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顺义区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09-12-29 北京市统计局

汽    车 辆 67297 16.6倍

移动电话 部 146524 2.9倍

各类市场贸易活跃,全年集市贸易成交额74.1亿元,比上年增长17.2%,其中,农副产品综合市场成交额58.4亿元,占总成交额78.8%。

“十五”期间,全区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58.9亿元,相当于“九五”时期的1.7倍。五年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年均增长13.6%,比“九五”时期提高4.7个百分点。

七、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业

2005年全区交通运输业完成货物运输量315.5万吨,货物周转量40916.9万吨公里,货运收入达到69亿元。全年实现客运收入3.8亿元。

邮电通讯业持续发展。全区邮政业务总量6697万元,比上年增长6.4%。邮政通信总量4728万元,比上年增长10.8%。电话用户达到22.5万户,比上年增长1.8%,其中居民电话用户达到18.7万户,增长3.9%;每百人拥有电话41部,与上年持平。

八、旅游业

2005年接待游客158.4万人次,比上年下降4.5%,其中:接待外国游客1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0.8%,占总接待游客的7.6%。全年旅游收入6.2亿元,比上年增长12.6%。

九、金融业

2005年金融运行态势平稳。年末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达到368.8亿元,比上年增长19.0%,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增长较快,储蓄余额达到166.7亿元,比上年增长20.4%;各项贷款余额204.9亿元,比上年增长20.9%。各行现金总收入608.4 亿元,比上年增长24.8%,银行现金支出512.5亿元,比上年增长0.2%。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北京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五家银行净投放现金90.3亿元,工商银行和农业银行全年回笼货币 19.6亿元。

金融业实现增加值9.1亿元,比上年增长15.4%。“十五”期间,金融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2%。

2005年金融业主要指标

表8                                             单位:亿元

2005年 比上年增加 增长%

各项存款余额 368.8 58.8 19.0

各项贷款余额 204.9 35.4 20.9

银行现金收入 608.4 120.9 24.8

银行现金支出 512.5 1.1 0.2

城乡居民储蓄 166.7 28.3 20.4

十、对外经济

全年新批三资企业93家,投资总额33285.3万美元,比上年增长85.8%;注册资本19486.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2.8%;实际利用外资2521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77.6%。

2005年,实际利用外资2.52亿美元,比2000年的1亿美元增长1.5倍,年均递增20.3%,“十五”期间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8.4亿美元,比“九五”期间增长71.4%。

十一、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

城市建设的整体水平有效提升。深入推进潮白河综合整治、顺义奥运场馆建设、顺义新城建设三位一体工程,2005年全区公路总里程1776.6公里。

公用事业稳步发展。全年自来水供应量2322万吨;新增天然气用户0.8万户,累计达到5.4万户,天然气供应量3129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6.3%;全年用电量260416.4万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16.4%。

进一步加大了环境综合整治力度,生态环境不断优化。2005年顺义区用于环境保护各项投资为73385万元,其中区里投资68566万元,环境保护投资指数达到3.18%。全区林木覆盖率达到34.2%,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城区人均公用绿地面积达到22.5平方米,增加0.5平方米;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89.46%。严格落实北京市控制大气污染措施,全区二级和好于二级天数达到226天,占全区有效天数的61.9%,全区大气环境质量继续得到改善。

十二、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

科技事业快速发展,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步伐加快。科技项目进展顺利,新批认证高新技术企业14家,累计达到55家,新发展民营科技企业66家,累计达298家。

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素质教育进一步加强,教育体系日趋完善,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全区有普通中学46所,在校生43855人,毕业生20325人;小学68所,在校生36870人,毕业生6085人;幼儿园64所,幼儿入托8112人。基础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99.1%,高考升学率91.3%。积极整合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进多种形式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职业学校学生就业率达到98%。成人教育成效显著,学历教育在校生6980人,毕业生2175人;进行岗位培训315807人,累计结业人数2218722人;社会力量办学18792人,累计结业人数332133人。成人教育培训网络日趋完善,构建学习型社会步伐不断加快。

十三、文化广播、卫生事业

文化广播事业健康发展。全区有电影放映单位21个,文化馆站20个,公共图书馆1个,馆藏书23万册,区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群众性文化活动深入开展,进一步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不同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多彩纷呈,“二月新春”、“五月鲜花”、“十月金秋”等活动相得益彰,充实了文化内涵。深入推进文化下乡活动,基层文化设施、文化队伍和文化活动建设有了显著改善。加强了文化娱乐场所管理,全区文化市场得到了进一步规范和净化。

全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初步形成,服务环境和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全区有医疗机构50个,床位2309张,平均每千人拥有病床4张;卫生技术人员3051人,其中:中西医师(士)1417人。平均每千人拥有中西医师(士)2.6人,形成了有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医疗保健中心等系列卫生保健系统。

十四、体育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广泛。2005年继续深入贯彻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全区新增全民健身工程器材20套,投入资金90万元,全区共拥有全民健身工程器材297套。体育局进行篮球馆改扩建、新建露天塑胶灯光篮球场,投入资金约计420万元。

2005年全区组队参加全国十运会,输送的运动员获得银牌1枚、铜牌3枚;参加北京市京郊农民健身展示会,获得金牌4枚、银牌4枚、铜牌3枚;参加北京市锦标赛获得金牌28.5枚、银牌1枚;参加全国青少年柔道比赛,获得金牌1枚、铜牌2枚;参加全国青少年举重比赛,获得金牌1枚;参加全国少年田径比赛获得金牌4枚、银牌1枚。全年共向市级以上优秀运动队输送运动员15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