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4)
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2005年,天津开发区有21个项目列入国家各部委科技计划,共得到国家经费支持6190万元。全区为48个国家和天津市重点科技项目提供配套资金1536万元。全年有20家企业列入天津市重点专利企业,3种产品入选天津市重点扶持专利产品。全年专利申请量340件,其中发明专利120件。截至2005年,全区企业共拥有专利1230件,其中发明专利434件,内资企业拥有专利898件。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顺利。2005年,泰达华生生物园被认定为天津市首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全区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0家,认定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器2家,新确认先进技术企业6家。截至2005年,天津开发区共有国家级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和集成电路生产企业4家。全年技术交易总额6946.18万元,技术合同登记97份,科技成果鉴定登记完成12项。 信息化建设快速推进。2005年,天津开发区成功开通数字电视,完成数字电视用户改造1.28万户。电子政务迅速发展,政府政务网站和各专业网站在招商引资、政务公开、区域管理中发挥了积极作用。2005年,天津开发区政府门户网、企业在线、投资网、人才热线等政府服务网站全年累计访问量达1592.83万人次,国际手机采购网、贸促网等电子商务网站全年点击量306.60万人次;呼叫中心全年共接听电话3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4.8%,成为各职能部门服务企业和居民的重要联系渠道。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稳步增长。2005年末,天津开发区光纤长度3.05万芯•公里,比上年增长23.9%,通信管道3460孔•公里,城域互联网出口带宽40.62G,城域网主干速率达43G,接入宽带家庭1.17万户,接入宽带的企业3270家。 八、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取得全面进步。2005年,天津开发区启动了第二中小学建设。通过整合和改革,区域教育资源的规模和层次得到提升,教育管理的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2005年末,天津开发区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0所,其中民办学校3所;在校学生2.06万人,比上年增长17.1%,其中外籍学生628人;教师1202人,其中外籍教师112人;教育培训机构7所,幼儿园7所。2005年,开发区居民及流动人口子女九年制义务教育入学率100%,高中阶段入学率97%。全年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在各学科竞赛中共获国家级奖项57项,市级奖项428项。 卫生服务体系继续完善。2005年,天津开发区泰达医院异地重建工程正加快实施,成立了“泰达急救中心”。全区医疗废物集中收集处理率100%。2005年末,全区共有综合性医院1所、专科医院1所、社会办医机构11所、企业保健站45家,各类卫生技术人员750人,其中拥有高级职称的卫生技术人员45人,病床760张。全年诊疗14.8万人次。 群众文化体育活动日渐丰富。2005年,泰达电视台播出国内外节目93套,全年制作各类专题、新闻类节目345期,平均每日播出自办节目11小时30分钟,其中自制节目1小时15分钟。北方经济时报全年出版报纸147期。2005年末,泰达图书馆馆藏图书25万册,比上年增加2.15万册,其中电子出版物10万册,全年累计接待读者63万人次。开发区第二体育场建成使用。区域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成功举办开发区第三届社区文化艺术节,组织泰达爱乐乐团演出3场高水准交响音乐会,其他文体活动纷纷开展。 社区建设积极推进。2005年,天津开发区第一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完成,社区服务体系和功能不断完善。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蓬勃展开。2005年末,全区共成立了12个社区,组建了6个社区居委会。已建立12个社区志愿者服务站和35支社区志愿团体,全年组织志愿活动800次,参与者达1.32万人次,志愿服务时间超过5.95万小时。 九、人口及劳动 2005年末,天津开发区共有常住人口10.50万人。户籍人口2.65万人,比上年增加0.47万人,增长21.6%。全年人口出生率为2.59‰,人口死亡率为0.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3‰。 2005年末,全区共有从业人员28.83万人,比上年增加3.02万人,增长11.7%。其中东区从业人员14.89万人,增长14.6%;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从业人员20.13万人,增长12.0%。全年全区从业人员劳动报酬65.61亿元,增长25.2%,其中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47.54亿元,增长18.5%。全区从业人员人均月劳动报酬2052元。 人力资源保障能力不断提升。2005年,天津开发区全年引进高级人才54名,其中院士6名,博士后30名。2005年末,全区累计引进高级人才388名,院士20名,现有在站博士后46名。全区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就业人口4.2万人,中级及以上就业人口2.1万人。全区拥有人力资源服务机构6个,其中民营机构4个。2005年,天津开发区积极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全年共举办人才劳务市场31场,共吸引6800多家企业、11.5万人次参加,提供就业岗位6.70万个。2005年,天津开发区新增就业岗位2.09万个,安置下岗失业人员9648名,其中“4050”人员900名,支出再就业专项资金95万元,培训技师120人,高级工800人,中级工1700人,初级工6217人。2005年末,全区共有职业介绍机构9个。 劳动保障水平得到加强。2005年,天津开发区劳动争议仲裁立案345件,结案251件。劳动合同鉴证企业2227家。全年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比上年下降25%和66%。 社会保障事业稳步推进。截至2005年,天津开发区投保单位数达到2978家,全年养老保险征缴人数为17.38万人,比上年增长17.8%;实现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及子女医疗五个险种社会保险征缴14.00亿元,其中基本养老保险缴费额为8.93亿元,医疗保险缴费额为3.32亿元。全年发放医疗保险1.58亿元,发放养老保险0.52亿元,共向2703名离退休人员发放了养老金。 十、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 区域环境质量保持良好。2005年,天津开发区建成2#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全年环境空气质量达到或好于国家二级空气质量标准的天数为293天,达标率为86.1 %,主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区域环境噪声为53分贝,交通噪声平均值为65.9分贝,比上年下降0.9分贝。2005年,开发区污水水质保持平稳,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达标率为93.6 %。重点水污染源在线监控率达95.7%,烟气在线监测率达100 %,水质在线监测率达52%。 生态环境建设顺利推进。2005年10月,经国务院同意,天津开发区被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批准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单位,筹建了泰达循环经济促进中心。积极开展“中欧环境管理合作计划”试点项目,并通过欧盟委员会对该项目的评审、验收。不断完善生态工业链,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推进生态工业园建设。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推广工作稳步推进,2005年末,全区已有48家企业通过ISO14001认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