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3)

2009-12-30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统计

1、跨区域交通设施投资力度增强。连接天津市区和开发区的津滨轻轨已正式开工,项目进展顺利,二期项目的准备工作也已展开。开发区第五大街跨京山桥建成通车,连接天津开发区、保税区、塘沽区的滨海新区内环线正式贯通。临港立交桥竣工,贯穿天津海岸线南北的海滨大道项目也取得进展。使我区毗邻港口、靠近机场、依傍铁路的区位优势进一步突出,完善了立体化的海陆空大交通体系。

2、城区大型公建项目成为投资重点。泰达图书馆、国际心血管医院、金融服务区、国际会展中心、国际会议中心、泰达足球场、市民广场等一批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克瑞思滨海学校、万博公学、第三幼儿园等一批教育设施相继建成。这些项目的建设,将有力的促进天津开发区城区功能的增强和城市形象的提升,并将对天津开发区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起到重要的带动作用。

3、继续加大绿化和环境保护投资,环岛公园、中水回用一期等项目相继竣工,森林公园、泰丰公园绿化温室等重大绿化项目的建设正积极展开,天津开发区区域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

4、基础设施源头配套能力日益完善。南海路排水、0号110KV站增容、工业区燃气管网、供热管网配套工程等项目已于年内竣工,5号热源厂也在抓紧建设当中。

2002年全区新增基础设施能力为:道路面积21.7万平方米,给水管网7.2公里,排水管网56.6公里,燃气管网10.4公里。截至2002年底,全区累计开发土地面积30.5平方公里,其中工业区23.0平方公里,生活区7.5平方公里。累计形成能力为:道路面积451.7万平方米;给水管网258.2公里;排水管网581.1公里;污水处理能力10万吨/日;供热475吨/小时;供电4×50兆伏安;供燃气8.7万立方米/日;供水18万吨/日;程控电话装机容量7.2万门。

六、科技和信息化

2002年,天津开发区坚定不移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坚持“科技也是生命线”的理念,加大科技创新体系和信息化建设力度、努力营造良好的科技氛围,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高,有力的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对开发区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日益增强。

科技创新支撑体系进一步完善。天津泰达风险投资公司成为天津规模最大的风险投资机构。新成立的泰达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已为13家中小企业提供了贷款担保。天津泰达生产力促进中心也已正式成立。依托国家纳米基地、华生生物园、泰达生命科学研究中心等单位建立的公共实验室取得积极进展,天大科技园运转良好,园内各孵化基地、工程中心和高新技术企业已开始实质性运营。

各类科技创新主体取得较大发展,数量明显增加,水平迅速提高。天津开发区与摩托罗拉公司和南开大学合作建立的半导体芯片设计研究中心和天津电动车辆研究中心列入天津市重点建设的3个国际水平的研究和工程中心之中,天津市确定的4个重点技术攻关领域中,干细胞体外扩增和基因芯片、生物制药和微生物发酵及提取、纳米技术等三项在开发区开展。继2001年清华工业园设立之后,作为南开大学所属的化工类研发基地、科研成果和精细化工企业的孵化基地和化工产业化基地的“南开大学化工产业园”也已建立。一批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已经成立或正在积极筹备之中。天津泰达生物医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天津开发区首家在香港创业板上市的自有知识产权企业。一个由内外资研发中心、高新技术孵化器、产业化基地为载体,以日益完善的投融资渠道、人才激励机制、优惠政策为支撑的科技创新体系已在开发区初步形成。

2002年,开发区技术交易总额达到0.22亿元,科技成果鉴定6项,申报专利40项。全年共有18家企业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13家企业通过先进技术企业认定,全年开展重点科技项目35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2项,863计划项目5个,国际科研合作项目3项,天津市重点科技计划项目10项,科研经费投入总计达1.11亿元。2项科技成果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3等奖,全年共投入科技发展金和科技风险金2.53亿元。2002年末,天津开发区共有风险投资公司4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家,博士后工作站15个,高科技创业孵化基地6个,累计投入科技发展金和科技风险金5.22亿元。

信息化建设积极推进。2002年,天津开发区基本实现了光纤到路边,光纤到小区、光纤到大厦。宽带网已覆盖全区,可提供光纤、局域网、ADSL和VDSL等多种宽带网接入方式,宽带网接入能力达到千兆到小区、百兆到企业、十兆到家庭。拥有308个机架,可容纳1500台服务器的华北地区最先进互联网数据中心—泰达IDC项目已经建成,将为区内企业提供最好的信息服务。2002年末,天津开发区光纤总长度14678芯?公里,通信电缆1836孔?公里,互联网出口总带宽达14.5G,其中宽带网出口带宽10G,核心交换容量达120G。电子政务建设推向深入应用,呼叫中心、办公自动化系统运行良好,政务网主站点正式开通,部分业务已经实现网上办公。数字化开发区已见雏形。

七、商业、交通运输及邮电业

商业更加繁荣,商业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2002年,天津开发区商业(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完成增加值31.9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6.9%。年内,天津开发区首家高级百货店—天津一商友谊名都店开业,一批社区便民商业服务设施陆续投入使用,一个布局更趋合理、档次更加齐全的商业格局正在形成。

交通运输及邮电通信业发展迅速。2002年,天津开发区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实现增加值6.31亿元,比上年增长42.8%。

2002年末,全区共有客货运输单位314家,其中货运单位302家;拥有营运车辆3753部,其中货运车辆3222部。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运量670.41万吨,货物周转量6.36亿吨公里;旅客发送量680万人次,客运周转量3.14亿人公里。

2002年,全区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10亿元,其中邮政业务量0.12亿元,电信业务量0.97亿元。全年发送信函0.04亿件,比上年增长1.00倍,其中国际特快专递2.40万件,增长1.28倍。全年长途电话通话量0.37亿次,比上年增长1.28倍。年末电话用户2.94万户,其中住宅电话1.45万户。

八、金融业

金融业稳步发展,金融环境更加完善,在支持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02年,天津开发区金融保险业完成增加值11.62亿元,比上年增长15.9%。 年末,全区共有各类金融机构34家,其中银行机构18家,非银行机构16家。区内银行营业网点3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