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国际先进 项 224 192 206 241 218 国内领先 项 583 514 519 554 587 国内先进 项 278 165 150 143 121 综合技术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全省共有产品质量、体系认证机构3个,累计完成对1000个企业的产品认证。共有法定计量技术机构150个,全年强制检定计量器具177万台件。全省共有天气雷达观测站点11个,卫星云图接收站点16个。有地震台站28个,地震遥测台网40个。有4个海洋观测、监测站点。测绘部门审核地图50件。全省省级地质环境监测站12个,成功预报地质灾害17起。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年末全省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29个,文化馆97个,公共图书馆148个,博物馆44个,档案馆205个。广播电台12座,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30座;电视台12座,一千瓦以上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42座。有线电视用户419.1万户。电视剧产量15部。出版全国性和省级报纸5.2亿份,各类杂志4539.7万册,图书1.9亿册。 表11 2000年以来广播电视及出版物情况 指标 单位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广播人口覆盖率 % 97.9 98.4 98.4 98.4 98.4 电视人口覆盖率 % 97.4 98.1 98.1 98.3 98.4 杂志出版量 万册 5200 5000 5900 4600 4540 图书出版量 亿册 3.1 2.8 3.0 2.5 1.9 报纸出版量 亿份 9.0 9.2 10.6 5.7 5.2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得到加强,80%以上的疾控建设项目已经完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取得良好效果,有效防止了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发生。年末全省共有卫生机构4556个,其中医院、卫生院4025个;卫生技术人员19.2万人,其中医生8.4万人,护师、护士4.8万人;床位16.2万张,其中医院、卫生院15.3万张。拥有卫生防疫、防治机构206个,卫生技术人员1.0万人;妇幼卫生机构186个,卫生技术人员1.0万人;乡镇卫生院1966个,床位4.0万张,卫生技术人员4.4万人。农村有医疗点的村数占总村数的95%,乡村医生和卫生员6.3万人。 体育事业成绩喜人。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发展,竞技体育取得新成绩,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我省运动健儿获金牌46枚,银牌41枚,铜牌50枚。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省总人口达到6808.75万人。其中男性3479.61万人,女性3329.14万人。低生育水平得到巩固。全年出生人口81.33万人,出生率为11.98‰;死亡人口42.02万人,死亡率为6.19‰;净增人口39.31万人,自然增长率为5.79‰,比上年提高0.63个千分点。 表12 人口主要构成情况 指标 年末数(万人) 比重(%) 年末总人口 6808.8 —— 其中:男性 3479.61 51.1 女性 3329.14 48.9 其中:0-14岁 1188.13 17.45 15-64岁 5076.60 74.56 65岁及以上 544.02 7.99
城乡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951.3元,比上年增长9.8%。在国家扶农政策、农产品价格上涨及粮食增产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农民人均纯收入迈上3000元台阶,达3171.1元,比上年增加318元,增加额是1997年以来最多的一年;增速达11.1%,为近7年来首次实现两位数增长,也是近6年来首次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速。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7.0%,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增长14.7%。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6.8%和42.5%,比上年分别提高1.6和2.6个百分点。 表13 城乡居民生活改善情况 指标 单位 绝对量 比上年增长(%) 城镇居民家庭 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 7951.3 9.8 人均消费性支出 元 5819.2 7.0 人均住房使用面积 平方米 19.3 2.3 农村居民家庭 农民人均纯收入 元 3171.1 11.1 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元 1834.9 14.7 人均住房使用面积 平方米 26.1 2.1 社会保障工作不断加强。年末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472.5万人,比上年增加89.3万人。其中参保职工363.6万人,参保退休108.9万人。参加失业保险的职工达479万人,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683万人,其中参保职工达511.1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达171.9万人。企业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达到100%。全省81万人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社会福利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省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位达6.0万张,收养各类人员4.1万人。城镇建立社区服务设施达1.0万个,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250个。全年筹集社会福利资金2.8亿元,直接接收社会捐赠款0.16亿元。 十二、资源和环境 城耕地总资源继续减少。年末实有耕地总资源6441.5千公顷,比上年减少45.0千公顷。其中常用耕地面积6000.6千公顷,增长0.2%,呈现恢复性增长。建设占用耕地6781公顷,生态退耕43581公顷,分别减少2273公顷和139151公顷。 城市环境保护工作有所加强。监测的11个省辖市建成区中,有1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有7个城市达到三级标准。建成环境噪声达标区88个,达标面积994.7平方公里。全省建成烟尘控制区137个,面积达1509.5平方公里。 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加大。全省自然保护区达25个,总面积46.3万公顷;建成生态示范区5个。生态环境保护得到加强。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京津风沙源治理和退耕还林等工程建设进展良好。 注:1、本公报2004年部分数据为快报数。 2、公报中全省生产总值、人均GDP、各产业增加值绝对值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