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鲁番地区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2亿元,比上年下降3.5%,其中:地方属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3亿元,比上年下降6.1%。按城乡分: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1.1亿元,比上年下降3.6%;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819万元,比上年增长0.8%。 在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2.3亿元,比上年下降25.1%;第二产业完成投资32.1亿元,增长0.3%,其中:工业投资32亿元,增长0.2%;第三产业完成投资6.8亿元,下降11%。 在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中分行业看:采矿业投资比上年下降2.7%;制造业下降61%;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业增长1.9倍;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88.2%;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业下降55.8%;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增长1倍;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下降82.7%;教育投资增长2.7倍。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1206万元,比上年增长13.5%,其中住宅投资6793万元,下降1.1%。在住宅投资中,经济适用房投资增长32.7%。土地购置费3645万元,增长2.4倍。全年房地产施工房屋面积15.8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1.2%;房屋竣工面积2.4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75.5%;商品房销售额5748万元,下降50.9%。 地区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进展。2005年新签订开工项目56个,其中工业项目46个,占新开工项目的82%。项目计划总投资35.6亿元,到位资金9.21亿元,续建项目到位资金3.4亿元,全年实际到位资金12.6亿元。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5.2亿元,比上年增长12.9%,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4.5%。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0.7亿元,比上年增长15.5%,农村消费品零售额4.5亿元,比上年增长7.2%。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2.3亿元,增长13.1%;餐饮业零售额2.8亿元,增长11.8%;其他零售业零售额1153.8万元,增长17.0%。 六、对外贸易 全地区外贸进出口总额88.3万美元,比上年下降80.9%。其中进口总额88.3万美元,下降57.9%。2005年末有外商投资企业10户,其中工业企业7户,商贸企业1户。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完成公路货物运输周转量93873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30%;完成公路货运量733万吨,比上年增长7%。全年公路客运周转量54638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8.2%;完成公路客运量978万人,比上年增长0.5%。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2亿元,比上年下降8.3%。新增固定电话用户1万户,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20.5万户(小灵通用户4.5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9.9万户,增长13.4%;农村电话用户9万户,增长5.3%。新增移动电话用户3.6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6.8万户。年末全地区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37.3万户,比上年末增长14.2%。年末全地区电话普及率为64部/百人。年末全地区互联网用户3.1万户。 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32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8.2%,其中:接待国内游客305.3万人次,增长7.9%;接待国外游客18.7万人次,增长13.6%。实现旅游收入6.2亿元,比上年增长8.2%。 八、财政、金融、保险业 全年地区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15.1亿元,同比增长19.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亿元,比上年增长15%。分税种看:增值税完成25450万元,比上年增长25.7%;营业税完成9206万元,下降10.2%;所得税完成4916万元,增长95.5%;资源税完成1903万元,增长10.1%。 全年地方财政支出9.8亿元,比上年增长19.0%。其中基本建设支出增长126.5%;企业挖潜改造资金支出增长35.3%,科技三项费用和科学事业费支出增长127.9%,各项农业支出增长16.8%,教育事业费支出增长10.6%。 全年各项税收收入19.1亿元,比上年增加5亿元,增长35.6%。 年末地区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64.0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5.3%。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40.72亿元,增长20.6%,人均储蓄存款余额6969元,比上年末增长19.6%。年末地区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3.04亿元,下降6.1%。个人消费贷款余额3.07亿元,其中:住房贷款2.09亿元,减少0.14亿元;汽车贷款0.44亿元,减少0.37亿元。发放下岗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582万元。 全年地区全部金融机构累计现金收入168.83亿元,累计各项现金支出185.17亿元,累计货币净投放16.34亿元,同比多投4.89亿元,增长42.8%。 全年地区各保险公司实现各项保费收入1.8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8035万元,比上年下降0.4%;人寿险保费收入9711.5万元,增长29.6%。在人寿险保费收入中,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保费收入2104万元。全年支付各类保险赔款及给付8653.3万元,增长27.6%,其中:财产险赔款7348.1万元;寿险业务给付241.3万元;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赔款及给付1063.8万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全地区有各类学校218所,在校学生85271人,毕业生22177人。其中:中等专业学校3所,在校学生768人,毕业生235人;普通中学93所,在校学生30058人,毕业生11373人;小学校119所,在校学生53138人,毕业生9848人。幼儿园4所,幼儿园在园幼儿1570人。全地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8%,初中学龄少年入学率99%,普通高中普及率59%,学前儿童入学率68%。2005年全地区维文高考录取专科以上上线率78.5%,汉文高考录取专科以上上线率82.8%,上线率排名全自治区第五名。 教育信息化进程加快,全地区有93所中小学能够利用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其中农村中学67所。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全地区有2.6万名中小学生享受到免课本费、免杂费优惠政策,占中小学在校学生数的31.2%。 科研、科技合作成果项目申报取得较好成绩。成功申报了国家、自治区“绿色专项——2万亩绿色无核葡萄生产及示范项目”、“精品哈密瓜基地建设项目”、攻关计划——“冰葡萄酒”合作项目。今年地区推荐的“难选型高硫铜锌浮选分离工艺”、“哈密瓜套种棉花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葡萄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三个项目获2004年度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完成吐鲁番地区第十届科技进步奖评审工作,评出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 建立了《哈密瓜标准体系》,“吐鲁番葡萄干”实物标准。发布7项自治区地方标准,备案30项企业标准。全地区共检定计量器具15896台件,受检率达96%。2005年“吐鲁番葡萄”被自治区人民政府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评为“新疆名牌产品”;在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中国经济林协会、北京果树产业协会联合举办的葡萄擂台赛上荣获“优质奖”、“金奖”和2008年奥运会安全优质葡萄产品。全年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共抽查391家企业生产的656批次产品,批次合格率为81%,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消费品抽查378批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