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顺义区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二)、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 全年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实现增加值5亿元,比上年增长18.7%,“九五”期间年均递增20.8%。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8%,与上年持平。 交通运输能力不断提高。全年交通运输业完成货物运输量11736万吨,比上年增长1.3倍,五年年均递增56.9%;货物周转量352080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75.8%,五年年均递增46.6%;货运收入59043万元,比上年减少2.4%。 邮电通讯业快速发展。全年邮政业务总量2463万元,比上年增长14.5%,五年年均递增16.9%;发送函件409.8万件,发送报刊2607.9万件,比上年分别减少12.8%和3.5%。电信能力不断增强,全年通信业务总量16182万元,比上年增长27.8%,五年年均递增36.5%;年末全区电话装机容量达到19.9万门,比上年增长4.7%,比1995年增长5.2倍,年均递增44.0%;固定电话用户15.3万户,区内居民电话用户13.6万户,分别比上年增长22.9%和23.3%。全区每百人拥有电话28部,比上年增加5部,比1995年增加23部。 (三)、金融、保险业 全年金融、保险业实现增加值4.7亿元,比上年增长7.7%,“九五”期间年均递增15.3%。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6%,比上年减少0.4个百分点。 金融业稳步发展。金融存款稳定增加,年末全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45.4亿元,比年初增加19.2亿元,新增额比上年增长15.2%,五年年均递增19.5%。贷款力度加大,年末全区贷款余额82.0亿元,比年初增加14.3亿元,新增额比上年增长21.1%,五年年均递增11.4%。银行现金收入199.5亿元,比上年增长16.1%,银行现金支出198.8亿元,比上年增长15.5%。建设银行、发展银行、中国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四家银行净投放现金17.4亿元,工商银行全年回笼货币12.6亿元,农业银行回笼货币5.4亿元。 城乡居民储蓄稳定增加。年末城乡居民储蓄78.4亿元,比年初增加5.8亿元,比上年增长8.0%,五年年均递增16.4%。其中农村储蓄余额28.6亿元,比年初增加0.7亿元,比上年增长2.5%。“九五”时期城乡居民储蓄增加41.7亿元,比“八五”时期增长44.6%。 保险业继续发展。拥有保险险种96种,其中财产险57种,人身险39种。全年完成保险业务收入8910万元,比上年增长0.3%,五年年均递增16.4%。其中人身险实现保费收入2948万元,比上年减少23.1%,财产险实现保费收入5962万元,比上年增长17.9%。全年保险理赔总额3856万元,比上年增长5.1%,五年年均递增9.6%。 (四)、旅游业 旅游开发取得新进展。大力开发以潮白河旅游资源为重点的旅游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绿色度假村扩建工程累计完成投资7000万元,已竣工开业。滑雪馆等旅游项目正抓紧进行。全年接待旅游人数63.7万人次,比上年减少12.1%,实现旅游收入2.16亿元,比上年减少2.7%。接待国外旅游人员7.7万人次,占总旅游人数的12.1%,创外汇收入236.5万美元。 (五)、其它行业 在第三产业其它行业中,共实现增加值16.3亿元,比上年增长15.7%,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5.9%,比上年减少0.4百分点。其中,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实现增加值4.2亿元,比上年增9.2%。 四、外向型经济 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全年完成出口供货额59.3亿元,比上年增长88.9%,“九五”时期年均递增34.9%,比1995年增长3.5倍。其中三资企业出口51.3亿元,比上年增长1.1倍,比1995年增长5.7倍,五年年均递增46.5%,占全区出口供货额的86.5%。全区三资企业有生产经营活动的164家,实现销售收入174.6亿元,比上年增长47.2%,实现利润总额8.1亿元,比上年增长1.7倍,实交税金9亿元,比上年增长30.4%。外向型经济对全区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显著增强,达到6.5个百分点。 利用外资成效显著。全年新批三资企业39家,累计发展到550家。2000年投资总额952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3倍;注册资本812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7倍;合同利用外资6032美元,比上年增长2.4倍;实际利用外资总额10162万美元,与上年持平,五年累计4.9亿美元,年均递增5.3%,比“八五”期间增长76.4%。“九五”期间三资企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393亿元,完成利税总额30亿元。利用外资的领域不断拓宽,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显著提高。 五、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2000年全区开复工项目270个,其中续建项目70个,开复工面积243万平方米。竣工项目190个,竣工面积105.5万平方米。完成项目总投资42.6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其中本区自筹投资23.7亿元,比上年增长12.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166.5亿元,其中本区投资94.5亿元。在项目总投资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6亿元,比上年增长9%。主要投向畜牧养殖、果蔬种植和农副产品深加工,一批重点项目相继竣工投产。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2.3亿元,比上年减少4.6%。其中,空港、林河工业区,顺鑫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和燕京啤酒集团四家完成投资6.6亿元,李桥、北小营和仁和镇完成投资均超过1亿元。第三产业完成投资24.3亿元,比上年增长30.6%。主要投向房地产业、商业旅游服务业和市政基础设施。其中,房地产业完成投资10.3亿元,裕祥小区、双裕西区等6个普通住宅小区竣工面积24万平方米;商业旅游服务业完成投资3亿元,重点项目有潮白河绿色度假村、松鹤新村、奥竹商业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10.1亿元,其中,投资9956万元对光明街进行了改造。公路建设完成投资8200万元,完成了五里仓环岛立交桥工程、顺安路、顺密路、南孙路改线及顺平路工程。天然气工程完成投资1200万元;电信建设完成投资5300万元;电力建设完成投资6.1亿元。 六、城市建设 基础设施的瓶颈制约明显缓解。全年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0.1亿元,比上年增长80.4%,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23.7%,比上年上升5.6个百分点。五年累计投资21亿元,比“八五”期间增长2.6倍。完成了天然气引进、光明街改造、顺平路改造等一批重点工程,大大缓解了基础设施的瓶颈制约。顺平路、顺沙路、顺密路等一批干线道路改扩建工程顺利完成。电力建设进一步加强,三横六纵的公路网和布局合理的梯级供电网络基本形成,污水处理厂、垃圾消纳厂等重点项目正在抓紧建设,增强了城市服务功能。 公用事业稳步发展。全年自来水生产量2082万吨,比1995年增加867万吨,城区日供水能力由1995年的9万吨增加到12万吨;新增天然气用户5000户,天然气用户达到20000户;全年用电量达到108353.7万千瓦小时,比1995年增长6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