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4)

2009-12-30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统计

八、金融业

金融业健康运行,服务功能继续增强,金融环境更加完善。2003年,天津开发区金融业完成增加值13.69亿元,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13.3%。 年末,全区共有各类金融机构41家,其中银行机构18家,非银行机构23家。区内银行营业网点35个。

金融业务规模进一步扩大。2003年末,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328.07亿元,当年新增79.26亿元。其中企业存款255.38亿元,当年新增60.07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62.42亿元,当年新增9.54亿元。外币存款余额5.56亿美元,当年减少0.92亿美元。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401.01亿元,当年新增130.64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88.05亿元,当年新增17.60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181.28亿元,当年新增101.97亿元。外币贷款2.43亿美元,比上年增加0.82亿美。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333.04亿元,现金支出354.67亿元,收支相抵现金净投放21.64亿元。

保险市场持续快速发展。2003年,天津开发区保险经纪、保险公估等中介业务开始发展,天津北信保险经纪有限公司成为天津市首家保险经纪公司。年末,全区共有各类保险机构10家。保费收入3.57亿元,比上年增长37.5%。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3.14亿元,增长46.0%;人身险保费收入0.43亿元,下降3.8%。全年保险赔款1.23亿元,比上年增长50.9%。

证券业务规范发展。全年证券市场各类证券成交额1743.74亿元,比上年增长82.7%,其中股票交易额804.04亿元,比上年增长36.9%。年末,全区共有上市公司5家,其中境外上市公司1家,通过证券市场融资17.63亿元、港币0.98亿元。

九、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发展迅速,教育体系日益完善,各级学校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2003年,天津开发区职业技术学院进驻新校区,天津科技大学泰达校区建设进展顺利,北大青鸟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落户学院区。滨海学校、万博公学二期和国际学校双语高中建成并正式启用。开发区第一中学高中示范校工程业已完成。作为开发区继续教育重要基地的培训中心培训规模进一步扩大。2003年,天津开发区高考一次上线率达到96.5%。全年各学科竞赛有28人获市级、国家级奖励,其中2人获全国竞赛一等奖。2003年末,天津开发区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0所,其中民办学校3所;在校生1.06万人,其中外籍学生457人;教师625人,其中外籍教师90人。全区九年制义务教育入学率100%,高中阶段入学率97%。

卫生事业长足进步。2003年,天津开发区经受住 “非典”疫情考验,保持了确诊和疑似病例的零纪录,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年内,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建成开诊,泰达医院扩建改造工程完工,开通“120”急救服务电话,天津开发区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体系逐步形成。2003年末,全区共拥有综合性医院1所、专科医院1所、社会办医疗机构5所、企业保健站41家,各类卫生技术人员347人,其中拥有高级职称的卫生技术人员42人,全区医疗机构共拥有床位170张。年内,天津开发区继续加强卫生监督和食品药品监督力度,进一步规范了开发区食品、药品市场。

文化、体育事业迈上新台阶。2003年,泰达图书馆及档案馆建成并正式开放。泰达电视台播出国内外节目43套,全年制作各类专题、新闻节目280期,平均每周自制节目播放时间8.75小时。成功举办了第二届社区文化艺术节、首届学生田径运动会等一系列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全年新增17个社区全民健身活动场所,为各居住小区的健身活动场所配置各类健身器材120多件。

创新社区管理模式,推进社区建设。2003年,天津开发区成功完成了4个社区党支部和居委会的组建工作,其中华纳社区居委会选举中创造了外籍居民代表和台籍居委会成员两个全国第一。截至2003年底,天津开发区已成立7个社区并组建了居民委员会,其中6个社区成立了党支部,建立了由社区党支部、社区居委会、社区事务助理共同组成的“三位一体”的全新工作模式,并在社区内各小区形成社区党支部、社区居委会、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四方联动”的良好格局。警务、消防、文化、法制、体育进入社区,电子社区的建设正在积极推进之中。社区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2003年末,天津开发区已建立了7个社区志愿者服务站和10支社区志愿团体,志愿者总数达291名,累计服务时间近万小时。

十、人口及劳动情况

2003年末,天津开发区共有常住人口8.32万人,比上年增加2.93万人,增长54.4%。全区人口出生率为2.1‰,比上年减少1.9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为0.2‰,比上年减少0.1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9‰,比上年减少1.8个千分点。据公安部门统计,户籍人口1.83万人,比上年增加0.23万人,增长14.0%。

2003年末,全区从业人员共有23.2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61万人,其中,港澳台和外商投资企业从业人员15.97万人。2003年,全区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实得)40.56亿元,其中港澳台和外商投资企业33.27亿元。中方从业人员人均月劳动报酬(实得)1585元。

大力推进和落实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年内,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形成了促进和再就业工作完善的政策体系。启动了开发区就业和再就业援助网。推进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建设,为下岗失业人员建立服务网络,在社区居委会设立了就业促进工作岗。全年开发可安置下岗失业人员的岗位7834人。安置454名“4050”人员上岗就业。举办大型和专业化人才市场21次,配合再就业工作,在区内举办滨海新区人才劳务市场7次,开设下岗再就业专场5次。2003年末,全区有职业介绍机构5个。

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2003年,天津开发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分中心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了社会保险基金征缴管理、支付管理和监督检查工作,强化服务职能。截至2003年底,全区投保单位达到2134家。全年养老保险征缴人数为12.28万人,比上年新增加1.17万人。实现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及子女医疗五个险种社会保险基金征缴8.36亿元,其中基本养老保险缴费额为5.15亿元。全年共向1469名离退休人员发放了养老金。

十一、环境保护及资源利用

2003年,天津开发区各项环境保护工作进展顺利,环境质量操持良好、稳定。2003年,全区环境空气质量达到或好于国家二级空气质量标准的天数为297天,达标率为83.9%,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下降,城区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值比上年下降5.4%。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52.9分贝,交通噪声平均值为67.4分贝,均达到国家《区域环境噪声标准》要求,顺利通过了天津市环保局“噪声达标区”复查。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达标率为100%,达到国家《污水排放综合标准》二级要求。对重点污染源实施在线监测,重点水源在线监控率达95.7%,烟气在线监测率达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