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09-12-31 山西省统计局

冶金、煤炭、机电、化工、电力、医药等行业高速增长。按工业总产值统计,全省37个行业大类比上年增长的有33个,占89.19%。其中冶金工业增长19.5%,煤炭工业增长20.4%,机电工业增长16.2%,化工工业增长19.1%,电力工业增长15.5%,医药工业增长33.6%。

多数产品产量大幅增长。全省统计的314种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199种比上年增长,占63.38%。其中增长幅度在10%以上的有150种,原煤、机焦、生铁、钢、发电量分别比上年增长22%、31.7%、22%、28%和19.1%,洗精煤比上年增长8.7%,软饮料增长24.4%,纱增长9.8%,机制纸增长15.5%,化肥增长28.5%,合成洗涤剂增长14.7%,水泥增长13.9%,成品钢材增长16.9%,铝增长11.3%。全省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下降幅度较大的有,纯碱、丝分别比上年下降87.9%和42.8%,小型拖拉机比上年下降39.2%,平板玻璃下降27.1%,家用洗衣机下降27.1%。

工业经济效益继续大幅提高,企业亏损进一步减少。全年全省国有企业、大中型企业和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616.63亿元,比上年增长24.8%,增幅比上年提高8.74个百分点;实现利税191.54亿元,增长32.1%,增幅比上年提高4.59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实现利税131.51亿元,增长25.2%;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95.93%,比上年提高10.4个百分点,是1992年开始计算综合指数以来的最高年份;亏损企业数614个,比上年减少81个;亏损企业亏损额18.31亿元,比上年减亏16%,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亏损额15.01亿元,减亏12.1%;年末应收帐款净额289.13亿元,比上年下降3.6%,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下降7.7%。

建筑业快速发展。全年全省具有资质的建筑企业完成增加值93.11亿元,比上年增长19.8%;实现利税12.88亿元,增长8.1%。施工工程个数19666个,其中投标承包工程13584个,占全部施工工程个数的69%;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003.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6.3%;房屋竣工面积1236.3万平方米,增长16.2%。

地质勘查取得新进展。2002年末,全省有地质环境监测站6个,全年全省地质勘查行业新发现铝土矿储量4809万吨。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提升,投资结构进一步得到调整。在国债项目、重点调产项目、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西电东输”工程的带动下,全年全省全社会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38.3亿元,比上年增长18.3%,增幅比上年提高4.6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36.3亿元,增长77.1%,占投资总量的比重由上年的2.9%上升到4.3%;第二产业完成投资374.6亿元,增长21.2%,占投资总量的比重由上年的43.6%上升到44.7%;第三产业完成投资427.4亿元,增长12.8%,占投资总量的比重由上年的53.5%下降到51.0%。分经济类型看,非国有投资成为拉动全省投资增长的主要力量。全年全省非国有单位投资完成380.1亿元,比上年增长47.1%,增幅比上年提高21.4个百分点,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由上年的36.5%上升到45.3%;全省国有单位投资完成458.2亿元,比上年增长1.8%。

更新改造投资继续大幅度增加,房地产投资在住宅需求旺盛的拉动下强劲增长。受扶持潜力产品和增加技改投资的推动,全年全省更新改造投资完成投资193.1亿元,比上年增长33.0%,增幅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由上年的20.5%上升到23.0%;房地产业开发投资完成67.4亿元,比上年增长44.6%,增幅比上年提高26.6个百分点,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由上年的6.6%上升到8.0%,其中住宅投资36.9亿元,增长16.8%;全年全省基本建设投资完成400.6亿元,比上年增长10.6%,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由上年的51.1%下降到47.8%。

工业制造业投资在去年大幅度增长的基础上继续快速增长。全年全省工业制造业完成投资203.8亿元,比上年增长46.4%,增速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其中,轻纺工业完成投资30.1亿元,增长1.1倍;炼焦工业完成投资29.9亿元,增长31.1%;化学工业完成投资21.7亿元,增长11.9%;建材工业完成投资15.7亿元,增长67.3%;冶金工业完成投资78.0亿元,增长85.3%;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完成投资93.9亿元,下降7.8%。全年全省采掘工业完成投资68.0亿元,比上年增长22.7%,其中煤炭工业投资完成59.7亿元,增长28.2%。

以环保、城市配套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得到加强。全年全省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21.3亿元,比上年增长8.5%,增幅比上年提高2.6个百分点。其中,运输邮电通信业完成投资165.7亿元,下降5.6%;批发零售餐饮业完成投资24.5亿元,增长1.5倍;社会服务业投资完成47.9亿元,增长73.6%;教育、文艺及广电业投资完成31.8亿元,增长40.7%。

重点工程建设进展良好。全年全省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重点施工项目28个,全部建成投产项目5个。阳城电厂全部建成竣工投产,晋城矿区寺河矿建成投产,汾河上游治理工程完工,长治至邯郸高速公路全线建成通车,太钢50万吨不锈钢系统改造工程竣工投产,万家寨引黄入晋一期工程成功实现全线试通水到太原,大运高速公路除祁县一临汾、新广武—原平在加紧建设外,其余四段已建成通车,太原集中供热工程基本竣工。

全省基本建设新增的主要生产能力有:高速公路486公里,民航机场跑道一条2400米,火力发电136万千瓦,原煤开采600万吨,洗煤298万吨,焦炭205万吨,水泥66万吨,城市蒸汽供热能力2797吨,城市热水供热能力262兆瓦。

五、能源

2002年,全省在继续控制煤炭总量,进一步抓好关闭整顿小煤矿和安全生产的同时,努力加大能源产品的深加工开发力度,积极开拓省外市场,使能源的生产、销售继续保持了较快增长。

一、二次能源生产均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全年全省能源工业投资共完成183.5亿元,比上年增长7.2%。其中基建更改用于煤炭工业的投资55.8亿元,增长21.6%;用于电力工业的投资79.9亿元,下降11.5%。全年全省一次能源生产折标准煤3.13亿吨,比上年增长32.9%,增幅比上年提高22.9个百分点;二次能源生产折标准煤1.46亿吨,比上年增长22.7%,增幅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

能源外输量继续大幅度增长。全年全省共外输煤炭2.78亿吨,比上年增长9.6%,其中出口煤炭4298万吨,增长8.4%;全省共向省外输送电力212.42亿千瓦小时,增长38.1%,增幅比上年提高9个百分点,外输电量占发电量的比重由上年的21.6%上升到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