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2)

2009-12-30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统计

利用外资规模快速增长,2003年,天津开发区共新批外商及港澳台投资项目161家,办理增资项目82家,项目投资总额(含增资)22.91亿美元,合同外资金额(新口径)12.7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8.7%,实际使用外资金额(新口径)6.3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4.3%。吸引内资力度继续加强,全年全区共登记注册各类内资企业1162家,注册资本总额31.63亿元,增长59.4%,其中私营公司969家,注册资本总额16.91亿元,增长37.5%。

2003年,天津开发区招商引资的主要特点是:

1、项目质量进一步提高,跨国公司投资项目明显增加。全年新批外商项目投资规模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50家,比上年增加16家。新批跨国公司项目35家,比上年增加11家,《财富》全球500强项目9家,比上年增加6家。荷兰阿克苏诺贝尔涂料、日本松下汽车电子、出光润滑油、京瓷太阳能电池、津菱(天津)物流等一批跨国公司项目相继落户,天津开发区主导产业规模进一步壮大。

2、配套项目招商效果显著,产业配套链更加完善。2003年,香港万顺昌、台湾敏信汽配、日本英泰饰件、爱信变速箱、虹冈铸钢、韩国平和汽配、韩独布莱史塔粉末等一批项目相继落户,天津开发区汽车产业配套链逐步形成。韩国大德电子、可立新、新加坡赫比模具、台湾佳兴材料等一批企业的设立,进一步加强了天津开发区电子行业配套能力。

3、外资企业增资势头不减。全年共办理增资项目82家,项目投资总额11.69亿美元,合同外资金额5.69亿美元,分别占全年全区项目投资总额、合同外资金额的51.0%、44.7%,其中全年增资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27家。丰田汽车、罗姆华科电子、格林柯尔、通用半导体、永富关西涂料、斯坦雷电气、先进信息产品等企业纷纷增资,显示企业对开发区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4、内资项目促进工作继续加强。2003年登记注册内资企业注册资本超过1000万元的900家,比上年增加58家。工业项目质量明显提高,安徽星马汽车项目的设立,壮大了天津开发区汽车产业规模。天津中维药业和生物芯片技术有限公司的建立,将进一步促进天津开发区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

截至2003年底,天津开发区累计批准来自73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3679家,项目投资总额213.79亿美元,合同外资金额183.67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1.67亿美元,项目平均投资规模574.08万美元。其中投资规模超过1000万美元的项目达351家,投资规模超过1亿美元的项目有13家。在《财富》杂志公布的全球500强中,共有来自境外9个国家的39家跨国公司在天津开发区投资,投资企业达81家。一大批国际著名跨国公司,如美国摩托罗拉、IBM、可口可乐、百事可乐、柯达保丽光、哈里伯顿、AVX、霍尼韦尔、菲利普莫里斯、迪尔,日本丰田汽车、雅马哈、三洋电机、松下电器、电装、京瓷、出光、伊藤忠商事、丸红商事、住友商事、佳能、三菱商事、三菱电机、三井物产、日商岩井、大荣、野村证券,韩国三星、现代、乐喜金星国际、浦项制铁,德国大众,瑞士雀巢,法国阿尔卡特、雅高、拉法基,英国葛兰素史克、BOC,荷兰阿克苏诺贝尔,芬兰ENSTO,台湾顶新、英业达等已经成为天津开发区的投资主体。截至2003年底,全区实有各类内资企业8540家,注册资金332.02亿元,其中私营公司6204家,注册资本总额164.88亿元,注册资本在1000万元以上的内资企业达900家。

目前,天津开发区已在美国、日本、欧洲、北京、上海、香港等地设立了办事处。

四、贸易促进

加大实施贸易促进战略,努力营造大通关环境,为区内企业开拓国际、国内市场提供服务,促进对外、对内贸易的快速发展,为全区经济的快速增长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003年,天津开发区基本形成了首都机场—天津开发区的空运直通监管模式和海运货物“提前报关,现场接单”的新通关模式。电子海关开始运行,已有15家企业实现与海关的加工贸易电子联网。年内,天津口岸通关服务中心在天津海关开发区大楼成立,开发区贸易促进中心正式组建,天津开发区通关和商贸环境得到进一步完善。

进出口保持快速增长。2003年,天津开发区实现进出口总值137.91亿美元,同比增长16.6%,其中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完成133.79 亿美元,增长15.8%。进口总值完成69.05亿美元,增长12.7%,其中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完成66.58亿美元,增长11.9%。出口总值完成68.86亿美元,增长20.7%,其中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出口完成67.21亿美元,增长20.0%。加工贸易仍是天津开发区出口主要形式,全年完成60.83亿美元,增长15.2%。一般贸易增长迅速,全年完成8.01亿美元,增长90.9%。全区工业产品外销率44.4%。

大企业对出口的拉动作用明显。2003年,全区实现产品出口的企业466家,其中出口额超过1000万美元的企业有43家,出口总额64.25亿美元,占全区出口额的93.3%;出口额超过亿美元的企业有9家,出口总额51.67亿美元,占全区出口额的75.0%。

与国际市场联系进一步紧密。2003年,与天津开发区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达到165个,其中出口产品涉及的国家和地区达到163个。美国仍是天津开发区产品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全年出口25.57亿美元,增长14.5%;对欧盟出口快速增长,全年出口12.26亿美元,增长58.2%。在出口国家和地区中,美国占全区出口总额的37.1%、欧盟占17.8%、东盟占10.5%、日本占8.7%、韩国占7.8%,香港占6.5%。

大宗出口产品作用不断增强。以移动电话、集成电路、激光唱机和视盘机、高频调谐器、彩色电视机、蓄电池、电子元器件为代表的大宗产品作用突出,出口额最高的前10种产品占天津开发区出口总额比重达到73.5%。其中机电产品和高科技产品仍是主体,全年机电产品出口39.20亿美元,占全区出口总额的56.9%,高新技术产品出口34.05亿美元,占全区出口总额的49.5%。

积极参与贸促活动。年内,天津开发区组织企业参加了PECC国际贸易投资博览会暨2003中国(天津)计算机软件网络与通信产品展览会、深圳高交会、天津全国商品交易会等一系列活动,与其他区域经济交流合作不断密切,展示了天津开发区的形象,扩大了天津开发区的影响力。

五、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2003年,天津开发区继续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固定资产投资创历史新高,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0.53亿元,同比增长26.8%,其中基础设施投资39.52亿元,增长29.7%;工业项目完成投资52.43亿元;外商及港澳台项目完成投资47.03亿元。截至2003年底,天津开发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859.88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累计完成178.64亿元。全年全区开工房屋面积217.2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66.3%,竣工房屋面积67.90万平方米,增长44.5%。历年累计房屋开工面积1056.67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660.38万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