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鲁番地区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1-19 吐鲁番地区统计局

2006年地区有171名运动员参加了自治区第十一届全运会比赛,共获得22枚金牌、9枚银牌、16枚铜牌,获团体总分第九名。全面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以“群众体育与奥运同行”为主题,举办了“中国体育彩票杯”环艾丁湖摩托车越野挑战赛,第七届青少年足球赛,中学生沙滩排球赛,中学生男女篮球赛,职工篮球赛。至年末新增各类公共体育场地10个。

十一、人口

年末全地区总人口589609人,全年全地区出生人口7846人,出生率13.37‰;死亡人口2743人,死亡率4.67‰。全年净增人口5103人,自然增长率为8.69‰,比上年下降0.81个千分点。在总人口中,其中:少数民族人口454344人,增长1.1%。维、汉、回民族占总人口的比重分别为70.4%、22.9%和6.4%。

十二、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167元,增长8.9%,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6.2%。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953元,比上年增长7.8%,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5.1%。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收入比为1:0.48。全地区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5537元,比上年增长27.8%,其中地方属职工年平均工资16823元,增长14.0%。

年末全地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2062人,其中参保职工13872人,参保的离退休人员8190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54819人,其中参保职工40904人,参保的退休人员13915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9962人,参加工伤保险的人数12631人,参加生育保险的人数14427人。全地区有7514名企业退休人员实现了社会化管理,社会化发放率达100%。年末有16823人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其中:城市居民13218人,农村居民3605人,低保金按时足额发放。

年末全地区有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位数337张,收养各类人员235人。接受社会捐赠221.3万元。城乡医疗救助工作继续实施,全年全地区医疗救助9592人,救助资金支付29.8万元,其中救助农村合作医疗资金支出20.9万元。

十三、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年全地区审批建设用地134.9公顷。出让土地109.9公顷。其中:挂牌出让土地8.6公顷;协议出让土地101.1公顷。

造林绿化工程稳步推进。全地区“三北”防护林建设四期工程完成人工造林面积8422亩。其中:新造林面积7501亩,更新造林774亩,补植147亩。退耕还林完成补植补造30000亩。积极开展国家重点公益林保护工程,2006年全地区新纳入国家重点公益林面积54万亩,使公益林保护面积达127万亩。

在监测的总天数中,Ⅰ、Ⅱ级天数达到79.2%。在监测的城市区域中,城市区域噪声达51.5分贝,区域声环境质量属三级一般环境。全年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达7.2万立方米/日,全年污水处理量493万立方米,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0.8%;集中供热面积194.3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30.1%。

全年因大风、洪灾、干旱、低温冷冻等自然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7亿元,比上年下降34.6%。其中:农业直接经济损失1.6亿元,下降30.4%。农作物受灾面积13000公顷,下降30.9%。其中:绝收面积2680公顷,下降52.4%。

全年生产安全事故死亡142人,比上年下降10.3%。直接经济损失478.1万元,比上年上升23.3%;全年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56起,死亡116人,受伤311人,直接经济损失68.5万元。全年发生火灾238起,死亡1人,受伤4人,直接经济损失72.1万元。

注:1、本公报地区生产总值为初步统计数。

2、“地方属”指的是扣除吐哈油田的部分。

3、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农业总产值指标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