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扩大,对经济的贡献提高。全市大力实施投资拉动战略,积极争取国家和自治区项目投资,吸收社会投资,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投资力度,使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了快速增长势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1.90亿元,同比增长18.9%,仅投资一项直接拉动经济增长1.5个百分点。投资快速增长主要是受地方投资大幅度增长拉动,中央、区属(厅局及农村)完成投资20.73亿元,同比增长3.2%,地方完成投资21.17亿元, 同比增长39.7%。地方投资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完成投资达到15.83亿元,占地方投资的74.8%。投资增幅较大的是农业、工业、房地产业和水利环境公共设施管理业,增幅分别达到1.3倍、36%、1.4倍和56.9%。地方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63亿元,同比增长1.3倍,占地方投资总额的7.7%;第二产业完成投资3.70亿元,同比增长48.1%,占地方总投资额的17.5%,其中:工业完成投资3.42亿元,同比增长36%;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5.87亿元,同比增长33.4%,占地方投资总额的74.8%, 其中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完成投资4.60亿元,同比增长56.9%。 五、国内贸易、招商引资 消费品市场购销活跃。我市注重加强商貌流通领域建设,不断改善消费环境,规范市场运作,刺激消费需求,提升消费层次,有效的激活了居民消费需求,促进了消费品市场的活跃。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65亿元,同比增长13.6%。消费活跃主要表现在:一是市区和县城消费活跃,实现消费品零售额分别为4.58亿元和5.5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7%和14.9%;二是非公有制经济零售额快速增长,实现零售额12.00亿元,同比增长24.3%,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72%;三是住宿餐饮消费持续保持旺盛势头,实现零售额2.48亿元,同比增长34.3%;四是节假日消费火暴,宽松、休闲、温馨的节假日消费成为市场消费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据不完全统计,节假日零售额已占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0%以上。 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全市共引进市外各类资金6.6亿元,比上年增长18.9%。 六、交通、通信及旅游 交通运输业发展较快,运输道路不断改善。2006年全市完成福(州)—银(川)高速公路固原至六盘山段38公里主体工程量的90%,完成了309国道固原过境段3.2公里改造,完成了农村沥青公路改造10条221公里,新修村级道路334公里,新建彭阳县茹河1号大桥和固原清水河大桥,完成总投资14.23亿元。全市境内等级公路通车里程达到3067公里。各类客运汽车拥有量11001辆,载货汽车拥有量10334辆。全年完成公路客运量1042万人次,旅客周转量12.1亿人公里;货运量681万吨,货物周转量14.9亿吨公里。 邮电通信业较快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达2.59亿元,拥有固定电话(包括小灵通)17.9万部,移动电话24.5万部,固定电话上网用户0.9万户,全市电话普及率达到28部/百人。 旅游产业得到提升。旅游产业突出“生态观光、红色之旅、回乡风情、人文景观”等特色旅游,加强旅游景区基础建设和景点开发,旅游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同时加大旅游宣传力度,举办了第二届六盘山山花旅游节、《六盘山之光》摄影大赛、重走长征路国际旅游节和将台堡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等旅游宣传活动,扩大了六盘山旅游品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和固原博物馆和森林公园被国家评为4A级旅游景区,拥有3A级旅游风景区1个,2A级旅游风景区2个。全年共接待国内游客86.94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总收入1.84亿元。 七、财政、金融、保险 地方财力快速增长。全市共实现地方财政收入2.14亿元,同比增长23.8%,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67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17.4%,同比增长18.9%;政府基金收入0.47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75.6%,同比增长45.1%。财政总支出22.62亿元,同比增长19.8%。 金融、保险发展壮大。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50.67亿元,比上年增长21.5%,其中城乡居民储蓄余额31.64亿元,同比增长14.9%;各项贷款余额达到31.61亿元,同比增长12.3%。全年实现保险保费收入8219万元,同比增长50%,其中:财产保险保费收入3699万元,人寿保险保费收入4520万元;各项赔付支出1958万元,同比增长25.4%,其中:财产保险赔款1791万元,人寿保险赔款167万元;保险赔付率46.8%。 八、文化、体育、教育、卫生、科技、广播电视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今年举办了固原市第二届民俗文化艺术节,参与演职人员5000多人,观众达20万人次。组织参加了宁夏2006“乡村游”启动仪式暨第二届六盘山山花旅游节文艺演出,参演人员344人。组织举办了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4周年文艺演出,观众达3000多人。协调、配合北京战友文工团等单位在固原体育场举办了“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长征组歌》大型义演活动,观众达2万多。在固原市人民会堂举办了《红旗颂》大型文艺晚会。创作编排了《村支书李玉荣》,在全市五县(区)巡回演出60多场次。组织人员创作了大型现代眉户剧《情深深、爱无声》。极大的丰富了我市的群众文化生活。 竞技体育和群众性体育运动广泛开展。举办了全市中学生篮球、田径运动会。组织参加了全区第十二届运动会,我市代表团参加了青少年7个项目的比赛,共获得金牌6枚、银牌15枚、铜牌8枚,总得分229分高于上届运动会。全年共协调、组织开展各类规模不等的市区群众体育活动及赛事近30次,参与人员上万人。实施“体育下乡、篮球进村”工程,优先为千里文化长廊建设配备体育设施,为全市所有行政村配发了篮球架,总价值100多万元。 教育事业优先发展,良好的教育局面正在形成。泾源县、彭阳县、西吉县、原州区“两基”工作顺利通过了自治区人民政府评估验收,全市提前一年实现了“两基”目标,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民族教育进一步加强,固原一中、固原二中、西吉中学、隆德中学被评为自治区级示范学校。全市拥有高等学校1所,在校学生人数5347人;拥有普通中专学校1所,在校学生人数2280人;全市高中在校学生人数30882人,普通初中在校学生人数78986人,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人数6808人,小学在校学生人数202349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6%。 卫生事业加快发展,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改善。全年改(扩)建乡镇卫生院13所,新建和改扩建标准化村级卫生室968个,启动了新型农村医疗合作制度,缓解了农民看病难和看病贵问题。年末全市拥有医疗机构106家,卫生技术人员3025人,执业医师1476人,拥有病床2367张,各种疫苗接种率达到92%以上,报告传染病发病率502.67/10万,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分别下降到57.42/10万和23.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