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十一、人口和环境保护 人口保持低速增长。积极推进计划生育综合改革,低生育水平得到巩固,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年末全省总人口为6769.4万人;全年出生人口77.2万人,出生率为11.4‰;死亡人口42.3万人,死亡率为6.3‰;净增人口34.8万人,自然增长率为5.16‰,比上年下降0.12个千分点。 环境保护工作力度加大。年末全省环境保护系统实有1.1万人,各级环境监测站112个,环境监测人员1768人。生态环境保护得到加强。全省自然保护区达24个,总面积35.0万公顷;建成生态示范区26个,面积371.7万公顷。全年完成环境污染限期治理项目966个,总投资15.6亿元。 环境质量改善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稳步削减,重点流域、区域污染加剧的趋势得到初步控制。城市空气质量不断改善。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封山育林、水土保持等工程建设成效显著,治理水土流失取得新进展。 十二、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乡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7000元,达到7239.1元,比上年增长8.4%;农民人均纯收入2853元,增长6.3%,是1998年以来的最高增幅。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5.2%和39.9%。 社会保障工作取得新进展。年末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83.2万人。其中职工298.4万人,离退休84.8万人。参加失业保险的职工达484.2万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职工达501.9万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离退休人员达163.5万人,企业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达到100%。全省81.8万人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社会福利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省各类社会福利院床位达5.7万张,收养各类人员4.0万人。城镇建立社区服务设施达1万个,社区服务中心293个。全年筹集社会福利资金2.1亿元,直接接收社会捐赠款0.8亿元。 注: 1、按照国家统计局规定,“地区GDP”的中文名称改为“地区生产总值”(××省生产总值),简称为“××省GDP”。原来的“全省国内生产总值”改为“全省生产总值”。 2、本公报2003年部分数据为快报数,全省生产总值为初步核算数。 3、公报中全省生产总值、人均GDP、各产业增加值绝对值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4、规模以上工业为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口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