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
2007年,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天津开发区。“泰达”是天津开发区的英文缩写音译)在天津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深入落实国家级开发区“三为主、二致力、一促进”的发展方针,紧紧抓住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历史机遇,抢抓新机遇、迎接新挑战,破解新课题,努力克服不利因素,在经济发展、招商引资、科技兴区、环境提升、和谐泰达、改革创新等各领域取得了突出成效。全区综合实力在全国开发区中继续保持领先,在天津市和滨海新区的发展中发挥着新的重要作用。 一、综合 全区经济健康平稳增长。经天津市统计局联审通过,2007年,天津开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38.7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0.0%,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773.93亿元,可比增长18.2%,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64.77亿元,可比增长31.2% ,二、三产业比例为82.5:17.5。全员劳动生产率29.92万元/人,可比增长12.9%。
财政收入保持快速增长。全区完成财政收入216.88亿元,比上年增长20.0%,完成税收收入198.16亿元,同比增长16.6%,其中增值税完成107.33亿元,增长21.2%;消费税完成27.15亿元,增长11.3%;营业税完成10.81亿元,增长2.5%;企业所得税完成32.85亿元,下降0.5%。实现地方财政收入76.22亿元,增长24.3%,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60.03亿元,增长13.5%。财政支出79.43亿元,比上年增长16.7%,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支出63.56亿元,增长6.2%。
区域综合投资环境持续完善。2007年,天津开发区继续按照“有限目标、逐步逼近”策略,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完成了“改善投资环境10件实事”,促进了开发区综合投资环境的优化提升。加强对西区和各小区的延伸服务。在商务部组织的国家级开发区投资环境综合评价中,综合指标连续十次名列第一。出口加工区B区获国家批准并通过验收。国际商会、工商业联合会等协会组织积极为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改革事业继续深化。2007年,天津开发区积极响应综合配套改革的要求,在私募基金、外汇、保险等领域取得新的进展。继续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制度体系。进一步理顺区属国有企业产权关系,强化资源整合,加大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考核力度,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步伐加快。 对外开放门户作用更加显著。2007年,天津开发区对外交往更趋活跃,与各类国际机构和组织的合作更加频繁,全年共接待来自40个国家和地区的团组。区域国际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有来自33个国家和地区的2187名外籍人士在开发区工作和生活,成为天津市最大的涉外区。 对外宣传和推广活动更加活跃。2007年,天津开发区举办了中国企业国际融资洽谈会、首届全球外包大会促进软件及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研讨会、2007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2007国际生物经济大会和第二届中国?西班牙科技合作论坛等高规格会议;举办了2007国际手机产业展览会暨论坛、第五届太平洋经济合作理事会国际贸易投资博览会等高层次大型展会,成功申办了2008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和亚洲协会年会,有力地推动了天津开发区与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提高了开发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第二产业 工业规模进一步扩大。2007年,天津开发区实现工业增加值764.8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8.1%;实现工业总产值3350.67亿元,同比增长10.6%,其中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完成3231.34亿元,同比增长9.5%;民营企业完成75.55亿元,同比增长65.8%。 重点企业在全区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带动作用。2007年,天津开发区有5家企业工业产值超过100亿元。全区工业产值超过1亿元的有220家,比上年增加26家,产值合计占全区的96.2%;产值过10亿元的企业50家,比上年增加10家,产值合计占全区的79.8%。以一汽丰田为龙头的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企业群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继续发挥强大带动作用,以SEW、维斯塔斯、奥的斯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的贡献不断提升,三星系列企业、顶新系列企业等重点企业对全区经济发展继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新投产企业发展势头良好,为开发区进一步发展不断提供新的活力。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2007年,全区电子通讯、机械制造、生物医药、化工、食品饮料等支柱产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3079.88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91.9%,对全区工业总产值的贡献率为81.3%。以移动通讯、新型电子元器件、视像设备、汽车电子和微电子为主体的电子通讯产业完成产值1643.99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49.1%。以汽车、装备制造为主的机械产业产值首次突破1000亿元,达到1086.24亿元,比上年增长53.1%,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32.4%。 重点产品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对开发区工业产品的升级和结构调整提供了有力保障。 表1:2007年天津开发区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2007年,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1973.54亿元,同比增长5.7%,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58.9%。电子信息是全区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力量,生物医药、航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环保等产业对全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作用不断提高。 工业经济效益保持良好水平。2007年,全区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444.74亿元,比上年增长11.2%,其中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实现3322.06亿元,增长11.4%。产销衔接良好,工业产品销售率为101.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73.27亿元,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42.64,总资产贡献率15.0%,成本费用利润率5.2%,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34.9万元/人,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7.4%。 西区工业保持强势发展势头。2007年,天津开发区西区在维斯塔斯、锦湖轮胎等企业的带动下,工业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60.85亿元,同比增长1.5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