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总资产贡献率(%) 11.04 资本保值增值率(%) 108.42 流动资产周转率(次) 1.80 成本费用利润率(%) 6.68 全员劳动生产率(元/人。年) 54893 产品销售率(%) 98.04 资产负债率(%) 63.65 建筑业全年完成总产值90.60亿元,比上年增长1.0%,其中在省外完成产值17.62亿元,增长 3.1倍。装修装饰企业完成产值8.43亿元,增长1.3倍。年末建筑业工程技术人员1.34万人。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01年,市委、市政府加大了对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的督导力度,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实行了重点项目认证制度,落实了投资项目集体办理制度,从而保证了我市固定资产投资的平稳增长。2001年我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80.87亿元,比上年增长5.5%。其中第一产业完成6.87亿元,第二产业完成87.93亿元,第三产业完成254.96亿元,农村个人投资完成31.11亿元。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完成投资231.80亿元,增长6.1%。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完成129.85亿元,增长3.8%;更新改造投资73.55亿元,增长5.1%;房地产业增长较快,全年完成投资28.18亿元,增长21.5%。全市房屋施工面积449万平方米,增长 37.6%。商品房销售面积84万平方米,销售收入 16.23亿元,分别增长21.7%和36.1%。 五、国内贸易和物价 2001年,我市继续围绕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这一中心,加大开拓城乡市场力度,消费品零售市场继续保持稳步增长的态势。2001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9.1亿元,比上年增长11.6%。 大型零售商场发展势头强劲,购物环境明显改善。今年新开业的一批商场为省会商业繁荣注入了新的活力,商业基础设施和购物环境明显改善。我市超万平方米的商场和超市达13家,这些大型商场和超市在我市商业中已充分显示出其核心竞争力,其中北国商城等7家大型零售商场和超市全年零售额完成27.2亿元,占市区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达17.4%。 商业业态不断得到调整,连锁零售业、餐饮业作为新型的现代营销方式发展势头强劲。2001年我市连锁零售业、餐饮业连锁总店已发展到17家,连锁门店达445家,连锁店、超市、专卖店等新兴商业业态发展迅速。 商品交易市场体系日趋完善,流通规模不断扩大。2001年我市加快了市场改扩建步伐,当年新建市场25个,改扩建市场22个,重点培育建设了新华商贸中心、南三条小商品市场、辛集皮革商城等一大批市场,商品交易市场档次和规模不断提高。目前我市共有商品交易市场641个,其中消费品市场565个,生产资料市场76个,全年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达807.5亿元,比上年增长5.4%。年成交额超亿元的市场达49个,其中南三条小商品市场和新华商贸中心全年成交额分别达到169.0亿元和147.3亿元。 全市2001年市场物价总水平以及生产领域价格平稳运行。各类价格指数(以上年为100)如下: 全 市 市 区 农 村 1.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99.8 100.1 99.4 其中:食 品 100.1 100.4 99.5 烟酒及用品 99.5 99.0 99.8 衣 着 97.7 96.8 99.4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97.9 97.5 98.7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98.6 97.5 99.8 交通和通讯 95.8 94.3 98.1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101.5 103.1 98.9 居 住 102.7 105.5 99.8 2.工业企业工业品出 厂价格指数 98.7 3.工业企业原材料、燃 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 101.0 4.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 99.8 5. 房地产价格指数 104.2 六、对外开放 全市进出口贸易发展态势良好。全年外贸进出口总值达9.4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3.2%。其中出口7.04亿美元,增长26.0%。在出口中,一般贸易5.74亿美元,增长29.9%,加工贸易1.29亿美元,增长11.8%。出口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2亿美元,增长99.9%。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全年出口3.15亿美元,增长34.1%,占全市外贸出口的44.8%;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出口形势明显好转,完成出口3.09亿美元,增长4.6%。传统出口市场继续稳定发展,全年对亚洲出口2.54亿美元,增长11.6%。同时,大力开拓欧美市场,对欧洲出口2.67亿美元,增长49.0%;对美国出口1.23亿美元,增长2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