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4)
科技创新能力继续提高,科技创新活动活跃。2004年,天津开发区有55个项目进入国家和天津市科技创新计划,共得到国家和天津市经费支持额度2.3亿元,项目数量和经费总额均创历年最高。其中有2个项目列入国家863计划,26个项目列入天津市2004年科技发展计划,14个项目列入天津市2004技术创新项目,2个项目获得天津市科技进步奖。全年共有7个项目获科技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资助,资助总额度达到530万元,是开发区获得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资助最多的一年。 高新技术产业化进展顺利。2004年,天津开发区有9个项目列入国家发改委重大高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项目总投资达到10.6亿元。11个项目列入天津市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项目总投资约26亿元人民币。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6家。全年技术交易总额0.4亿元,技术合同登记46项,科技成果鉴定登记完成13项,申报专利152项。以在国内首次完成90纳米集成电路设计、生物芯片研发进入临床试验、电动汽车进入商业试运行为标志,天津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化取得显著成效,已经成为天津市乃至全国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信息化建设跃上新水平。2004年,天津市电子政务专网滨海新区核心节点落户天津开发区;有线电视网数字化光纤化改造工程基本完成,实现光纤到居民楼。推出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促进区内企业提高管理信息化水平。开发区海关积极推进口岸信息平台建设,口岸通关速度明显加快,有效地提高了天津开发区通关效率。年内,天津开发区政府门户网、企业在线、投资网、人才热线、贸促网等政府服务网群全年累计访问量达972万人次,国际手机采购网全年点击量520万人次;呼叫中心全年共接听电话23万人次。2004年末,天津开发区光纤长度24600芯•公里,通信电缆2668孔•公里,城域网主干速率达36.72G,城域互联网出口带宽35.62 G,接入宽带家庭6200户。 八、社会事业 教育体系进一步完善,教育规模大幅提高,教学水平继续提升。2004年,天津科技大学泰达校区正式启用,北大青鸟软件学院和天津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积极筹建,天津开发区基本形成了类型完备,功能齐全的现代教育体系架构和规模。2004年末,天津开发区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1所,其中民办学校3所,在校学生17581人,其中外籍学生546人,教师1177人,其中外籍教师116人;教育培训机构8所,幼儿园5所。2004年,开发区居民及流动人口子女九年制义务教育入学率100%,高中阶段入学率97%。全年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在各学科竞赛中共获国家级奖项7项,市级奖项11项。 卫生事业取得新进展,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形成。2004年,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运行顺利,天津市急救中心泰达分中心开始运行,与塘沽区合作建设的滨海中心血站已经启用,天津医科大学滨海中心医院正积极筹建。全区医疗废物集中收集处理率100%。2004年末,全区共有综合性医院1所、专科医院1所、社会办医机构6所、企业保健站42家,各类卫生技术人员476人,其中拥有高级职称的卫生技术人员77人,病床700张。 文化、体育事业迈上新水平。2004年,泰达电视台播出国内外节目45套,全年制作各类专题、新闻类节目320期,平均每日播出自办节目8小时,其中自制节目1小时27分钟。2004年末,泰达图书馆馆藏图书22.8万册,全年累计接待读者50万人次。围绕建区二十周年,天津开发区举办了系列文化活动。定期开展的专业性、群众性的文体活动,使得区域文化生活日渐丰富。2004年,泰达足球场启用并举办了世界杯足球赛亚洲区预选赛中国队对马来西亚队比赛、2004年中超联赛开幕式等多场国际、国内赛事和大型文艺演出。成功承办了“泰达杯”中日韩世界围棋超级冠军争霸赛。 社区建设取得新进展,方便、舒适、和谐的新型社区初步形成。2004年,天津开发区新建3个外来务工社区,1个学院社区工作部。2004年末,全区共成立11个社区,组建了6个居委会。社区服务体系和功能进一步完善。社区安全综合管理体系进一步深化;各社区公共设施陆续启用,成立了区内首家民办社区活动中心;电子社区建设积极推进,社区居委会全部实现网上办公。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蓬勃展开,组建了由区内外籍人士组成并面向住区外籍人员开展各项志愿服务的华纳国际义工团。2004年末,天津开发区已建立9个社区志愿者服务站和23支社区志愿团体,全年组织志愿活动220次,参与者达6952人次,志愿服务时间超过45000小时。 九、人口及劳动情况 2004年末,天津开发区共有常住人口10.37万人,比上年增加2.05万人,增长24.6%。户籍人口2.18万人,比上年增加0.35万人,增长19.1%。全年人口出生率为2.1‰,人口死亡率为0.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9‰。 2004年末,全区共有从业人员25.81万人,比上年增加2.61万人,增长11.3%,其中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从业人员17.97万人。全年全区从业人员劳动报酬52.40亿元,其中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从业人员40.55亿元。从业人员人均月劳动报酬1812元。 人才引进与人才培养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年引进高级人才45名,其中院士3名,博士后14名。2004年末,天津开发区累计引进高级人才334名,院士13名,现有在站博士后40名。成功举办了“2004天津市职业技能系列大赛暨第二届泰达杯职业技能大赛”。全年在职职工技能类取证培训6285人次,应届毕业生取证类培训800人次,技能培训鉴定3593人次,其他社会化机构培训2732人次。 积极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2004年,天津开发区共举办全市性人才市场6次,区域性人才劳务市场16次。建立“天津市青年职业见习基地”11家,开发外埠劳务基地6家。新建再就业基地3个,社区就业组织1个,为失业下岗人员提供就业岗位6973个。2004年末,全区共有职业介绍机构9个。 社会保障事业稳步推进。2004年末,天津开发区投保单位数达到2493家,全年养老保险征缴人数为14.75万人,比上年增加2.47万人。实现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及子女医疗五个险种社会保险征缴10.91亿元,其中基本养老保险缴费额为6.92亿元。全年共向2242名离退休人员发放了养老金。 十、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 环境保护工作继续深入,环境指标保持优良。2004年,天津开发区环境空气质量达到或好于国家二级空气质量标准的天数为302天,达标率为85.6 %,主要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值比上年下降9.4%。区域环境噪声为52.9分贝,交通噪声平均值为66.8分贝,均达到国家《区域环境噪声标准》要求。2004年末,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达标率为94.9 %,达到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二级要求。对重点污染源实施在线监测,重点水污染源在线监控率达95.7%,烟气在线监测率达100 %,水质在线监测率达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