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09-12-31 秦皇岛市统计局

邮电通信业务快速增长。全市邮政业务收入1.33亿元;发送函件1045万件,特快专递53万件,报刊3535万份,杂志248万份。电信业务总收入5.56亿元。年末固定电话交换机总容量77.9万门;移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138.5万门。全市固定电话用户62.01万户,小灵通用户12.84万户,移动电话达到116.1万户。

旅游业蓬勃发展。加强区域合作,不断开拓创新,整合旅游资源。成功承办津秦旅游经济对接、“俄罗斯旅行商走进秦皇岛”和首届秦皇岛地方特色旅游名吃菜肴评选等活动。旅游基础设施投资加大,山海关古城保护开发工程完成投资近7亿元。旅游总收入达69.13亿元,比上年增长14.2%;旅游外汇收入8514万美元,增长10.8%。接待海外游客17.93万人次,增长10.1%;接待国内游客1302万人次,增长7.5%。

财政、金融

财政增收势头强劲。完成全部财政收入55.65亿元,比上年增长22.6%。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5.79亿元,增长32.4%。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分别增长35.8%、9.6%和26.5%。财政支出55.4亿元,比上年增长29%。其中一般预算支出44.18亿元,增长28.9%。其中基建支出、科学事业费支出、医疗卫生支出分别增长168.2%、29.9%和19.3%。

金融存贷款平稳增长。年末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为625.01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99.38亿元,增长12.7%。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为367.35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年末本外币存款余额639.61亿元,比上年增长9.9%,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07.67亿元,增长12%;本外币贷款余额385.76亿元,增长9.1%。

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改革继续深化,教育结构布局加快调整。年内全市14所普通高等院校招生4.12万人,在校学生11.38万人;中等职业学校26所,在校学生1.72万人;普通中学229所,在校学生17.88万人;小学810所,在校学生18.04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8.45%。全市现有各类幼儿园124所,在园幼儿4.5万人。全市5所特殊教育学校在校学生637人。

以发展新兴产业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为重点,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创业环境和条件建设。全年组织实施各类科技项目211项,其中国家级、省级科技计划169项;新认定省级高新技术企业45家,经省科技厅认定的有效期内的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达74家,108个产品被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产品;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取得新进展,全市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2家,省级技术中心9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家,省级重点实验室4家,博士后工作站3家;全年专利授权310件,每万人专利拥有量居全省第一位;科技成果水平不断提升,有2项科技成果分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15项获省科学技术奖,其中获省自然科学奖1项。

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全市拥有艺术表演团体2个,公共图书馆6个,文化馆7个。全市有市级以上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全市广播电台平均每日播音时间41小时,电视台平均每周播出时间845小时。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均达到100%。全市有线电视用户发展到48.64万户,其中农村有线电视用户24.08万户。

卫生事业继续加强。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疾病防控和突发卫生事件处置能力不断增强。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以居委会为单位达到了100%。争创国家卫生城市使城市面貌大为改观。婴儿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分别降至5.52‰和30.43/10万,住院分娩率为88.41%,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年末全市拥有卫生机构122个,其中医院、卫生院98个,卫生防疫机构8个,妇幼保健机构8个。各类卫生机构拥有床位6889张;卫生技术人员9414人,其中医生4538人,护士2755人。

体育事业再创佳绩。成功承办了第21届亚洲女篮锦标赛、第七届“炎黄杯”名人围棋邀请赛和河北省第三届职工运动会游泳比赛。全国十运会女排A组预赛、乒乓球预赛、自行车场地资格赛先后在我市举行。秦皇岛市第四届运动会隆重举行。在省级以上各类比赛中,我市运动员共获得金牌25枚、银牌20枚、铜牌12枚。

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278.64万人,其中市区人口77.63万人,分别比上年增加2.82万人和1.73万人。全年出生人口3.04万人,出生率为10.96‰;死亡人口1.44万人,死亡率为5.19‰;净增人口1.6万人,自然增长率为5.77‰。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75万元,比上年增长10.6%;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9394元,增长12.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376元,增长9.8%。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15.2%,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增长6.4%。

继续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到个体私营企业从业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年末全市养老保险参保人员达35.43万人,其中离退休人员8.59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员达到26.8万人,全年累计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1.29万人,失业保险金支出3350万元。以基本医疗制度为主、各类补充保障措施为辅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全面建立,医疗保险参保人员达到37.4万人。

继续加大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力度,进一步巩固“应保尽保”成果。城市区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原来的182元提高到210元。全市共有2.11万户5万人纳入低保范围,其中城镇2.02万户4.76万人,农村943户2383人,各级发放低保资金4677.3万元。年末全市养老服务机构85家,总床位达2646张;社会福利企业58家,安置残疾人员807人。

注:公报中产值、增加值绝对数为当年价格,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