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重大项目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亿元以上在建项目1011个,比上年增加220个;投资1565.6亿元,比上年增长48.3%。特别是我省一号工程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强力推进,完成投资43.1亿元。加速实施高速公路建设计划,青银高速公路河北段等5条(段)竣工通车。积极推进电源点建设,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河北段按计划推进。唐山曹妃甸钢铁围海造地工程、唐钢130万吨冷轧工程、河北首钢200万吨钢搬迁工程、秦皇岛港煤五期工程、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一至三期工程、华北技术(廊坊)有限公司华为技术工程、中煤旭阳公司200万吨煤化工项目、河北科技大学新校区建设等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952.9亿元,增长14.6%。其中,城市零售额1382.5亿元,增长14.6%;农村零售额1570.4亿元,增长14.7%。批发零售业零售额2541.3亿元,增长14.1%;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349.6亿元,增长19.0%。 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商品零售额中,通讯器材零售额比上年增长2.3倍,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2.2倍,汽车类增长80.0%,石油及制品类增长51.8%,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器材类增长31.1%。 各类商品市场较快发展。年末全省各类商品市场达4107个,其中成交额超亿元的市场240个;实现市场成交额2322.9亿元,增长10.0%。新型流通业态以及现代经营方式较快发展。 六、对外经济 出口规模实现突破。全年进出口总值160.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8.8%。其中进口总值51.4亿美元,增长22.9%;出口总值突破100亿美元,达109.3亿美元,增长17.0%。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制成品出口89.9亿美元,增长20.1%,占出口总值的比重达82.3%,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机电产品和高技术产品出口分别增长41.3%和70.1%。积极推进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对世界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额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利用外资保持较快增长。全省实际利用外资22.8亿美元,增长15.2%,其中外商直接投资19.1亿美元,增长17.8%。大项目带动作用明显,总投资500万美元以上项目到位外资增长23.5%,占全省外商直接投资比重达83.8%。新批合同项目577个,合同外资额25.3亿美元,增长17.9%。 对内开放成效明显。全年引进省外技术4802项,比上年增长0.5%;引进资金543.7亿元,增长29.4%;引进人才4.5万人,增长8.7%。 外经济技术合作取得新进展。全省签订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合同152 份,合同总金额11.1亿美元,增长1.1倍;完成营业额5.7亿美元,增长1.2倍;外派人数8571人次,增长3.0%。 七、交通、邮电业和旅游 交通邮电业进一步发展。全年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实现增加值857.7亿元,比上年增长18.1%。 交通运输业快速发展。全年货物周转量4750.6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9.3%;旅客周转量989.8亿人公里,增长4.7%。港口吞吐量27341.4万吨,增长23.6%。全省公路通车里程75894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135公里,新建成高速公路429.6公里。村道达到 65686公里。 邮电通信业发展较快。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000年不变价)529.8亿元,比上年增长21.6%。其中,邮政业务量25.1亿元,增长12.3 %;电信业务量504.7 亿元,增长22.1 %。年末局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2172.7万门,比上年末增加105.1万门;固定电话用户达到1627.2万户,新增49.2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947.0万户,乡村电话用户680.2万户,分别增加41万户和8.2万户。新增移动电话用户452.6万户,年末达到1965.5万户。全省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3592.7 万户,比上年末增加501.8万户,电话普及率达52.8部/百人。 旅游业快速发展。全年接待国际游客62.6 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9%,旅游外汇收入2.1亿美元,增长10.4%;接待国内游客8067.9万人次,增长11.6 %,创收406.7亿元,增长21.5 %。旅游业总收入424.1亿元,增长21.2%。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支增长较快。全部财政收入突破千亿元,达1035.2亿元,比上年增长33.0%。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515.7亿元,增长26.5%。财政支出962.2亿元,增长22.5%。 金融运行平稳。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0764.9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395.0亿元;各项贷款余额6415.2亿元,比上年末增加682.4亿元。现金收支相抵净投放货币456.1亿元。 保险事业稳步发展。保费收入217.3亿元,比上年增长5.8%。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53.6亿元,寿险保费收入147.3亿元,健康和意外伤害险保费收入16.4亿元,分别增长7.6%、4.1%和16.8 %。各项赔款和给付40.4亿元。其中,财产险赔款25.9亿元,增长11.5 %;寿险赔付8.2亿元,下降5.9%;健康和意外伤害险赔付6.3亿元,增长31.0 %。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各级各类教育加快发展。研究生招生6600人,增长1.7%,在学研究生15786人,增长5.7%。普通高等学校86所,招生25.0万人,比上年增长4.9%,在校学生77.4万人,增长11.0%。中等专业学校在校生41.9万人,职业中学在校生40.4万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509.5万人,小学在校学生500.4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7%,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达93.8%,比上年提高3.1个百分点。幼儿园在园幼儿120.4万人。 科技事业取得新成绩。科技投入增加。全省用于科技活动的经费支出为97.8亿元,比上年增长13.7%。其中研究与发展(R&D)经费支出50.0亿元,增长14.2%,占地区生产总值的4.9%。科技队伍不断壮大。年末从事科技活动人员12.5万人,比上年增长1.1%,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8.5万人,比上年增长1.3%。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建设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中试基地182家。全年组织实施重点技术创新项目93项,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84项,其中在建国家重大专项和示范工程34项,新增国家重大专项和示范工程19项。科技成果显著。全年共取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1750项。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加强,专利事业较快发展。全年专利申请量6401件,授权量3585件,分别比上年增长13.4%和5.2%。技术市场活跃。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3338份,技术合同成交金额10.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7.3%和42.8%。 综合技术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全省共有产品质量、体系认证机构3个,累计完成对1100个企业的产品认证。共有法定计量技术机构150个,全年强制检定计量器具175万台件。全省共有天气雷达观测站点11个,卫星云图接收站点8个。有地震台站28个,地震遥测台网3个。测绘部门审核地图15件。全省省级地质环境监测站12个,成功预报地质灾害6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