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鲁番地区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吐鲁番地区统计局 2007年3月20日 2006年,是全面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地区各族人民在地委、行署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努力拼搏,扎实工作,确保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实现了年初确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为顺利实施“十一五”规划起好了步,开好了头。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地区实现生产总值145.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4%。其中地方属实现生产总值67.1亿元,比上年增长15.8%。从产业结构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3.9亿元,增长11.2%;第二产业增加值99.6亿元,增长15.7%,其中:工业增加值88.8亿元,增长16.9%;第三产业增加值32.3亿元,增长12.1%。全地区人均生产总值24843元,比上年增长11.4%。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0.5:65.9:23.6调整为9.6:68.3:22.1,第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一、第三产业比重下降。一、二、三次产业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6%、79.0%、15.4%。 价格总水平平稳上涨。2006年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2.6%。其中:非食品价格上涨2.2%,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8%,消费品价格上涨2.7%。构成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的八大类呈现全面上涨,由高到低依次是:居住类上涨7.8%;食品类上涨3.2%;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3.1%;交通和通讯类上涨0.9%;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9%;烟酒及用品类上涨0.4%;衣着类上涨0.2%;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0.1%。 全年商品零售价格上涨3.1%;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20.5%;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3.4%,涨幅比上年回落4.5个百分点。其中:化学肥料上涨6.3%,涨幅比上年回落5.7个百分点;农用机油上涨11.3%,涨幅比上年回落7.3个百分点。 年末全地区从业人员31.7万人,比上年末增长2.4%。其中城镇就业人员10.7万人。新增就业人员8152人,比上年末增加1091人。全年实现就业再就业8885人,其中:新成长劳动力1015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781人,其他人员6089人。按规定减免税费84万元,惠及下岗职工4428人。全年完成各类职业培训24634人,其中:城镇各类人员培训6646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17988人。年末全地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4%,比上年末提高0.1个百分点。 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农业产业化程度较低,农牧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资金、技术、人才制约经济发展。 二、农业 农业生产稳步增长。2006年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2.5亿元,比上年增长14.9%。其中:种植业产值17.4亿元,增长16.6%;林业产值0.2亿元,下降8.6%;畜牧业产值4.5亿元,增长10.5%;服务业产值0.4亿元,增长8.3%。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7.1万亩,比上年减少8.1万亩;棉花种植面积27.4万亩,增加4.5万亩;蔬菜种植面积7.3万亩,增加1.4万亩;葡萄种植面积43.7万亩,增加0.4万亩;瓜类种植面积10.3万亩,增加2.5万亩。全年粮食产量5.3万吨,比上年下降27.8%;棉花产量2.5万吨,增长25.8%;蔬菜产量17.9万吨,增长20.9%;葡萄产量71.3万吨,增长24.5%;瓜类产量19.1万吨,增长31.3%。设施农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全地区温室和联栋大棚3.8万亩,比上年增长20.9%。蔬菜产量6.5万吨,增长1.0倍,实现产值1.4亿元,增长87.0%。 畜牧业平稳发展。年末牲畜存栏头数110.8万头(只),比上年下降2.3%。肉类总产量4.4万吨,比上年增长5.0%,其中:牛肉产量1.2万吨,增长2.0%;羊肉产量3.0万吨,增长7.7%;奶类产量2.1万吨,增长3.6%;禽蛋产量456吨,增长2.0%;水产品产量350吨,下降2.0%。 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年末全地区农机固定资产总值4.1亿元,农业机械总动力44.9万千瓦,农机化经营总收入2.4亿元,比上年增长6.8%。农机经营纯收入1.1亿元,增长3.7%。全年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1.9千公顷,新增有效灌溉面积0.3千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4.9千公顷。 三、工业与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年地区完成全口径工业总产值139.4亿元,比上年增长29.7%。其中:地方属工业总产值42.7亿元,比上年增长46.6%;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134.7亿元,比上年增长30.2%。产品销售率98.6%,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 全年乡及乡以上工业中,采矿业尽显产业主导地位,实现工业总产值111.6亿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比重达80.1%。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占2.8%;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占72.2%;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占4.6%;非金属矿采选业占0.4%。 全年一次能源生产总量824.79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29.7%;发电量53902万千瓦小时,增长4.6倍;原煤生产量308.1万吨,增长81.7%;原油生产量205.7万吨,下降2.0%;其他产品产量见表: 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快速增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58.2亿元,比上年增长33.7%。其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54.5亿元,增长25.9%;集体企业实现利润0.1亿元,增长60.4%;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实现利润0.1亿元,增长29.0%。工业企业运行质量提高。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838.5%,比上年提高138.6个百分点。 2006年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6.1亿元,比上年下降14.3%;施工面积21.1万平方米,下降23.7%;房屋竣工面积11.5万平方米,下降41.7%。全地区具有资质等级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1715万元,比上年减亏187万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4.4亿元,比上年增长29.4%,其中:地方属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6亿元,增长30.5%。按城乡分: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2亿元,比上年增长26.4%;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4亿元,比上年增长1.7倍。按产业分:第一产业完成投资2.5亿元,比上年增长3.14%;第二产业完成投资42.7亿元,增长33.4%;第三产业完成投资9.2亿元,增长20.6%。 招商引资项目质量进一步提升。2006年签约项目64个,签约金额近60亿元。引进中国万向集团、中广核集团、中冶集团、中国能源科技集团、山孚集团等知名企业参与吐鲁番地区经济建设。全年到位资金14.9亿元,比上年增长18.3%。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稳中趋旺。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2亿元,比上年增长15.1%,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2.2%。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2.7亿元,比上年增长17.1%,农村消费品零售额4.6亿元,增长10.0%。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14.1亿元,增长16.0%;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3.1亿元,增长12.3%;其他零售业零售额297.5万元,下降4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