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9-12-31 山西省统计局

2003年,全省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积极应对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等困难,团结奋斗,开拓创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成绩。经济总量快速增长,创近19年来最高水平;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稳步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取得新进展;各项改革不断深化,对外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得到加强,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人民生活继续改善。

一、综  合

国民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快。初步统计,全年全省共完成生产总值2445.6亿元,比上年增长13.2%,增幅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是1985年以来的最高增速。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3.3亿元,增长2.7%;第二产业增加值1400.1亿元,增长18.4%;第三产业增加值832.2亿元,增长8.6%。2003年,全省人均生产总值7402元,比上年增加1256元,增长12.4%。

图1    全省生产总值增速创1985年以来最高水平

山西省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增长速度(%)

绝对量(亿元)

市场物价稳中有升。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升1.8%,其中城市上升1.6%,农村上升2.5%。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上升0.3%,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总水平下降1.6%,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水平上升12.2%,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总水平上升7.8%,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总水平上升2.9%,房屋销售价格和租赁价格总水平分别上升2.8%和0.5%,土地交易价格总水平上升8.6%。

表1    2003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分类指数

上年价格=100

指     标

全 省

城 市

农 村

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食  品

烟酒及用品

衣  着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

交通和通讯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居  住

101.8

104.7

100.7

97.5

98.8

99.0

98.2

100.4

106.7

101.6

104.9

101.2

96.6

98.8

98.1

98.3

100.1

106.6

102.5

104.5

99.7

99.6

98.5

101.1

98.1

101.2

106.9

劳动就业工作基本稳定。年末全省全社会从业人员1469.44万人,比上年增加66.14万人。其中城镇从业人员456.63万人,增加53.63万人;农村从业人员1012.81万人,增加12.51万人。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比例为44:25:31。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99%。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制约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还未从根本上消除,环境保护和环境污染问题仍较突出,社会就业和保障的压力依然较大。

二、农  业

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全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833.64千公顷,比上年减少177.37千公顷。其中,夏粮播种面积749.07千公顷,减少80.26千公顷;秋粮播种面积2084.57千公顷,减少97.11千公顷。全省棉花种植面积91.45 千公顷,比上年增加19.17千公顷;蔬菜种植面积278.54千公顷,增加7.57千公顷。粮经作物的种植比例由上年的77:23调整为76:24。

主要农作物增产。2003年,是近年农业气候条件较好的一年,为农作物生长发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加之田间管理加强,主要农作物单产提高,总产增长。全年全省粮食产量达到958.87万吨,比上年增加33.33万吨,增长3.6%。

表2    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产  量

(万吨)

比上年增

长(%)

粮      食

夏   粮

秋   粮

油      料

棉      花

甜      菜

蔬      菜

水      果

958.87

259.29

699.58

36.37

9.17

11.36

1033.81

235.43

3.6

5.7

2.9

-5.3

22.8

-38.5

-3.6

6.4

造林绿化工作有新的进展。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太行山绿化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全年全省共完成造林面积507.67千公顷,其中营造防护林476.04千公顷,营造经济林24.39千公顷。全年全省退耕地造林和宜林荒山荒地造林完成340.06千公顷。

畜牧业发展势头良好,牛奶产量继续强劲增长。全年全省肉类总产量76.94万吨,比上年增长6.8%,其中猪牛羊肉产量69.21万吨,增长6.7%。禽蛋产量50.35万吨,增长10.3%;牛奶产量53.24万吨,增长19.1%,增幅比上年提高1.12个百分点。年末大牲畜存栏314.37万头,比上年增长2.5%;猪存栏552.91万头,增长2.6%;羊存栏1188.15万只,增长3.5%。

渔业生产稳定发展。2003年,全省水产品产量3.11万吨,比上年增长6.3%。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高速增长,产销衔接进一步向好。市场需求旺盛和一大批调产项目投产达效,带动工业经济高速增长。2003年,全省国有企业和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共完成工业增加值882.18亿元,比上年增长24.2%,增幅比上年提高7.4个百分点。实现工业销售产值2358.67亿元,增长31.2%,增幅比上年提高11.8个百分点;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7.69%,比上年提高0.42个百分点。

表3     工业增加值主要分类情况

指    标

增加值

(亿元)

比上年增

长(%)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1.轻工业

重工业

2.中央企业

地方企业

省属企业

省属以下企业

882.18

70.11

812.07

1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