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09-12-31 唐山市统计局

工业经济效益增幅较高。2000年,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583.09亿元,产品销售率达98.36%,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实现利税68.98亿元,比上年增长26.4%。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税43.32亿元,比上年增长26.3%;市属及以下国有企业同比减亏10.3%。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16.2%,总资产贡献率9.4%,流动资产周转率1.74次/年,成本费用利润率6.5%,全员劳动生产率41279元/人。

建筑业生产继续平稳发展。全市建筑业完成增加值32.76亿元,比上年下降5.7%。

三、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一定规模,投资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投资总量向第一产业倾斜。2000年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10.21亿元,与上年持平。“九五”期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63.6亿元,比“八五”期间增长1.25倍。

在国有和其他单位完成的固定资产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完成40.33亿元,比上年下降27.3%;技术改造投资完成48.82亿元,比上年下降12.4%;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4.62亿元,比上年增长0.5%。

2000年,三次产业投资结构发生明显变化,第一产业投资22.26亿元,占全社会投资的10.6%,比上年下降2.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92.43亿元,占44.0%;第三产业投95.52亿元,占45.4%。

投资效果明显提高。200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施工项目达10815个,其中全部建成投产项目10348个,建成投产率95.7%。全社会新增固定资产187.43亿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为89.2%。

年内新增生产能力主要有:原煤开采5.2万吨,天然原油6万吨,炼铁33万吨,炼钢60万吨,热轧钢材50万吨,11万伏以上变电设备能力45万千伏安,水泥42万吨,程控交换机3.1万门,日用陶瓷200万件,新建公路11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80.2公里,改建公路436.55公里,中等学校学生席位5090个。

重点项目建设卓有成效。全市30个省、市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37.88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36.3%。年内已建成投产和部分投产的项目主要有:冀东油田勘探扩建工程、中国联通唐山公司移动电话GSM网工程、唐山供电城网改造工程、唐山市区北出口立交桥、唐山师范学院以及遵化市热电厂等,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000年全社会房屋竣工面积1127.19万平方米,其中住宅房屋竣工面积526.54万平方米。房屋竣工率84.9%,其中住宅房屋竣工率84.9%。

四、交通运输和邮电

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2000年用于公路建设资金11.06亿元。年内唐港高速公路二期工程、112线公路改造建成通车;唐山西外环工程进展顺利。年内改、扩建公路(包括乡村公路)742.7公里,其中国省道路206.7公里,地方道路536公里,修建各种桥梁46座,涵洞188道。

公路运输稳步发展。全年客运量4373万人,客运周转量16.05亿人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0.3%和0.5%;货物运输量10253万吨,货物周转量70.38亿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0.9%和0.1%。

水路运输持续增长。京唐港建设步伐加快,二号港池9号、10号、11号泊位建成通航。2000年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902万吨,比上年增长38.3%。

邮电通信事业快速发展。2000年全市邮电业务总量完成25.42亿元,比上年增长83.4%。主要邮电业务实物量与上年比较,特快专递增长58.3%,国内长途电话增长11.0%。年末全市拥有电话机100.07万部,比上年增加27.45万部,电话普及率达14.4%。市话交换机总容量达130.65万门,比上年增加23.16万门。无线寻呼和移动电话发展迅速,年末无线寻呼达到43.50万户,移动电话达到49.69万部,分别比上年增长16.3%和1.5倍。

五、国内贸易和物价

消费品市场稳中见旺,扩大内需政策措施效果明显。随着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刺激了城市市场的快速发展。商业企业改制初见成效,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和私营个体商贸快速发展,个体经济已成为消费品市场中的主力军。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28.99亿元,比上年增长10.5%,比“八五”末增长74.3%。市区零售额90.02亿元,县区零售额138.9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7.4%和12.6%。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商贸企业零售额分别增长27.1%和49.7%,个体经济增长12.8%,占全部零售额的50.9%。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增长12.8%,餐饮业增长15.8%。

城乡集市贸易实现成交额245.18亿元,比上年增长5.2%。全市集贸市场个数发展到545个,其中各类专业市场115个。

市场物价略有回升。2000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0.7%,医疗保健、居住、服务项目价格上升较快。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为99.8%。

六、对外经济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市积极实施大经贸、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战略。成功地举办了第三届中国陶瓷博览会和经济技术合作暨贸易洽谈会,开辟了新的国际市场和招商引资渠道,出口创汇大幅度增加,出口商品呈多元化发展。合同利用外资实现恢复性增长。

全年批准外商投资合同48项,合同总金额0.96亿美元,合同外资额488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9%。实际利用外资2.19亿美元,比上年减少10.4%。其中外商直接投资1.75亿美元,比上年减少17.6%。年内新建成投产(开工)的三资企业18家。“九五”期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14.1亿美元,直接利用外资11.4亿美元,分别比“八五”期间增长2.2倍和3.4倍。

2000年全市出口总额3417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5.1%,比“八五”末增长1.43倍。加工贸易出口金额1106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61.2%。从出口品种看,机电产品类,服装类产品出口增长较快,分别比上年增长44.3%和35.9%。日用瓷和机电产品是我市主要出口产品,占全部出口额的35.7%。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生物技术、光电技术、计算机与通信技术产品快速增长。

全年共接待旅游观光、探亲访友、洽谈贸易和从事其它友好活动的外国和港澳台胞32007人,比上年下降3.9%。国际旅游收入106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1%。

七、财政、税收、金融、保险

财政、税收收入快速增长。由于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坚持依法治税管费,调整优化支出结构,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2000年全市全部财政收入完成48.14亿元,比上年增长4.5%,按可比口径计算增长10.5%。一般预算收入27.93亿元,比上年增长7.5%;财政支出40.50亿元,比上年增长15.0%,增加了教育、科技、农业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