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卫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2007年,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5.85亿元,比上年增长1.7%。其中市属投资47.18亿元,增长12.9%;中央区属投资(含农户投资)18.67亿元,下降18.8%。在市属投资中,城镇投资29.46亿元,下降13.3%;农村非农户固定资产投资12.18亿元,增长141.7%。 在市属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5.02亿元,比上年增长123.1%;第二产业投资24.55亿元,下降0.6%,其中用于工业投资23.69亿元,下降2.9%;第三产业投资17.6亿元,其中用于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3.56亿元,增长22.4%,用于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投资0.38亿元,增长50.1%。全年施工项目348个(不含房地产投资项目),比上年下降2.25%。其中新开工项目达309个,比上年增长0.32%。 房地产开发投资快速增长,商品房销售良好。2007年,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5.54亿元,比上年增长100.5%,其中住宅投资2.93亿元,增长52.6%;商业营业用房投资2.58亿元,增长214.63%。商品房施工面积62.0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3.4%;竣工面积23.18万平方米,下降5.69%。商品房销售面积35.13万平方米,增长25.0%;商品房销售额5.16亿元,增长24.2%。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2007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83亿元,比上年增长20.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4.1%。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1.03亿元,增长22.3%;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8.0亿元,增长18.1%。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增势强劲,住宿和餐饮业稳步增长,全年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14.42亿元,比上年增长24.6%,其中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增长31.5%;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3.15亿元,增长8.3%;其他行业零售额1.14亿元,增长8.0%。 私营个体经济快速发展,居主体地位。全年私营经济实现零售额4.56亿元,比上年增长27.6%;个体经济实现零售额11.07亿元,增长21.6%,私营个体经济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83.0%。国有经济实现零售额1.71亿元,增长4.7%;股份制经济实现零售额1.27亿元,增长15.8%;集体经济实现零售额0.22亿元,增长2.0%。 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零售额中,通讯器材类增长214.6%;金银珠宝类增长120.0%;汽车类增长93.5%;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41.8%;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20.2%。 进出口贸易稳步增长。全年进出口总额350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2.3%,其中出口额3460万美元,增长48.0%;进口额40万美元,下降94.9%。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完成公路货运量908万吨,比上年增长9.1%;公路货物周转量99346万吨公里,增长8.4%;公路客运量760万人次,增长7.8%;公路旅客周转量64237万人公里,增长7.7%。2007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已达4925公里,比上年末净增22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229.6公里。 年末全市各种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1.68万辆,比上年末增加0.42万辆,增长33.3%,其中年末私人汽车保有量达到1.06 万辆。 邮电通信业快速增长。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7177.5万元,比上年增长18.3%,其中电信业务总量23963万元,增长18.7%;邮政业务总量3214.5万元,增长15.6%。年末局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9.52万门。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13.57万户,增长1.4%。新增移动电话用户7.63万户,年末达到32.77万户,增长30.3%。全市电话普及率达到每百人44.1部。年末互联网用户26967户,增长27.5%。 旅游基础设施日趋完善。至年末,全市星级宾馆已达5家,其中三星级宾馆5家。全市已有旅行社7家,其中城区6家,中宁县1家。旅游入境人数稳步增长。全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旅游者达到134万人次(包括景点旅游和商务旅游),实现旅游总收入5.3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3.1%和20.1%。 七、金融和保险 金融业保持平稳运行。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89.96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其中企业存款19.41亿元,增长34.0%;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7.34亿元,增长1.2%。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83.84亿元,比上年增长15.8%,其中短期贷款47.91亿元,增长17.5%;中长期贷款27.13亿元,增长7.8%。 全年全市金融机构现金收入339.92亿元,比上年增长22.9%,现金支出346.57亿元,增长23.4%,收支相抵净投放现金6.65亿元,比上年增长59.4%。 保险事业稳步发展。全年保费收入12638万元,增长21.6%,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4903万元,增长30.8%;寿险保费收入7735万元,增长16.5%。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4415万元,增长69.2%,其中财产险赔款及给付2441万元,增长17.1%;寿险赔款及给付1974万元,增长276%。 八、社会事业 科技:科技事业取得新的成效。2007年共争取上级项目31个,争取资金3667万元,其中国家级科技项目5项,自治区级26项。组织实施市级科技发展计划项目43项。年内共授理专利申请29件,授权专利17件。 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进一步深化,在全区率先成立了中卫市科技特派员协会,全市科技特派员达到253名,成立科技特派员公司53家,建立科技示范点103个,引进种养新品种121个,示范推广新技术91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在重点骨干企业推广先进实用技术5项,开发出高性能数控镗铣加工中心、生物蛋白饲料、新枸杞果醋系列产品等市级以上新产品3个,香山酒业集团企业研发机构被认定为自治区枸杞生物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河机床有限公司、中冶美利纸业集团和宁夏红枸杞产业集团企业研发机构被认定为自治区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进展顺利。 教育: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教育质量全面攀升。2007年末,全市有普通中学72所,普通高中招生5684人,在校学生19338人,毕业生7131人;普通初中招生18517人,在校学生54206人,毕业生15068人,初中阶段毛入学率98.1%。全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1723人,在校学生3707人,毕业生866人。2007年考入高等院校学生4856人。 有小学434所,小学在校学生131054人,招生19859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9%,毕业生数20775人。特殊教育招生47人,在校学生196人。幼儿园29所,在园幼儿(含学前班)22807人。 文化:文化事业有了新的发展。年末全市有文化馆3个,公共图书馆3个,各类藏书37.3万册,全年图书借阅20.52万人次。博物馆1个,全市共有馆藏文物3396件(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一步加强。群众文化丰富多彩,组织开展了“文体下乡、进社区”活动和“魅力中卫”大型广场文化活动,全年广场文艺演出162场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