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2009-12-31 山西省统计局

图2    全省财政总收入持续快速增加

(亿元)

山西省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财政支出在重点支持生产、建设的同时,确保了工资、社会保障等重点公共预算支出的需要,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年全省一般预算支出执行515.3亿元,比上年增长24%,执行进度是近5年来最好的一年。其中基本建设支出增长18.2%,水利和气象支出增长27.4%,林业支出增长2.3倍,科学支出增长16.5%,教育事业费支出增长18.1%,医疗卫生支出增长9%,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支出增长15.4%,最低生活保障支出增长25.5%,公检法司支出增长25.8%,文体广播事业费增长24.1%。

货币信贷规模得到适度控制。年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5885.7亿元,比年初增加1131.5亿元,与上年相比,多增157亿元。其中企事业存款1574.1亿元,增长22.9%;城乡居民储蓄存款3394.7亿元,增长19.7%。年末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4107.6亿元,比年初增加560.9亿元,比上年少增70.2亿元,其中新增短期贷款176.3亿元,比上年少增125.9亿元。全年累计现金收入15397.1亿元,累计现金支出15427亿元,货币净投放29.8亿元,比上年少投放67.2亿元。

保险事业快速发展。全年全省保费收入104.1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8.9亿元,增长43.4%;人身险保费收入75.2亿元,增长6.9%。在财产险保费收入中,机动车辆保险实现保费收入24.1亿元,增长54.7%。在人身险保费收入中,寿险保费收入69.5亿元,比上年增长4.9%;健康险保费收入3.5亿元,增长52.5%;意外伤害险保费收入2.2亿元,下降1.4%。保险深度为3.5%,比上年下降0.25个百分点;保险密度为312.3元,比上年增加39.2元。全年全省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19.7亿元,比上年增长25.3%。其中,财产险赔款13亿元,增长31.9%;人身险赔款及给付6.7亿元,增长14.3%。

十、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全年全省共受理各项专利申请1949件,授权专利1189件,分别比上年增长11.8%和1.2%。全省技术市场共签订技术合同439份,成交金额5.99亿元。科研机构通过技术市场向各类企业共转让科技成果320项,比上年增加72项,增长29.0%。

开发区建设稳步发展。2004年末,全省共有省级以上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14个。仅太原和长治高新技术开发区入区企业就达2460家,比上年末增加284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451家。太原和长治高新技术开发区全年实现技工贸总收入407.5亿元,比上年增长49.5%;实现利税29.9亿元,增长35.3%;创汇10310万美元,增长16.5%。

质量检测、标准化建设和天气预报等项服务得到加强。2004年末,全省共有省、地、县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72个,国家检测中心1个,省授权行业建立的检验所(站)33个,监督抽查了658家企业29类789种产品和商品。全省共有法定计量技术机构107个,全年完成强制检定计量器具48万台件。全省有气象台站121个,开展121电话天气自动答询的台站103个。全省有地震台站10个,专业遥测台网4个,数字遥测台网子台22个,年度内全省境内未发生五级以上地震。全省气象系统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的单位96个,防雹、增雨受益覆盖面积12万平方公里,增雨量9.4亿立方米。全年全省查处测绘违法案件13件,编制专题地图51幅(册)、地图集6册,航空摄影成果15450张,提供专题图集158册,软件系统开发7项。

教育事业取得新的发展。2004年末,全省高等院校达到72所。全年全省高等院校(包括部委所属院校)共招收研究生4146人,比上年增加1167人,增长39.2%;在学研究生9228人,增加2559人,增长38.4%。普通高等学校招收本、专科学生10.75万人,增长14.9%;在校学生34.53万人,增加7.13万人,增长26.0%。各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继续进行布局结构调整,2004年共计在校学生40.3万人(含技工学校在校生7.5万人),占高中阶段在校学生总数105.1万人的35.0%。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县(市、区)达到114个,占全部县总数的95.8%,人口覆盖率96.0%。全省初中(含职业初中)在校学生171.9万人,初中入学率98.9%;小学在校学生359.2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8.6%,小学毕业生升学率达到99.9%。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继续发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进一步深入。全省独立设置的成人高等学校在校学生17039人,学历教育招生6676人,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在校学生1.9万人,成人技术培训学校共培训结业的职工、农民160.8万人次。全年扫盲班结业1.8万人。

十一、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健康繁荣。全省在继续清理整顿文化市场的同时,积极组织创作健康向上的文学、影视作品,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表演、竞赛活动继续深入开展。年末全省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55个,文化馆119个,公共图书馆122个,博物馆85个,国家综合档案馆131个,广播电台10座,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15座,电视台12座。广播人口覆盖率91.6%,电视人口覆盖率95.7%,有线电视用户321.7万户。全年生产故事影片10部,其中《暖春》获中国电影百花奖提名,《暖情》获中国电影华表奖提名。电视剧《共产党员张小民》获飞天奖一等奖,《梁世奎》获金鹰奖,《井底村三姐妹》获中国纪录片大奖,大型舞剧《一把酸枣》在全国引起了较大的反响。省级报纸共出版13.7亿份,各类杂志出版195种、2695万册,各类图书出版1741种、10722万册,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文物中国史》、书海出版社出版的《学生探索百科全书》获中国图书奖。

公共卫生建设与疾病控制工作取得好成绩,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在15个县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在35个县开展农村医疗救助试点,市县两级疾控体系如期完工,11个市级传染病医院主体工程完工。初步统计,年末全省共有卫生机构(含诊所)9390个,床位10.4万张;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50个,妇幼保健机构133个;农村有医疗点的村数占到总村数的79.3%。年末全省卫生机构共有卫生技术人员14.4万人。其中医院、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11.3万人;防疫、防治与妇幼保健卫生技术人员1.1万人;农村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2.0万人。

体育事业继续发展。2004年,全省运动员在国内重大比赛中获金、银、铜牌分别为8枚、6枚和11枚,破全国纪录1人1次1项,破省纪录14人18次23项,其中青少年破省纪录8人9次9项。全年全省销售中国体育彩票1.4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