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年末全省共有卫生机构5281个,专业卫生技术人员20.4万人,床位17.3万张。拥有县级以上医院773个,卫生防疫、防治机构223个,妇幼卫生机构161个,乡镇卫生院2967个。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我省运动健儿在洲际以上重大比赛中获奖牌41枚,其中金牌25枚,有1人超2项世界纪录。在第九届全运会上获金牌12枚、银牌10.5枚、铜牌10.5枚。奖牌总数和总分数分别居全国第11位和第8位,比上届提高5位和1位。群众体育运动蓬勃发展,全民健身活动推向新阶段。 十一、人口和环境保护 人口总量得到有效控制。计划生育政策取得明显成效,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低生育水平得到巩固。年末全省总人口为6699.1万人,比上年增加33.3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1.16‰,自然增长率为4.98‰,分别比上年下降0.14个千分点和0.11个千分点。在总人口中,农业人口达5336.5万人,占79.7%;非农业人口为1362.6万人,占20.3%。男性人口为3409.9万人,占50.9%;女性人口为3289.3万人,占49.1%。 环境保护事业加快发展。年末全省环境保护系统共有1.04万人,各级环境监测站89个,环境监测人员2114人。自然保护工作得到加强。全省自然保护区达15个,总面积16.3万公顷;建成生态示范区12个,面积268.2万公顷。全年完成环境污染限期治理项目1562个,总投资3.7亿元。 城市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和环京津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明显。全省城市中共建成148个烟尘控制区,面积达1382.9平方公里;建成75个环境噪声达标区,面积达931.4平方公里。 十二、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落实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增资政策,加强城乡低收入居民生活保障工作,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84.8元,比上年增长5.7%;农民人均纯收入2603.6元,增长5%。城乡居民住房条件继续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15.8平方米,农民人均居住面积达24.1平方米,分别比上年增加0.3平方米和1.2平方米。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稳步推进。社会保障机制日益完善,两个“确保”基本落实。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基本实现了按时足额发放,全省18.8万人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513.2万职工参加了失业保险;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职工达496万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离退休人员达145.7万人,企业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达到99.6%。医疗卫生和药品流通体制改革全面启动,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框架初步建立。建立农村社会保障网络的乡镇比重达到52.4%。 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年末全省各类社会福利院床位达5万张,收养3.4万人。城镇建立社区服务设施达1.04万个,社区服务中心269个。 注:公报中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值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