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在国有和其他单位完成的固定资产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完成33.9亿元,比上年减少12.7%;技术改造投资完成61.2亿元,比上年增长13.9%;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21.6亿元,比上年增长33.7%。 投资效果明显提高。2002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施工项目达8152个,其中全部建成投产项目7095个,建成投产率87.0%。全社会新增固定资产183.6亿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为78.9%。 年内新增生产能力主要有:原煤开采24万吨,炼铁314万吨,炼钢97万吨,11万伏以上变电设备能力48万千伏安,水泥106万吨,光纤通讯电缆520芯公里,卫生陶瓷20万件,新建公路34.8公里,中等学校学生席位11502个。 重点项目建设卓有成效。全市35个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36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12.0%。年内已建成投产和部分投产的项目主要有:冀东油田勘探开发、陈庄国家储备库、供电公司滨河220V变电改造、遵化城市热力网、冀腾纸业年产10万吨牛皮箱板纸、玉田双汇等14个项目。 2002年全社会房屋竣工面积1000.72万平方米,其中住宅房屋竣工面积501.19万平方米。房屋竣工率52.0%,其中住宅房屋竣工率65.0%。 四、交通运输和邮电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有较大进展。2002年用于交通建设资金5.2亿元。年内改扩建公路(包括乡村公路)936公里,其中国、省道路198公里,地方道路738公里,修建各种桥梁193座。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7451公里,其中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286公里,高速公路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2.12公里。极大改善了我市整体交通环境。 公路运输稳步发展,运输市场进一步规范。全年客运量8399万人,客运周转量32.9亿人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0.7%和3.0%;货物运输量1.03亿吨,与上年基本持平,货物周转量73.3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8%。高速客运和快速货运得到较快发展,成为交通运输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水路运输发展迅速,京唐港建设步伐加快。2002年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1465万吨,比上年增长32.9%,已跻身全国港口20强行列。14、15号泊位完成了五万吨级改造,已竣工通航。 邮电通信事业快速发展。2002年全市邮电业务总收入完成23.16亿元,比上年增长12.9%。主要邮电业务实物量与上年比较,特快专递减少7.9%,函件增长10.3%。年末全市拥有电话机158.4万部,比上年增加22.9万部,电话普及率达22.5部/百人。市话交换机总容量达182.4万门,比上年增加10.9万门。移动电话发展迅速,年末移动电话达到108万部,比上年增长37.6%,互联网用户达到22.9万户,比上年增长1倍。 五、国内贸易和物价 消费品市场稳中趋旺。在扩大内需、启动消费政策的有力推动下,我市城乡市场保持了持续、繁荣、稳定的发展局面。消费总量明显增多,新兴业态快速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方式、多层次的流通格局日趋完善,为国民经济健康、稳步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2002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77.4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其中市区零售额142.2亿元,县(市)的零售额135.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7.8%和13.2%。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增长13.3%,餐饮业增长12.4%。个体经济发展迅速,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7亿元,同比增长12.5%,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53.0%,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 全市集贸市场个数发展到545个,其中各类专业市场115个。城乡集市贸易实现成交额296.9亿元,比上年增长9.7%。 新兴业态得到快速发展,传统的零售业运作模式正在逐步向现代新兴流通网络转变。2002年全市拥有限额以上连锁企业9家,其中零售企业7家,餐饮企业2家。 市场物价平稳。2002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98.6%,其中居住类价格上升,食品、衣着、家庭用品、医疗保健、交通和通讯等价格下降。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为100.9%。 六、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市以企业嫁接改造和基础建设为重点,紧紧结合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取得了显著成效。我市积极参加国家和省举办的多次对外招商和经贸洽谈活动,成功地举办了第五届中国陶瓷博览会和经济技术合作暨贸易洽谈会,开辟了新的国际市场和招商引资渠道,出口创汇大幅度增加,出口商品呈多元化发展。 2002年全市进出口总额7339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8.7%,其中出口总额3845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7.9%。从出口品种看,机电仪产品及设备、服装及衣着附件、水海产品、塑料橡胶及制品出口增长较快,分别比上年增长51.1%、19.3%、33.6%和48.0%。日用瓷和机电产品是我市主要出口产品,占全部出口额的33.4%。出口区域扩展到6大洲141个国家和地区。 全年批准外商投资合同50项,合同总金额3.9亿美元,合同外资额1.0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6.0%。实际利用外资1.48亿美元,比上年减少3.9%。其中外商直接投资1.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8%。 全年共接待旅游观光、探亲访友、洽谈贸易和从事其它友好活动的外国和港澳台胞3.64万人,比上年增长0.1%。国际旅游收入1883万美元,比上年增长59.0%。 七、财政、税收、金融、保险 财政、税收收入快速增长。我市继续认真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坚持依法治税管费,调整优化支出结构,促进了全市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2002年全市全部财政收入完成93.18亿元,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13.5%。一般预算收入34.7亿元,比上年增长22.1%;财政支出59.6亿元,比上年增长14.2%。教育支出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全市财税收入完成81.2亿元,比上年增长14.3%,其中国税收入47.7亿元,地税收入28.6亿元,海关代征收入0.9亿元,财政部门税收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8.1%、1.4%、70%和124.4%。 金融形势保持稳定,信贷力度加大。2002年底,全市金融系统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892.3亿元,比年初增加103.4亿元。金融系统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568.6亿元,比年初增加63.6亿元。金融机构现金收入2231.29亿元,现金支出2248.44亿元,收支相抵货币净投放17.15亿元。 保险事业持续发展。各类保险机构共承保各种保险金额1351.8亿元,比上年增长21.3%;保费收入18.1亿元,比上年增长31.2%,赔给付金额4.6亿元,比上年增长21.1%。 八、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2002年,我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用事业得到较大的发展,公共设施的承载能力大幅度提高,市政基础设施功能建设得到进一步完善。以解决群众行路难为重点,新建了学院北路(北新道-兴源道)、华岩北路(丰源道-龙富道)。改扩建了开平北外环路、古冶京山道、丰润林荫道。新增城市道路长度5.7公里,新增城市道路面积11.9万平方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