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0.6 284.9 12.0 -1.7 -5.3 31.1 8.3 15.5 9.7 19.2 46.0 44.2 11.7 28.7 19.1 28.9 29.5 1.3 3.8 -17.1 -35.2 -5.4 年末全市建筑企业个数233个,全年完成总产值212亿元,比上年下降24.7%,其中建筑工程完成产值158亿元,比上年下降3.7%,竣工产值117亿元,下降17.3%。竣工面积1110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6.8%。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06年,全市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积极推动重大项目建设,主导产业得到健康发展。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循环经济化工示范基地等 “五大基地”建设取得进展,基础设施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呈现较快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000亿元,达到1096亿元,比上年增长18.0%,其中城镇投资完成997亿元,增长26.3%。城镇投资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7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完成投资447亿元,增长25.9%,第三产业完成投资533亿元,增长27.5%。 建设项目投资完成866亿元,增长29.7 %;施工项目个数3423个,增长2.8%,新开工项目2992个,增长9.0%;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31.5亿元,增长8.0 %,施工面积和竣工面积达到940万平方米和244万平方米,分别比上年增长34.8%和125.8%。 五、国内贸易和物价 消费品市场呈现出供需两旺,繁荣稳定的良好态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98.8亿元,比上年增长15.3%。消费品市场保持较快增长,增速为近几年来较高水平。 在消费市场中,汽车消费成为热点,销售额25.0亿元,增长75%;粮油类销售额7.8亿元,增长28.8%;金银珠宝类销售额3.9亿元,增长33.8%;通讯器材类销售额18.9亿元,增长30.7%。餐饮市场零售额达到64亿元,增长19.9%。 我市共有商品交易市场716个,其中消费品市场651个,生产资料市场65个,全年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达1237亿元,比上年增长7.3%。南三条小商品市场和新华商贸中心成交额分别达到307.0亿元和303.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3.1%和11.6%。 2006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稳中有升,涨幅同比回落0.1个百分点。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涨幅同比回落3.6个百分点,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同比回落1.8个百分点。各类价格指数(以上年为100)如下: 指标 全 市 市 区 农 村 1.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101.8 101.8 101.6 其中:食品 102.8 103.5 101.3 烟酒及用品 100.9 99.7 102.0 衣着 102.9 104.3 100.1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100.0 99.4 101.6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99.2 98.7 100.4 交通和通讯 99.6 99.4 100.2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98.6 97.9 99.9 居住 105.8 105.5 106.3 2.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 100.6 3.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 104.0 4.房地产价格指数 104.2 六、对外开放和旅游 2006年外贸进口增加,出口有所下降。全年外贸进口7.8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1.1%;但出口34.01亿美元,下降8.6%;受出口下降影响,全年外贸进出口总值41.83亿美元,比上年下降5.4%。在出口中,外商投资企业出口额9.29亿美元,增长7.7%,国有企业出口9.10亿美元,下降21.8%,集体企业出口1.92亿美元,下降23.7%。 努力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利用外资保持平稳增长。年内新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6个,新增合同总金额6.52亿美元,合同外资额2.55亿美元。年末实有三资企业个数632家。全市实际利用外资4.94亿美元,增长12.4%,其中直接利用外资4.35亿美元,增长13.5%。全年引进市外资金180亿元,比上年增加33亿元,增长22.4%。 旅游业进入良好发展时期,旅游人数和收入快速增长。全年共接待入境游客人数8.97万人次,其中外国人8.10万人次,分别比上年增长20.5%和18.7%。国际旅游创汇收入278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6.3%;全年接待国内游客人数175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9.1%,国内旅游收入80.8亿元,比上年增长13%。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83亿元,比上年增长13.6%。 七、财政、金融 抓项目,培财源,促增收,加大财源监控力度,财政收入保持了持续稳定增长。全部财政收入完成190.1亿元,增长14.7%,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77.4亿元,增长17.4%。全年免农业税6573万元。在全部税收中,增值税完成75.5亿元,增长10.9%;营业税完成29.0亿元,增长21.0%;企业所得税完成25.3亿元,增长18.4%;个人所得税完成16.1亿元,增长9.3%。全市一般预算支出127.1亿元,增长17.6%,其中基本建设支出8.5亿元,增长22.0%;科技三项费用支出1.8亿元,增长4.9%;城市维护费支出8.6亿元,增长34.6%;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支出5.1亿元,增长21.0%。全市向低保人员发放补助9400万元,其中向农村低保人员发放补助1440万元。向企业离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24.6亿元,保障了特殊社会群体的资金需要,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金融秩序稳定,存、贷款余额继续增加。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币存款余额2968亿元,比年初增加390亿元,增长15.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继续增加,年末城乡居民本币储蓄存款余额1553亿元,比年初增加198亿元,增长14.6%。金融机构本币贷款余额1732亿元,比年初增加171亿元,增长10.9%。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创新水平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全年取得科技成果274项,比上年增加64项,其中达到国际领先水平3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51项,国际领先和先进水平的科技成果比上年增加了17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174项,国内先进水平38项,分别比上年增加了38项和14 项;全年获省级科技进步奖33项,市级科技进步奖80项。全年申请专利1494项,授权909项,分别比上年增加36项和53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