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青浦区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2010-01-28 上海市青浦区统计局

年末,区管公路总里程达902.3公里。其中一级公路8.75公里,二级公路375.99公里。全区公路桥梁1146座,总长度37.8公里。

全区现有主要供电设备110千伏变电站3座,变压器容量441兆伏安;35千伏变电站35座,变压器容量1576兆伏安;10千伏配电站1293座,配变1486台,配变容量922兆伏安。至2009年末,全区共有用电户数28.3万户,全年售电量40.5亿千瓦时,比上年下降2%。其中,工业用电量26.1亿千瓦时,下降9.8%,占总售电量的64.6%。城乡居民生活用电户数24.3万户,用电量4.7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8.4%。最高负荷为942兆千瓦(时间为2009年7月21日),同比增长5.5%。

环境保护和治理

以迎接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区验收为重点,围绕污染减排、第四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环保专项执法行动等中心工作,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新成效。第四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安排的79个项目中,已启动21个,正在实施42个,完成12个。“创模”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基本符合国家各项“创模”指标考核要求。

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污水处理厂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至2009年底,全区生活污水处理能力达23.4万吨/日,比上年增加6万吨/日。污水管网建设进展顺利,饮用水源保障工程已开始启动。

环境综合治理取得成效。青浦城区居民小区阳台雨污水管道改造工程完成250幢居民楼、850路管道,城区居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3.5%。河道综合整治效果明显,全区列入黑臭河道名单的河道已全部完成整治。

全区环境空气质量总体保持稳定,二氧化氮污染指标达到国家Ⅰ类标准,二氧化硫和可吸入颗粒物等污染指标达到Ⅱ标准。空气质量指数达到二级和优于二级的天数累计为337天,比上年增加4天,优良率达到92.3%,比上年上升1.3个百分点。全区降尘基本保持在5.7吨/平方公里·月以下,处于全市较低水平。

全区地表水环境质量基本与上年持平,其中淀山湖水环境质量好于上年。太湖流域综合治理的50家企业全部完成治理,青浦工业园区及其配套区有1084家企业完成污水纳管,15个老工业点共纳管企业610家,环境重点监管企业污水达标排放率达到93.2%。农村和农业污染防治进一步加大。农药减施工程和农药替代工程已基本完成,乡村清洁工程已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1.1万户。

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取得新进展。环淀山湖生态带和嘉松公路绿化带建设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启动,练塘镇成功创建环境优美镇。

绿    化

2009年绿化建设力度继续加大,全区园林绿化覆盖总面积6157.6万平方米,园林绿地总面积6122.2万平方米,其中公共绿地面积1030.2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22.5平方米,绿化覆盖率42.3%,绿地率42.1%。

青浦城区绿化覆盖面积543.2万平方米,青浦城区绿地总面积522.9万平方米,其中行道树覆盖面积为20.3万平方米,公园绿地面积7.5万平方米,街道绿地面积182.7万平方米,生产绿地面积为36.7万平方米,单位附属绿地覆盖面积为78.9万平方米,居住区绿地覆盖面积为141.9万平方米,道路绿地面积为75.1万平方米。

2009年青浦城区新增公共绿地面积6.7万平方米,青浦城区绿化覆盖率为31%,青浦城区绿地率为29.9%,城区人均公共绿地为19.3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3平方米。

四、社会事业

科技和信息化

顺利通过2007-2008年全国区(县)科技进步考核。我区获得“上海市高新技术产业化(新材料、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产业基地”认定命名。到2009年末,全区拥有市高新技术企业81家,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4家。上海佳豪船舶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上海市首家也是全国首批创业板上市企业,上海新朋实业有限公司于12月30日在中小板顺利上市。建立了本市首个院士专家企业工作站——“青浦区工业园院士专家企业工作站”。进一步深化区科技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全区11个镇、街道都已建立服务分站。

新增民营科技企业107家、上海市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6家,总量达24家,市区两级专利培育、专利试点企业达31家。全区专利申请量突破2372件,全年共认定技术合同120份,实现技术交易合同总金额2.03亿元,增长60.3%。申报各类科技项目948个,立项735个,其中市级以上科技立项303个,获市级以上资助奖励金额6267.8万元,增长81.8%。有27个项目被国家科技部列为2009年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有3个项目被列为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

全区基本构建以实有人口、法人、地理信息和政府资源目录为纽带的电子政务整体框架。电子政务应用推广不断深化,完成“无线城市”建设。青浦区成为全市18个区县中首家顺利完成互联网安全接入试点单位。

推动新农村信息化建设和应用。进一步加大“千村万户”农村信息化普及培训力度,年内共宣传普及3.6万人次,培训农民3423人。在已建61个村民信息化活动室的基础上,再建30个村民信息化活动室。完成全区258个村居委会的“村村通”光纤网络接入工作和农村合作医疗医卡通项目。

教     育

大力弘扬“用心做教育,全力谋发展”为核心的青浦教育精神,传承和发展青浦实验,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各类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严隽琪对青浦区农村基础教育改革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给予充分肯定。青浦区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地区”称号。市政府办公厅转发了由市教委编发的关于《青浦区统筹兼顾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专报,《中国教育报》、《解放日报》分别在头版报道了青浦教育的有关做法。

2009年完善区级统筹机制,全区教育经费投入总量12.1亿元。年末全区共有教育单位166个。其中学前教育42所(含民办10所),中小学教育66所(含民办2所、民办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小学17所),职成教育49所(含社会力量办学30所),特殊教育2所,其他教育事业单位7所。全区现有在编教职工6385人,其中教师6002人,其中专任教师4896人。

2009年,全区在校学生80330人,其中幼儿园在园幼儿15943人,小学生35632人,初中生16829人,高中生6887人,中职学校在校学生5009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读公办学校(民办公助)比例达85.5%,比上年提高24.6个百分点。全面实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2400多名和3900多名考生顺利参加高考和中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