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09-12-31 唐山市统计局

三、固定资产投资

今年以来,我市充分利用宽松的投资环境,充分发挥地理、资源比较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谋划投资建设项目,“四大兴市工程”全面启动建设,为我市生产力布局调整和保持国民经济的快速持续增长提供了战略支撑。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很大进展,传统优势行业的技术改造和规模扩张成效显著,为增强我市作为重工业城市的竞争实力和经济腾飞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14.9亿元,比上年增长35.4%,增速为1993年以来最高水平。在国有和其他单位完成的固定资产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完成69.2亿元,比上年增长103.7%;技术改造投资完成91.1亿元,比上年增长48.8%;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28.0亿元,比上年增长29.6%。第二产业投资总量迅速增长,比上年增长70.9%,占投资总量的62.3%。

投资效果显著。200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施工项目8186个,其中全部建成投产项目7150个,建成投产率87.3%。全社会新增固定资产277.4亿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为88.1%。年内新增生产能力主要有:原煤开采34万吨,天然原油12万吨,炼铁1123万吨,钢1145万吨,钢材768万吨,日用陶瓷160万件,新建公路126公里,改建公路319公里,城市道路扩建长度37公里,城市污水处理能力8万吨/日,学生席位21250个。

重点项目建设卓有成效。全市46个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60.5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15.3%。年内已建成投产和部分投产的项目主要有:唐山钢铁公司超薄热带工程、中国联通河北唐山分公司“新空”CDMA二期工程、农网改造二期工程、京唐港2#港池及首钢矿业迁安分公司球团厂等项目。全社会房屋竣工面积860万平方米,其中住宅房屋竣工面积485万平方米。房屋竣工率58.0%,其中住宅房屋竣工率67.5%。

四、交通运输和邮电

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的成就,整体交通环境进一步改善。全年用于公路建设资金8.18亿元。年内改扩建公路(包括乡村公路)1073公里,其中国、省道路204公里,地方道路869公里。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754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88公里。

公路运输稳步发展。全年客运量4062万人,客运周转量15.7亿人公里,分别比上年下降10.3%和4.9%;货物运输量9552万吨,比上年下降6.9%,货物周转量74.8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高速客运和快速货运快速发展。

水路运输快速增长。京唐港对全市经济发展的贡献日益显现。2003年京唐港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2083万吨,比上年增长42.2%。煤炭、矿石和钢材的货运量占港口货运总量的95.7%,其中矿石、钢材运量分别比上年增长2.3倍和93.7%。

邮电通信事业持续快速发展。全市邮电业务总收入完成25.62亿元,比上年增长10.6%。主要邮电业务实物量与上年比较,特快专递增长14.7%,函件减少33.0%。年末全市拥有电话机196.9万部,比上年增加38.5万部,电话普及率达27.7%。市话交换机总容量达249.7万门,比上年增加67.3万门。移动电话发展迅速,移动电话达到165.7万部,比上年增长53.4%,互联网用户达到33万户,比上年增长44.2%。

五、国内贸易和物价

消费品市场稳定发展。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明显加快,消费方式、消费渠道日趋电子化、网络化、信用化。现代商贸流通企业规模迅速扩大,市场占有率、竞争力明显增强。在战胜“非典”疫情后,城乡市场得到了全面恢复和发展。2003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07.38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其中市区零售额150.81亿元,县(市)的零售额156.5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0%和15.8%。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增长13.3%,餐饮业增长2.7%。个体经济继续快速发展,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6.44亿元,同比增长20.1%,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57.4%,比上年提高个4.4百分点。

通信、居家装修等相关商品消费热点初步形成,家用电器继续保持旺销势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销售的通信器材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7.8%,家用电器类增长23.5%。

全市集贸市场个数发展到545个,其中各类专业市场115个。城乡集市贸易实现成交额320.45亿元,比上年增长7.9%。

新兴业态继续快速发展。全市拥有限额以上零售连锁企业7家,零售额占限额以上企业零售额的23.7%,比上年提高3.6个百分点。

市场物价平稳回升。2003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2.6%,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2.9%、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上涨16.1%、居住类价格上涨3.3%。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为101.7%。市场物价的回暖,为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了宽松的环境。

六、对外经济和旅游

利用外资快速增长。我市继续以经济结构战略调整为框架,加强投资环境和对外贸易管理机制建设,市场调节作用增强。工业园区建设步伐加快,一批重点引进项目进区兴业工程成效明显。成功地举办了第六届唐山中国陶瓷博览会和唐山经济贸易洽谈会,开辟了新的国际市场和招商引资渠道。

全年批准外商投资合同65项,合同总金额8.8亿美元,合同外资额4.0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5倍。实际利用外资2.0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6.4%。其中外商直接投资1.8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0.0%。

对外贸易依然保持较高增长态势。全年进出口总额10305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0.4%,其中出口总额4476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6.4%。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上年下降12.4%。农副产品和机电产品是我市主要出口产品,占全部出口额的35%。对发达地区的出口市场增长较快,对北美洲出口增长8.2%,欧洲增长27.2%,大洋洲增长25.4%,非洲和拉丁美洲有所下降。

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339.95万人次,下降21.2%,旅游收入15.6亿元,比上年下降22.4%。全年共接待旅游观光、探亲访友、洽谈贸易和从事其它友好活动的外国和港澳台胞24500人次,比上年下降32.7%。国际旅游收入777.13万美元,比上年下降43.1%。

七、财政、税收、金融、保险

财政、税收收入快速增长。我市继续贯彻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对重点兴市立县项目的资金投入,积极推进企业改革,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调整支出结构,确保了“非典”防治和社会保障支出。财政体制改革成效明显,农村税费改革进一步减轻了农民负担。

全年全部财政收入完成130亿元,比上年增长35.7%。一般预算收入41.43亿元,比上年增长19.5%;基金收入15.93亿元,比上年增长61.0%;一般预算支出72.09亿元,比上年增长21.0%,社会保障、农业和医疗支出增长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