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汉沽区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05年,全区全部在建工程项目个数183个,比上年增加27个,项目个数增长17.3%;本年新开工项目151个,比上年增加29个,项目个数增长23.8%。建成投产及交付使用的工程项目个数为109个,比上年减少8个。一年来,我区城市整体环境有了明显改善。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100%,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总量控制在国家规定指标内,饮用水源水库水质达标100%;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51.6分贝,比上年降低0.6分贝;城市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65.9分贝,比上年降低0.3分贝。2005年末,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637.52公顷,建城区绿化覆盖率为39.5%。 五、交通、邮电和旅游业 以现代物流业为主导的交通运输业繁荣发展。2005年,全区交通动输业货运总收入完成6.67亿元,比上年增长18.5%;全年公路货运量120.49万吨,货运周转量7211.52万吨公里,年内平均实有货运车辆724辆。一年来,交通客运部门不断挖掘客运市场潜力,纳客能力与收入实现双赢。全年交通运输业客运总收入达到526万元,比上年增长85.2%;客运量达到577.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87.4%,年末实有客运车辆80辆,客运行车里程380公里,比上年增长15.2%。全年交通运输业增加值2.67亿元,按现价计算,比上年增长24.2%。 2005年,邮政系统不断开拓业务种类,拓宽业务渠道,营业收入实现了稳步增长。2005年全区邮政业完成业务总量2724万元,比上年增长37.8%;完成邮政业增加值1523万元,按现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2%。 2005年,我区通讯事业发展迅猛,无线通讯和微机网络得到不断推广与普及。截至目前,已有网通、电信、移动、联通、铁通等多家电信公司在我区营业。年末区市话装机总容量达到7.14万门,比上年末增加300门;全区已安装市内电话5.63万部,平均每百人拥有电话33.3部;年末小灵通用户达到2.67万户,互联网用户达到9769户,比上年末增长32.6%。全年电信业务收入完成4878.1万元,比上年增长12.3%;电信业增加值完成3819.1万元,按现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1.5%。 2005年,我区有关部门精心打造和培育的以“航母”为标志的滨海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迅速。一年来,全区累计接待游客111.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7.2%;全年旅游业务收入达1.28亿元,比上年增长61.6%;年末实有各类旅行社营业部9家,比上年增加2家。 六、国内贸易 2005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0.54亿元,比上年增长21%。其中吃、穿、用、烧类商品分别比上年增长18.1%、33.9%、17.8%、77.5%。私营个体经济零售额完成19.35亿元,比上年增长23.6%;区属(考核口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9.82亿元,比上年增长20.7%。全区集贸市场全年累计完成成交额6.52亿元,比上年增长1.9%。全区批发零售贸易业增加值完成3.5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7.2%。其中区属批发零售贸易业增加值完成3.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6.6%。 七、对外经济和招商引资 2005年,我区全年新签协议利用外资额8257.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8%;实际到位3389万美元,(其中化工区330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0.3%。内联引资协议合同额16.01亿元,比上年增长33.4%;实际到位7.91亿元,比上年增长31.9%。外贸出口额5778.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7.9%。 2005年全区工业品出口交货值完成5.59亿元,比上年下降22.5%;其中区属工业品出口交货值完成4.94亿元,比上年下降24.7%。2005年末,我区共有三资企业21家,全年工业总产值完成12.5亿元,比上年增长26.5%;工业品出口交货值完成4.23亿元,比上年增长36%,完成增加值2.12亿元,按现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0.5%。 八、财政与金融 2005年,我区财政收入在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的基础上再创“十五”时期最好水平。全年三级财政收入完成49192万元,比上年增长18.4%;完成年预算的112.4%,超计划进度12.4个百分点;其中区级财政收入完成18779万元,比上年增长20.2%,完成年预算的104.7%,超计划进度4.7个百分点。 2005,金融业稳步发展,存贷规模继续扩大。2005年末,我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2.57亿元,比上年末增加8.79亿元,比上年增长20.1%;其城乡居民储蓄余额为43.57亿元,比上年末增加5.61亿元,比上年增长14.8%;各项贷款余额为21.91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55亿元,比上年增长13.2%。2005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合计113.34亿元,比上年增长3.5%;现金支出合计为117.4亿元,比上年增长3.1%;全年投放货币4.06亿元。全年金融业增加值完成6914万元,按不变价计算,比上年增长25.1%。 九、教育文化事业 2005年,教育系统不断强化基础教育,稳步推动素质教育,以信息化建设为辅助,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2005年,全区小学四率(入学率,毕业率、巩固率,普及率)继续保持在98%以上,初中毕业率为100%,高考录取率为86.1%,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高考本科录取率为41.3%,比上年提高7.3个百分点;其中重点本科录取率为19.3%,比上年提高3.3个百分点;当年义务教育完成率为100%,高中阶段普及率为95.7%,优秀率为21.1%,居全市前列。年末实有小学、中学在校生分别为10361人和10647人,各类成人教育学校12座,在校生3704人。全年共有22500余人次参加各类成人教育培训。 一年来我区各类文化事业欣欣向荣。年内,全区相继举办《2005年元旦联欢晚会》、《春节联欢晚会---大型评剧专场》、《2005年元宵灯展》、《大型现代交响乐---呼兰河评剧》、《网通杯青年歌手大奖赛》等几十场大型文艺活动,极大的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 十、人民生活和福利保障事业 一年来,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05年,我区从业人员人均劳动报酬达到19972元,比上年增加2923元,比上年增长17.1%。其中区属单位从业人员人均劳动报酬为18676元,比上年增加2217元,比上年增长13.5%;市属单位从业人员人均劳动报酬为20835元,比上年增加3420元,比上年增长19.6%。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全年实现11326元,比上年增加1050元,比上年增长10.2%;农民人均纯收入为7535元,比上年增加661元,比上年增长9.6%。 一年来,区委区政府有关部门全面落实再就业工程,积极推进低保和救济政策,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得到加强。2005年全年安置再就业5153人,其中“4050”公益性岗位人员660人。年末各类福利优抚对象达到3598人,其中在乡退伍军人2787人;社会低保救济家庭2500户,共5523人;其中城市救济家庭2004户,共4344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