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市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09-12-31 衡水市统计局

八、财政金融与保险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2003年全市财税部门通过继续认真贯彻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成功实施财税改革,不断强化收入征管,使全市财政收入保持了较快增长。2003年全市财政收入实现23.6亿元,比上年增长14.7%,地方财政收入首次突破10亿元,实现10.2亿元,较上年增长15.4%。

财政支出在重点支持生产、建设的同时,确保了工资、社会保障等项重点公共预算支出的需要,支出结构进一步合理。全年全市一般预算支出23.4亿元,比上年增长13.2%,其中基本建设支出增长7.6%,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支出增长32.6%,农业增长18.5%,林业增长85.8%,水利和气象增长91%,文体广播、教育、科学事业费分别增长2.8%、6.6%和12.5%,卫生经费增长23.5%。财政收支状况的稳定良好,为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保证和促进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提供了保障。

金融存贷款规模不断扩大,金融市场运行平稳。2003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405.2亿元,比年初增加46.3亿元;金融机构贷款余额259.6亿元,比年初增加20.0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305.1亿元,比年初增加27.1亿元。

保险业快速发展。2003年平安保险公司的加入为我市保险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与活力,拉动了我市保险业的快速增长。全年保费总收入5.81亿元,比上年增长49.7%。在保费收入中,财产险保费收入9081.1万元,增长3.8%;人身险保费收入4.9亿元,增长69.0%。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2003年,全市共有普通中学305所,在校生数为34.5万人,小学1650所,小学在校生数为38.4万人。全年小学招生数为4.4万人,普通中学招生数为11.8万人。2003年全市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达100%。2003年12月,衡水师专专升本工作进展顺利,已经通过国家专家组评估验收。

科技研究开发取得新的成果。2003年我市以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为重点,科技成果推广,科技攻关,新产品开发取得了新的成绩,全年共登记科技成果48项,其中国际先进水平8项,国内领先水平30项,国内先进水平10项,全年登记各类技术合同183份;技术交易额531.94万元。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广播电视事业蓬勃发展。年末全市共有文化馆11个,公共图书馆10个,博物馆2个,群艺馆1个,艺术表演团体4个,电影放映管理机构25个,乡村文化站114个,广播电视机构11个,广播、电视覆盖率均达100%。

卫生条件不断改善,医疗水平稳步提高。2003年,全市共有卫生机构(含诊所)796个,床位7673张;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4个,妇幼保健机构12个。医疗水平不断提高。年末,全市卫生机构共有卫生技术人员12518人。其中医院、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9011人;防疫、防治与妇幼保健卫生技术人员1154人;农村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3694人。

体育事业取得新的成绩。2003年我市成功举办了衡水市第二届青少年运动会、中俄韩男子篮球邀请赛、大中专职教中心运动会、第五届中老年人健身大会、领导干部带头健身篮球比赛、乒乓球比赛、三人篮球比赛等项赛事。组队参加了河北省青少年田径、游泳、摔跤、拳击、跆拳道、柔道、排球、足球、自行车、武术共11个项目的比赛,共获得12枚金牌、17枚银牌、17枚铜牌,同时4个运动队获“体育道德风尚获”。2003年我市全民健身活动日益普及,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高。

十一、环境保护

环保事业积极推进。年末,全市环境保护系统单位42个,从业人员787人。各级环境监测站7个,环境监测人员118人;全年完成环境污染限期治理项目28个,项目总投资329万元。在全市城市中已建成11个烟尘控制区,面积达88.2平方公里;已建成11个环境噪声达标区,面积达50.9平方公里。

旅游业前景广阔。2003年,衡水湖建成国家级湿地和鸟类自然保护区,促进了我市旅游业的发展,为我市旅游业的发展夯实了基础,同时,随着对衡水湖的不断开发和改造,我市城市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

十二、人口与就业

2003年末,全市总人口为4133454人,其中农业人口3338985人,非农业人口794469人;男性人口2091758人,女性人口2041696人;出生人口48748人,出生率11.8‰;死亡人口21075人,死亡率5.1‰;人口自然增长率6.7‰。

年末全市城镇登记失业人员3846人,比上年末减少137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0%,比上年末下降0.5个百分点。

十三、人民生活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2003年,全市职工平均工资8952元,比上年增长13.8%,其中在岗职工平均工资9428元,增长13.9%。据抽样调查,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672.7元,比上年增长9.7%;人均消费性支出4993.6元,增长11.9%;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9.7%,比上年下降了2.0个百分点。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2856元,增长6.2%,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399.5元,增长10.9%;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9.5%,比上年下降1.0个百分点。居民住宅条件继续改善。2003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户使用面积达22.14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户使用面积24.6平方米。城乡居民耐用消费品拥有量稳定增长,且样式更趋多样化。城镇居民每百户拥有彩电124台,电冰箱89台,空调83台,移动电话89部,家用电脑24台,微波炉29台。农村居民每百户拥有彩电67.8台,电冰箱16.5台,空调2.3台,移动电话14.5部,影碟机9.2台。

注:1、国家对“GDP”的叫法进行了改革,除国家“GDP”叫国内生产总值外,各地区该指标统称为地区生产总值,例如河北省的该指标称为“河北省生产总值”,所以我市“GDP”也相应改为衡水市生产总值,但该指标所涵义与原来相同。

2、本公报为快报统计数据;

3、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为现价,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