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2)
建筑业继续稳步发展。2006年,全区建筑企业实现增加值6.03亿元,可比增长21.9%。完成建筑业总产值42.66亿元,同比增长23.4%,完成施工面积331.05万平方米;竣工面积63.27万平方米。 三、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实现快速增长。2006年,天津开发区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25.9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1.6%。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87.31亿元,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19.60亿元,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6.99亿元,住宿和餐饮业实现增加值3.46亿元。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持续增长。2006年,天津开发区交通运输业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共完成货运量1757万吨,同比增长23.2%,货物周转量21.72亿吨公里;旅客发送量3390.96万人次,同比增长14.7%,其中津滨轻轨全年共运送旅客882.96万人次,增长30.5%。2006年末,全区共有客货营运车辆2680部,其中货运车辆2300部。邮电业保持快速发展。2006年,全区完成邮政业务总量2770万元,发送信函116万件,其中国际特快专递6.4万件。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快速发展。2006年,全区电信业务总量完成8.38亿元,增长63.7%,其中完成数据业务量2.09亿元。固定电话长途电话通话时长0.83亿分钟,其中国际通话时长0.20亿分钟,IP电话通话时长0.23亿分钟。年末程控电话装机容量19.16万门,固定电话用户9.02万户,其中住宅电话3.03万户。 批发和零售业持续发展。2006年,开发区企业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8.28亿元,同比增长2.8%。全年实现商品购进总额443.30亿元,同比增长15.3%;商品销售总额444.44亿元,同比增长14.5%,其中,金属材料类商品销售额102.12亿元,同比增长4.9%;汽车类商品销售额62.77亿元,同比增长11.2%;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销售额40.93亿元,同比增长40.4%。 住宿和餐饮业规模不断扩大。2006年,天津开发区又有多家住宿、餐饮新设施开业。全年开发区各宾馆实际住宿人次数共计51.04万人次,同比增长51.0%,其中境外旅客17.23万人次,同比增长98.2%;营业收入4.52亿元,同比增长18.9%。餐饮业实现营业收入2.83亿元,同比增长6.9%。 金融业结构取得新突破。2006年,天津开发区相继引进了渤海银行滨海分行和天津市商业银行开发区分行两家一级分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等全国股份制银行纷纷在我区设立营业机构,开发区金融业结构得到显著提升。2006年末,全区共有各类金融机构53家,其中银行类机构24家,银行营业网点101个,各类保险机构11家。上市公司5家,其中境外上市公司1家。 金融业规模进一步壮大。2006年末,天津开发区各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582.09亿元,其中企业存款444.95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119.91亿元,外币存款余额5.54亿美元。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611.51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349.96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200.33亿元,外币贷款余额3.95亿美元。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537.13亿元,现金支出556.07亿元,收支相抵现金净投放18.94亿元。保险业稳步增长,全年各险种承保额1815.38亿元,其中财产险承保额1776.27亿元,人身险承保额39.11亿元,全年保费收入3.77亿元,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3.65亿元,人身险保费收入0.11亿元。全年保险赔款1.48亿元,其中财产险赔款1.42亿元。各类证券成交额1941.70亿元,其中股票交易额1584.25亿元。 会展业继续快速发展。2006年,全区共举办展会15次,比上年增加6次,展览总面积15.8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5.29万平方米,累计吸引35.50万人次,比上年增加1.63万人次。 四、投资促进 天津开发区秉承“投资者是帝王”、“让投资者赢得利润”的理念,紧紧抓住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历史性机遇,不断拓展招商渠道,创新招商模式,加大招商力度,利用外资的规模不断扩大。 利用外资规模再创历史新高。2006年,天津开发区新批外商及港澳台投资项目232家,办理增资项目252家,项目投资总额(含增资)51.2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0.1%,合同外资金额32.51亿美元,增长25.3%,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6.00亿美元,增长24.5%。全年登记注册内资企业883家,注册资本36.71亿元,其中注册私营企业723家,注册资本17.89亿元。 外资项目规模和质量同步提升。全年新批外商及港澳台项目投资规模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有118家,新批项目平均规模1373.54万美元;新批跨国公司项目95家;新批《财富》全球500强项目6家。奥的斯电梯、大陆汽车系统、川崎机器人、比亚迪电子、嘉吉食品等企业的引进,促进支柱产业群的进一步完善。此外,全年外商及港澳台项目增资总额达到19.34亿美元,其中合同外资金额12.43亿美元,平均增资规模767.40万美元。增资额超过1000万美元的项目有15家,包括飞思卡尔、三星通信、诺和诺德、罗姆半导体、三星光电子、津亚电子、电装电子、英保达等优势产业项目,为全区经济的发展注入新动力。 现代服务业招商顺利推进。2006年,天津开发区新批药明康德、瑞博强芯、渣打银行运营中心、摩托罗拉全球会计服务中心等服务外包项目,引进了天津港财务公司等金融项目,引进了滨海中日能源等中介服务企业,为开发区现代服务业规模壮大和业务范围的扩展积累了丰富的资源。 2006年末,全区累计批准来自74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4299家,项目投资额341.63亿美元,合同外资金额261.35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50亿美元,项目平均投资规模794.68万美元。其中投资规模超过1000万美元的项目有546家,投资规模超过1亿美元的项目有23家。2006年《财富》全球500强企业中,共有来自境外10个国家和地区的59个跨国公司在天津开发区投资,投资企业达129家。一大批国际著名跨国公司,如美国摩托罗拉、IBM、可口可乐、百事可乐、柯达保丽光、哈里伯顿、霍尼韦尔、联合技术、菲利普莫里斯、约翰•迪尔、欧文斯科宁,日本丰田汽车、丰田通商、雅马哈、矢崎、三洋电机、松下电器、电装、京瓷、出光兴产、伊藤忠商事、丸红商事、住友商事、佳能、三菱商事、三菱电机、三井物产、日商岩井、爱信、积水、日本邮船、大荣、川崎,韩国三星、现代、乐喜金星国际、浦项制铁,德国大众、大陆,瑞士雀巢,法国阿尔卡特、施耐德、雅高、拉法基,英国葛兰素史克、BOC,荷兰阿克苏诺贝尔,丹麦诺和诺德、维斯塔斯,台湾鸿海、顶新、英业达等已经成为天津开发区的投资主体。2006年末,全区共有内资企业9892家,注册资本512.89亿元,其中私营公司7717家,注册资本总额248.45亿元,注册资本在1000万元以上的内资企业达1152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