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9-12-30 河北省统计局

河北省统计局

2005年2月25日

2004年,全省各族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各项方针政策,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贯彻执行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深入推进各项重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经济发展实现了新跨越,整体经济达到近年来最好水平,各项改革不断深化,对外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圆满完成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提前一年实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翻两番、三步走”的第一步战略目标。

一、综合

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增长。经济总量跨上新台阶。初步核算,全省生产总值达到8836.9亿元,比上年增长12.9%,为1997年以来最高增幅,提前一年实现了“翻两番、三步走”的第一步战略目标(即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力争达到8000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70.4亿元,增长6.7%;第二产业增加值4703.4亿元,增长14.8%;第三产业增加值2763.2亿元,增长12.5%。在第三产业中,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增长10.7%,房地产业增长4.5%,其他服务业增长13.7%。人均GDP在上年突破万元的基础上,达到13017元,比上年增长12.2%,增速是1997年以来最高水平。

河北省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价格上涨的结构性特征明显。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4.3%。其中,城市上涨3.7%,农村上涨4.8%。食品类涨价是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的主要因素,同比上涨10.7%,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3.4个百分点。受部分生产资料价格大幅上涨的影响,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11.6%,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8.4%。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6.7%。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10.1%,农、林、牧、渔产品价格呈现全面上涨态势,分别上涨7.1%、12.3%、12.1%和27.0%。

表1  2004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

指标 全 省

城市 农村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 4.3 3.7 4.8

食品 10.7 10.0 11.6

粮食 23.7 23.2 24.2

肉禽及其制品 15.9 16.4 15.2

蛋类 24.9 24.0 26.0

水产品 14.1 15.2 12.1

鲜菜 93.7 93.0 95.0

烟酒及用品 0.7 2.3 -0.5

衣着 -3.2 -3.4 -2.9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2.6 -2.9 -2.1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 2.2 1.0 3.2

交通和通讯 -1.4 -1.8 -1.1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2.4 0.8 3.9

居住 5.9 5.7 6.1

服务项目 3.5 2.3 4.7

就业工作取得新进展。就业人数增加。年末全省就业人员3515.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5.4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847.1万人,增加25万人。全年有22.1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比上年末增加0.1个百分点。

宏观调控取得明显成效。从实际出发,坚持积极有为的工作方针,认真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措施,注重把握宏观调控力度,经济运行中不稳定、不健康因素得到有效抑制,薄弱环节得到加强,国民经济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粮食总产量扭转了连续5年减产的局面。农民收入迈上3000元台阶,实现近7年来首次两位数增长。按照国家宏观调控的重点,坚持“有保有压”,积极支持符合国家政策、有市场有效益的重点项目,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稳步回落,由一季度的48.8%回落到全年的28.8%。尤其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点钢铁行业,年初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控制,全年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增长18.6%,增速比一季度回落155.5个百分点。土地市场治理整顿取得成效,金融信贷保持平稳。

改革步伐不断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深入推进,加快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大力发展股份制和混合所有制经济,国有股减持取得突破,国有经济布局继续调整。国有经济比重降低、活力增强。截止2004年底,纯国有工业企业个数由上年的1508家减少到1204家;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实现利润204.6亿元,比上年增长29.5%。财政、金融、投资、行政管理体制等各项改革扎实推进。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发展,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积极营造有利于公平竞争的环境,民营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5.6%;实缴税金324.2亿元,增长44.2%;民营企业出口创汇38.5亿美元,增长94.9%。

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增强。深入实施城市化战略,促进了城乡共同发展,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积极推进“一线两厢”战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形成了“一线”领跑、“两翼”齐飞的局面。坚持以人为本,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得到加强。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偏弱,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基础还不稳固,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投资和消费比例不够协调,就业和再就业压力较大,资源、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矛盾突出。

二、农业

农业实现丰产丰收。种植业出现新变化。粮食播种面积9005.1万亩,比上年增长1.0%,总产量达2480.1万吨,比上年增长3.9%,扭转了连续5年减产的局面;棉花播种面积1003.7万亩,增长15.1%,总产量66.5万吨,增长27.5%,是历史第三高产年;油料播种面积875.4万亩,下降8.0%,总产量154.3万吨,下降5.4%;蔬菜播种面积1623.3万亩,增长1.3%,总产量6187.5万吨,增长4.8%。畜牧业较快增长。肉类、禽蛋和牛奶产量分别达到540.1万吨、432.9万吨和266.5万吨,分别增长6.7%、4.3%和34.6%。林业、渔业保持较好发展势头。全年完成造林面积621万亩,其中人工造林面积570万亩;水产品产量92.8万吨,增长7.6%。

表2 主要农产品产量

指标

单位 产量 比上年增长(%)

粮食 万吨 2480.1 3.9

油料 万吨 154.3 -5.4

其中:花生 万吨 137.9 -7.0

棉花 万吨 66.5 27.5

蔬菜 万吨 6187.5 4.8

鲜果 万吨 1346.3 6.0

其中:园林水果 万吨 877.0 10.0

肉类 万吨 540.1 6.7

其中:猪牛羊肉 万吨 431.1 7.3

禽蛋 万吨 432.9 4.3

牛奶 万吨 266.5 34.6

水产品产量 万吨 92.8 7.6

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成效。种植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粮食播种面积增加。畜牧、蔬菜、果品三大支柱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达67.7%,对农业生产增长的贡献率达70.1%。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产业化经营率达到45.6%,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