 56751

特殊教育学校 3 62 554 25

学前教育 109 23421 28652 8023

质量检测、标准化建设和天气预报等服务逐步优化。 2008 年末,全市共有市、县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 7 个,市授权行业建立的检验所(站) 6 个,监督抽查 271 家企业 6 类 18 种产品和商品。全市共有法定计量技术机构 8 个,全年完成强制检定计量器具 8.76 万台件。 全市有气象台站 8 个。开展121电话天气自动答询的台站 8 个,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的单位 8 个,防雹、增雨累计收益面积 0.8 万平方公里,增雨量 0.5 亿立方米,全市有天气预报服务网发射Intel网站 3 个,卫星云图接收站 8 个。

十一、 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发展步伐加快。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 14 个。文化馆 12 个。公共图书馆 13 个,公共图书馆藏书 53.3 万册,新建农村图书流通站 5个。博物馆1个。档案馆13个。广播电台 1 座,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 1 座,电视台 3 座,一千瓦以上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 8 座。广播人口覆盖率 93.2 % ,电视人口覆盖率 96.92 % ,有线电视用户 27.1 万户,数字电视用户 12 万户。全年新编创了舞蹈《舞之恋》、《大同新春》、《天地祝福》、《欢聚一堂》;歌舞《飞吧,金色的凤凰》、《红歌联唱》;诗歌《巾帼赞》、《我们的故事》;歌曲《公路人之歌》、《制氧工人之歌》、《树立荣辱观争当新先锋》;二人台《同走致富路》等。全年组织完成”清风和韵“《正气颂》反腐倡廉文艺晚会等艺术演出20 多场。市歌舞剧院受英国曼彻斯特华人社团邀请,组织 30 名优秀演职人员赴曼彻斯特、贝利市进行访问演出,进行对外文化交流,得到英方极大赞誉。全市有 2 人入选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录,有 5 人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录。确定和公布了五类 15 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申报省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8 名,整理出版了《大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组建了我市”农村电影数字院线公司“。全市公开发行报纸 5 种,发行 3965 万份;公开发行各类期刊出版物 5 种,发行 155 万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