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09-12-31 大同市统计局

新型流通业态发展较为平稳。超市、连锁店等新兴流通业态,规模效应逐步显现。 2007 年,全市限额以上贸易餐饮业连锁门店达 15 个,营业面积 9.08 万平方米,销售总额比上年增长 24.55% ;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 24.56% 。

七、 对外经济贸易和旅游

对外贸易迅速发展。 2007 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 26849 万美元, 比上年增长 83.55% 。其中出口完成 18174 万美元,增长 45.52% ;进口完成 8675 万美元,增长 305.73% 。

全市新批外商投资企业 11 家,追加注册资金 4 家。全年全市合同利用外资 1.46 亿美元,同比增长 25.3% ,实际到位外资 6421.45 万美元, 同比增长 106.44% 。

旅游事业快速发展。据市旅游局统计, 2007 年全市旅游总收入 63.23 亿元,比上年增长 32.0% ,旅游人数 933.38 万人次,比上年增长 13.0% 。全市共接待海外旅游者 12.66 万人次,比上年增长 27.4% ,旅游外汇收入 4186.6 万美元,比上年增长 27.1% ;接待国内游客 920.72 万人次,比上年增长  13.4% , 国内旅游收入 60.03 亿元,比上年增长  33.5% 。 全市有涉外星级宾馆饭店 22 家。

八、 交通和邮电

交通事业进一步发展。到 2007 年底,全市铁路营业里程达到 1163.4 公里。公路通车里程达到 10521.1 公里 ,其中高速公路达到 147.6公里 。全市已通公路的行政村数达 1961 个,通油路的行政村 1829 个。全市公路密度 74.09 公里/百平方公里。

交通运输生产稳定发展。 2007 年,全市各种运输方式完成旅客运输量 3053.1万人,比上年增长 2.74% 。其中铁路客运量 935.1 万人,下降 0.40% ;公路客运量 2118.0 万人,增长 4.33% 。全市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量 33968.2 万吨,比上年增长 14.82% 。其中铁路货运量 27168.2 万吨,增长 18.91% ;公路货运量 6800.0 万吨,增长 0.93% 。全市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周转量 1974.1 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 23.36% ,其中铁路货物周转量 1947.7 亿吨/公里,增长 23.50% ;公路货物周转量 26.4 亿吨/公里,下降 2.58% 。旅客周转量 36.5 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 2.82% ,其中铁路旅客周转量 27.8 亿人/公里,增长 3.50% ;公路旅客周转量 8.7 亿人/公里,增长 1.16% 。

年末全市民用车辆保有量达到 30.09万辆,比上年增长 14.54% ,其中私人汽车 25.05 万辆,增长 17.17% 。年末轿车保有量 7.59 万辆,比上年增长 74.48% ,其中私人轿车达 5.89 万辆,增长 82.35% 。

邮电通信事业继续较快发展。全年全市完成邮电业务总量 33.70 亿元,比上年增长 31.49% 。其中,电信业务总量 30.91 亿元,增长 33.52% ; 邮政业务总量 2.79 亿元,增长 12.19% 。到 2007 年底,全市局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 246.39 万门,年末全市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 207.53 万户,其中固定电话用户 69.49 万户;移动电话用户 138.04 万户。全市电话普及率每百人达到 66 部。计算机互联网络用户达到 17.27 万户。全市拥有邮政局(所) 125 个;邮电邮路总长度 4468 公里,全年定销报纸 3887 万份,同比下降 1.35% ;定销杂志 151 万份,同比增长 1.34% ;收寄国内函件 464 万件,同比增长 32.57% ,收寄国内包件 11 万件与上年持平。

九、 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 2007 年,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 93.04亿元,比上年增长 23.81% ,增收 17.89 亿元。一般预算收入完成 36.71 亿元,比上年增长 33.69% ,增收 9.25 亿元。扣除资源探矿权、采矿权收入,全市财政总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分别完成 89.43 亿元和 33.09 亿元,同口径增长 21.78% 和 28.56% 。地方财政收入中,国内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和营业税等四大税种,分别增长 11.27% 、 61.57% 、 34.66% 和 27.42% 。

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 2007 年,全市一般预算支出执行 74.30 亿元,比上年增长 31.14% ,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增长 45.92% ,农林水事务支出增长 33.52% ,科学技术支出增长 43.65% ,教育事业费支出增长 24.53% ,环境保护支出增长 22.58%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 43.38% ,医疗卫生支出增长 28.93% ,文化体育与传媒费支出增长 12.98% ,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增长 34.50% 。

金融形势总体平稳运行。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 1050.35 亿元,比年初增加 139.46 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15.31% 。其中,企业存款余额 315.21 亿元,增长 17.34%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 611.50 亿元,增长 10.34%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 324.98 亿元,比年初增加 68.95 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26.93% 。其中短期贷款余额 152.93 亿元,比年初增加 19.01 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 154.04 亿元,比年初增加 44.82 亿元。全年全市金融机构累计现金收入 2129.11 亿元,累计现金支出 2113.96 亿元。

保险事业平稳健康发展。全年全市保费收入 15.29 亿元,比上年增长 10.32% 。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 4.39 亿元,增长 34.66% ;寿险保费收入 10.90 亿元,增长 5.72% 。在寿险保费收入中,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收入 0.51 亿元,增长 75.86% 。全年全市支付各类赔付额 1.87 亿元,与上年同期持平。其中,财产险赔付 1.76 亿元,增长 34.35% ;寿险赔付 0.11 亿元,下降 71.05% 。

十、 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取得新成绩。 2007 年,全市共有 50 项科技成果获得大同市 2006 年度科学技术奖, 3 项成果获得山西省 2006 年度科学技术奖, 6 项技术承包项目获得山西省2006年度农村技术承包奖。 2007 年,2家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已发展到 13 家。科技开发项目“重型商用汽车机械自动变速器(AMT)”开发被列入国家863计划, “节能环保镁及镁合金”、 “大同烟煤高档成型活性炭”被列入国家火炬计划。在第二届全国民营企业科技产品博览会上,有 2 个产品获得了博览会金奖, 10 个产品获得了博览会银奖。大同  --  北京科技对接、科技合作进一步深入,为大同企业界与北京科技界交流与合作搭建了平台。

教育事业继续稳步发展。全年全市共有普通高校 1 所,招收本、专科生 8000 人,在校学生 30034人;普通、成人中等专业学校 23 所,招生 6245 人,在校学生 16957 人;普通中学校 277 所,招生 75194 人,在校学生 225672人,其中,初中在校学生 158906人;职业中学校 37 所,招生数 10797 人,在校学生 27095 人;小学校 1533 所,招生数 49971 人,在校学生 314680 人;特殊教育学校在校学生 575 人;幼儿园在园幼儿 32410 人。 到 2007 年底,全市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达到 100% ,小学适龄儿童和初中入学率分别达 99.9% 和 9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