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09-12-30 河北省统计局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运行平稳。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刺激消费的政策,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增强了消费信心,促进了消费需求的稳定增长和市场的繁荣活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778.2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城市市场增速快于农村,分别实现零售额837.2亿元和941亿元,分别增长11.7%和8.9%。个体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发展,实现零售额898.6亿元,增长10.7%;股份制和股份合作企业发展迅速,零售额分别增长80.8%和64.8%;国有企业零售额下降0.7%;集体企业零售额增长3.7%。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240亿元,增长10.6%;餐饮业零售额189.1亿元,增长16.3%;制造业零售额151.7亿元,增长8.1%;农业生产者零售额153.1亿元,增长4.2%;其他行业零售额44.3亿元,增长3.5%。

市场建设步伐加快。新的市场格局正在逐渐形成,大商场、大市场的主导作用日趋增强。仓储式商店、连锁店、超级市场等新的经营业态蓬勃发展,活力进一步显现。年末全省商品交易市场达4814个,其中成交额超亿元的市场252个。商品市场成交活跃,全年市场成交额2284.6亿元,比上年增长7.4%。

六、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继续扩大。努力克服世界经济增长减缓的影响,全年进出口总额完成57.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9.6%。其中进口总额17.8亿美元,增长16.6%;出口总额39.6亿美元,增长6.7%;一般贸易出口33.5亿美元,增长10.8%,工业制成品出口26.8亿美元,增长3.5%,机电产品出口6.1亿美元,增长8.1%。加大出口市场开拓力度,对亚洲、欧洲、北美洲三大主要市场出口分别增长2.1%、18.9%和2.6%,对非洲和拉丁美洲出口分别增长18.0%和20.1%。出口主体多元化进一步发展,三资企业、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出口分别增长12.9%、9.4%和1.5倍。

利用内外资保持一定规模。全省实际利用内外资总额276.3亿元,增长1.9%。其中,利用内资198.9亿元,增长27.6%;实际利用外资9.4亿美元,下降32.9%。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额增长37.7%。技术和人才引进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全年引进省外技术3520项,增长0.7%;引进人才2.9万人,增长13.5%。开发区辐射带动作用增强。全年开发区引进外资3.2亿美元,增长6.7%,占全省利用外资的比重提高了12.5个百分点。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发展较快。全年新签对外承包和劳务合作合同金额2.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1.3%;完成营业额1.3亿美元,增长41.4%。

七、交通、邮电业和旅游

交通运输业发展加快。全省公路通车里程达到6.26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563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5.9%和5.6%。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周转量2760.7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8.7%。其中,铁路1613亿吨公里,增长9.4%;公路608亿吨公里,增长9.5%。旅客周转量完成849.3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8.5%。其中,铁路402.6亿人公里,增长6.7%;公路445.3亿人公里,增长9.8%。石家庄民航机场航线达23条,年运送旅客10.7万人次。港口货物吞吐量12558万吨,比上年上升16.6%。

邮电通信业发展迅速。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67亿元(2000年不变价),比上年增长38.4%。年末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998万门,增长12.9%。移动电话用户540.4万户,增长50.4%;住宅电话用户796万户,增长40.4%。全省电话普及率为22.2部/百人。农村95.5%的行政村通了电话。计算机互联网用户128万户,增长2倍。

旅游业发展步伐加快。春节、“五一”和“十一”黄金周假日经济等因素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全年接待国际游客43.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8.5%,旅游外汇收入1.5亿美元,增长13.1%;接待国内游客5315.9万人次,增长9.4%,创收234.4亿元,增长16.3%。旅游业总收入246.6亿元,增长16%。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稳定增长。通过继续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有力地支持了经济发展。全部财政收入完成448.7亿元,比上年增长12.9%。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83.8亿元,增长14.1%。财政支出510.6亿元,增长22.9%。

金融形势基本稳定。认真贯彻稳健的货币政策,金融继续发挥对经济的支撑作用。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124.5亿元,比年初增加600.2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4364.2亿元,比年初增加409.6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4540.5亿元,比年初增加403.5亿元。现金收支相抵净投放货币99.1亿元。

保险事业发展较快。保费收入76.4亿元,增长33.7%。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4.4亿元,增长9.2%;寿险保费收入48.4亿元,增长51.5%;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收入3.6亿元,增长25.6%。赔付金额26.8亿元,增长22.8%。其中,财产险赔款金额13亿元,增长7.9%;寿险赔付金额11.9亿元,增长41.6%;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赔付1.9亿元,增长39%。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队伍不断扩大。年末全省从事科技活动人员10.9万人,比上年增长2.3%,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7.1万人,比上年增长0.3%。科学研究开发机构1240个。

科技经费投入增加。全省用于科技活动的经费支出为53.9亿元,比上年增长5.1%,其中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25.6亿元,增长6.8%。

科技事业取得新成果,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全年共取得省级登记的科技成果942项,其中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科技成果24项,国际先进水平的192项,国内领先的514项,国内先进的165项。受理专利申请4693件,比上年增长22%;授权专利2790件。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1886份,技术合同成交金额4.7亿元。

教育事业发展加快。年末全省普通高等学校67所,在校生35.1万人,比上年增长38.8%;科研单位和普通高校在学研究生6603人,增长54.9%。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现代远程教育有了新发展,“民办公助”二级学院试点初见成效。普通中等专业学校111所,招生6.1万人,在校生22.7万人;成人高校16所,招生9.9万人,在校生22.8万人,比上年增加7.3万人;农、职业中学在校学生42.9万人,增加1.3万人;技工学校在校生5.2万人。“普九”成果进一步巩固扩大。普通中学在校生501.8万人,小学在校生747.6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5%。幼儿园在园幼儿74.3万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较快发展。年末全省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40个,文化馆166个,公共图书馆148个,博物馆43个,档案馆208个。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30座,广播人口覆盖率98.4%。一千瓦以上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41座,电视人口覆盖率98.1%。电视剧产量9部,生产故事片1部。各类电影放映单位231个。全年出版省级、地市级和县级报纸9.2亿份,各类杂志5000万册,图书2.8亿册。精神文化产品生产取得了可喜成果,艺术专业领域共获得国家级和国际奖项40余项,成功举办了第八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