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汉沽区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9-12-29 天津市统计局

天津市汉沽区统计局

2005年是“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是我区实施“三步走”第二步战略部署的关键一年,也是我区“十一五”规划的基础年,是我区加大对外开放和实现新跨越的转折年。一年来,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动力,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深入学习党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市委八届九次全会精神,真抓实干,奋力拼搏,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

2005年国民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主要特点:财政收入总量及增幅均创“十五”时期最好水平,国民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工业经济继续保持产销两旺的发展态势;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度增长;房地产开发持续升温;社会各项事业稳步推进。

2005年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经济总量偏小,综合经济实力不强;财政收支矛盾依然比较突出;就业、再就业压力仍然较大;社会保障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一、综合

2005年,全区生产总值完成42.86亿元,比上年增长17.6%,完成年计划的103.2%;其中第一产业完成3.31亿元,比上年增长2.8%;第二产业完成24.14亿元,比上年增长18%;第三产业完成15.41亿元,比上年增长20.6%;区属生产总值完成31.38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完成年计划的100.1%。其中第一产业完成3.31亿元,比上年增长2.8%;第二产业完成14.25亿元,比上年增长13%。第三产业完成13.81亿元,比上年增长20.8%;三级财政收入完成49192万元,比上年增长18.4%;完成年度预算的112.4%;区级财政收入完成18779万元,比上年增长20.2%。完年度预算104.7%。

二、农业

2005年,农渔部门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扩大主导产品优势,有效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据统计,2005年全区农业总产值完成8.08亿元,比上年增长5.3%;农业增加值完成3.31亿元,按现价计算,比上年增长5.2%。

2005年全区水产品产量达2.64万吨,比上年增长12.1%;其中各类对虾产量9557吨,比上年增长15.8%。全区肉类总产量9002吨,比上年增长6.2%;禽蛋产量1422.5吨,比上年下降55%;全区粮食总产量达到4084吨,比上年增长50.9%;全区蔬菜产量3.33万吨,比上年增长4.3%;全区水果总产量5.62万吨,比上年下降28.9%;其中葡萄产量5.43万吨,比上年下降29.2%。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05年,我区工业企业紧紧抓住滨海新区加快发展的有利时机,努力克服资源约束对工业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全区工业经济继续保持了较快增长的良好态势。

2005年全区工业总产值完成94.31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5.1%,比上年增长23.9%;工业销售产值完成94.22亿元,比上年增长23.8%;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9.9%,与上年持平。

市属企业工业总产值完成32.51亿元,比上年增长26.6%;工业销售产值完成32.57亿元,比上年增长24.6%;产品销售率100.2%。区属工业总产值完成61.8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5%,比上年增长22.5%;工业销售产值完成61.65亿元,比上年增长23.4%。区街工业、农村工业、个私工业、化工区工业是拉动区属工业快速增长的“四驾马车”。其中:区街企业工业总产值完成8.57亿元,比上年增长20.9%;工业销售产值完成8.61亿元,比上年增长22.8%。农村企业工业总产值完成35.19亿元,比上年增长19.4%;工业销售产值完成34.44亿元,比上年增长19.9%;个私工业总产值完成8.16亿元,比上年增长48.8%;化工区工业总产值完成2.5亿元,比上年增长1.5倍,工业销售产值完成2.87亿元,比上年增长1.6倍。

在工业生产快速增长拉动下,工业经济效益情况形势良好,经济运行质量有所改善。2005年全区工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83.46亿元,比上年增长16.3%;完成工业增加值20.52亿元,按现价计算,比上年增长21.9%;全区工业实现利润2.23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全区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42.8,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为5.88万元/人,比上年增长16.7%。其中,市属工业企业完成产品销售收入31.82亿元,比上年增长11.7%;完成工业增加值9.66亿元,按现价计算,比上年增长33.1%;实现利润8544万元,比上年增长1.7倍。区属工业产品销售收入完成51.64亿元,比上年增长19.4%,完成工业增加值10.86亿元,按现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3.4%;实现利润1.38亿元,比上年下降17.3%;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60.8,比上年提高4.9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为5.07万元/人,比上年增长13.3%。

2005年,全区建筑业企业生产稳步增长,经济效益也明显好转。全区建筑业企业当年建筑施工产值完成5.85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其中区属建筑业总产值完成5.33亿元,比上年增长19.2%。2005年全区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485万元,一举扭转了上年的亏损局面(上年亏损1656万元);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57亿元,按现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9.6%;其中区属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490万元,实现扭亏(上年亏损1671万元);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34亿元,按现价计算,比上年增长22.1%。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城市建设

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在化工区开发、技改投资拉动下,呈现大幅度增长态势。2005年,全社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1亿元,比上年增长35.4%;其中化工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49亿元,比上年增长4.5倍。从国民经济行业看,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福利业是拉动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主要因素。其中: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51亿元,比上年增长1.5倍;批发和零售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0.86亿元,比上年增长8倍;卫生,保障和福利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0.64亿元,比上年增长19.8倍。受基础设施和国际游乐港项目亏进度影响,区属投资出现负增长。2005年,区属项目固定投资完成6.01亿元,比上年下降25.6%。其中,基础设施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亿元,比上年下降37.3%,国际游乐港今年无投资。

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0.56亿元,比上年下降7.6%;第二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72亿元,比上年增长1.2倍;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82亿元,比上年下降39.4%。区属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0.56亿元,比上年下降7.6%;第二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83亿元,比上年下降25.7%;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62亿元,比上年下降28.5%;全年施工面积为59.04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4.9%;其中住宅施工面积为25.51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49.1%;房屋竣工面积为10.83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74.5%;其中住宅竣工面积为0.61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