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建筑业持续发展。全市建筑业完成增加值98.31亿元,比上年增长13.0%。房屋施工面积1818万平方米,增长18.1%;房屋竣工面积699.3万平方米,下降7.6%。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适度较快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65.35亿元,比上年增长20.4%。其中城镇投资完成593.74亿元,增长31.1%;农村投资完成171.61亿元,增长11.3%。 投资结构进一步改善。钢铁行业投资过热现象得到抑制,农业和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快速增长。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3.74亿元,增长1.5倍;第二产业完成投资344.11亿元,增长11.1%,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58.0%,其中工业投资331.31亿元,增长10.0%。在工业投资中,钢铁行业投资增长3.5%,增速比上年下降44.6个百分点,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长58.4%,金属制品业增长2.4倍;第三产业完成投资245.89亿元,增长73.6%。其中交通运输业增长1.7倍,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47.64亿元,增长22.7%。 新开工项目增加,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年末全市城镇在建项目1524个,同比增长48.9%,平均项目规模10023万元,比上年增加855万元。本年新开工建设项目1128个,同比增长71.4%。 投资成效显著,重点项目建设迈出新步伐。全市90个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281.4亿元,比上年增长17.2%。京唐港16-19号泊位工程、三友双二十万吨工程等42个新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乐亭中厚板、津西H型钢和开滦焦化220万吨焦化一期等18个项目已全部完工或单项投产。 曹妃甸工业区开发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年完成投资98.95亿元,比上年增长1.3倍。实现了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基础设施基本配套的目标。煤炭码头一期和原油码头获国家核准并开工建设;迁曹铁路建成通车;供水工程已成功进行试通水,具备了向岛上供应原水的能力;供电二期工程开工建设;开通了固定电话和宽带业务,移动通信信号覆盖全岛。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完成,使曹妃甸工业区具备了产业大规模开发的基础条件,即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流通业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快。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推进了全市消费商品供给结构的升级与换代,家居装修、汽车、通信器材等成为市场销售的热点和亮点。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4.28亿元,比上年增长16.2%。其中,城市零售额320.97亿元,增长16.7%;农村零售额223.31亿元,增长15.0%。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459.93亿元,增长15.8%;餐饮业零售额75.57亿元,增长19.2%。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销售额中,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19.9%,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33.5%,日用品类增长21.2%,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94.4%,石油及制品类增长25.9%,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5.2%,汽车增长44.8%,通信器材类增长23.8%,金银珠宝类增长19.7%。 现代流通业态加快发展,消费市场规模效应明显增强。批发零售业经营主体日趋多元化,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商品流通方式和超市、专卖店等新型经营业态发展迅速。全市城乡商品交易市场达543个,其中各类专业市场65个,实现商品成交额405.47亿元,其中成交额超亿元的市场24个,实现市场成交额207.71亿元,增长16.1%。 六、对外经济和旅游 对外贸易再上新台阶,出口快速增长。全年进出口总额34.6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0.7%。其中进口总额14.92亿美元,出口总额19.72亿美元,分别增长2.7%和64.7%。出口产品结构明显改善。一般贸易比重上升,全年一般贸易出口17.00亿美元,增长69.0%,高附加值、高技术产品出口快速增长,加工贸易2.18亿美元,增长29.2%;机电产品出口额2.64亿美元,增长44.4%。国际贸易市场进一步扩大,商品出口到171个国家和地区,比上年增加2个。 利用外资质量明显提高。全年实际利用外资5.0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0.5%,其中外商直接投资4.79亿美元,增长4.0%。全年批准外商投资合同34项,合同总金额3.37亿美元,下降75.1%;合同外资额1.27亿美元,下降74.8%。外商投资对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产生积极作用。以国丰钢铁、津西钢铁、恒通集团为代表的钢铁企业吸收外商直接投资3.0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93.6%,占全部外商直接投资的63.6%,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吸收外商直接投资0.83亿美元,增长2.8倍,占全部外商直接投资的17.3%。 对外经济合作发展势头良好。全年新签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合作合同额2.4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0%,实现营业额1.22亿美元,增长26.0%。外派劳务1231人,比上年增加170人。 旅游业快速发展。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658.5万人次,增长15.9%,旅游总收入28.0亿元,增长17.6%。其中,接待国际游客3.7万人次,增长17.7%,旅游外汇收入1386.7万美元,增长37.0%;接待国内游客654.8万人次,增长15.8%,国内旅游收入26.9亿元,增长17.0%。精品旅游景区建设成果丰硕,全年旅游资源开发投入6亿元。A级以上旅游景区达到23个,其中遵化清东陵和遵化万佛园为AAAA级景区,乐亭李大钊纪念馆及故居、迁西景忠山、唐山抗震纪念馆(含广场及遗址)为AAA级景区,以菩提岛、月坨岛、新戴河、浅水湾、祥云湾为代表的滨海旅游隆起带为唐山旅游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年末全市共有旅行社116家,新增38家;星级饭店42家,新增4家。 七、交通运输和邮电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进一步发展。全年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实现增加值222.83亿元,比上年增长11.2%。 交通运输业正向区域主导产业迈进。公路运输能力稳步提高。全年完成公路客运量4478万人,客运周转量20.80亿人公里;货物运输量1.07亿吨,货物周转量84.33亿吨公里。港口运输实现历史性突破。唐山港全年港口货物吞吐量5170万吨,增长53.6%,其中,曹妃甸25万吨级矿石码头货物吞吐量达到1104万吨;京唐港区吞吐量4066万吨,增长22.4%,完成集装箱运输9.51万标箱,增长1.7倍。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全市完成投资17.57亿元,年内改扩建公路(包括乡村公路)1822公里,其中国、省道路107公里,地方道路1715公里。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245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07公里,比上年增长6.4%。承唐高速公路唐山—南小营段已建成通车,唐曹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农村“双通工程”取得新进展,其中村村通油(水泥)路建设年内新增通油路村899个,通村油(水泥)路1027公里,同时实现了农村客运村村通班车目标,成为全省首批实现双通目标的四个城市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