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卫生保健服务网络不断完善,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1763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86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7个,妇幼保健院14个,其他卫生机构8个,诊所1438个;卫生机构床位数2.48万张,其中医院、卫生院2.3万张;卫生技术人员3.2万人,其中医生1.45万人,护士1.05万人。稳步推进城市设区卫生服务工作,全市建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17个,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5个,卫生技术人员805人,覆盖人口68.5万人。积极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已覆盖到全市每个乡村,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达到440.2万人,参合率达到 90.0%。全市以县为单位适龄儿童基础免疫报告接种率达到99.2%。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市共有专业体育运动员800人;向省级运动队输送优秀后备人才25人,其中一级运动员18人,运动健将3人。培养二级裁判242名,一级裁判36名,国家级裁判6名;在省级以上比赛中共获得奖牌259枚,其中金牌108 枚,银牌83枚,创造了1983年以来竞技体育最好成绩。全民健身活动推向深入,全年开展了20项大型群众体育活动;全年市县两级总投资1043万元,修建2个县级全民健身工程,20个社区乡镇健身苑,362条健身路径,69个篮球场。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全年城市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2376元,比上年增长18.0%(扣除物价实际增长16.5%);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2.41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04平方米;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5.0%,比上年下降1.4个百分点。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5155元,比上年增长12.5%;人均住房面积30.6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1平方米;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7.2%,比上年下降2.5个百分点。 家庭轿车保有量快速增长。年末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36.65万辆,比上年末增长9.2%。其中私有汽车27.82万辆,增长15.7%。轿车保有量达到10.99万辆,增长37.7%,其中私有轿车9.60万辆,增长40.1%。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新成效。年末全市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112.57万人,比上年增加5.97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97.3万人, 比上年增加13.8万人;参加失业、工伤保险的人数为72.4万人和53.7万人,分别比上年增加2.79万人和6.2万人;参加农村养老保险的人数为37.74万人。全市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居民为6.3万人,比上年增加0.2万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农民7.8万人,比上年增加1.44万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每人每年800元提高到1000元。 社会福利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市拥有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212 家,提供床位1.8万张,收养各类人员1.1万人。社会综合服务能力进一步扩大,城镇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1236个。全年民政事业资金收入5.4亿元,直接接收社会捐赠款531.8万元。 十二、人口 人口总量继续保持低速增长,低生育水平得到巩固。年末全市总人口719.1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61万人,其中市区301.17万人,增加2.22万人。全市人口出生率为11.12‰,比上年下降1.59个千分点;死亡率5.67‰,比上年下降0.95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5.45‰,比上年下降0.64个千分点。 注:1.本公报数据为快报数。 2.公报中全市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量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为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