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洛州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基础设施投资保持增长。全州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8983万元,同比增长83.25%。其中:交通运输业完成投资12272万元,同比增长2.78倍;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完成投资4156万元,同比增长1.95倍;电力生产和供应业完成投资1340万元,同比下降54.48%;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完成投资980万元,同比下降58.24%。 六、贸易业 积极改善贸易发展环境,有针对性地开展"重商、亲商、惠商、护商"的招商引资活动。加大流通领域监管力度,完善市场机制,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鼓励个体私营经济向规模化上档次发展,有效促进了贸易业整体水平的提高。加之城乡居民收入提高,购买力增强,使消费品零售额稳步增长。全州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8504万元,比上年增长14.00 %。从销售地区看:全州完成县的零售额14049万元,同比增长12.17%。完成县以下的零售额4455万元,同比增长20.18%;从经济类型看:国有经济完成零售额4185万元,同比增长13.54%。个体经济完成零售额12230万元,同比增长13.74%。私营经济完成零售额2089万元,同比增长16.51%;从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完成零售额13378万元,同比增长13.05%。餐饮业完成零售额3699万元,同比增长21.00%。其他行业完成零售额1427万元,同比增长6.41%。 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持续、稳定、健康、快速发展,发展规模、档次又有了新的突破。2007年,全州共有个体工商户2151户,同比增长10.14%,从业人员3880人,增长3.36%,注册资金4763万元,增长12.12%;私营企业52户,同比增加8户,从业人员738人,增长7.11%,注册资金16223万元,增长1.20%。 七、财政、金融 全州完成地方财政收入3098万元,同比增长59.94%;财政支出89543万元,同比增长37.84%;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34516万元,同比增长26.44%,其中:居民储蓄存款45202万元,同比增长31.64%;各项贷款余额38092万元,增长11.34%。 八、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州通车里程6325公里(包括1065公里的简易公路),其中:国道255公里,省道799公里,县道2175公里,乡道1215公里,专用道88公里,村道1793公里(1065公里公路属简易公路)。从公路等级看,等级公路2349公里,等外公路3976公里。全州客运汽车站13个,开通客运班线15条;全州邮政局(所)9个,邮政业务总量540万元,同比增长25.87%;全州电信局(所)8个,电信业务总量4922万元(含移动和联通),同比增长40.35%;全州有移动电话用户3.01万户,同比增长52.02%,联通用户2430户,同比增长88.23%。 旅游事业取得新进展。全州进一步加大旅游资源宣传力度,提高旅游景点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探险和考察。2007年,来果洛州旅游的人数达12.18万人次,同比增长14.37%,旅游总收入达422.09万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围绕“两基”攻坚目标,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两免一补”政策,大力营造基础教育的政策环境、体制环境和投入环境,进一步强化管理,夯实基础,保证各项教育工作的全面进步。2007年,全州共有各类学校72所,其中:小学53所,中学16所,职校3所。中小学在校学生27511人(包括小学州外生1643人和初中州外借读生1294人)。各类教职员工1500人,其中专任教师1461人。全州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7.6%,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其中:牧民子女入学率达97.5%,比上年提高2.68个百分点;“两免一补”政策得到贯彻落实,2007年省财政给果洛州划拨“两免一补”资金1061.7万元,其中杂费补助155.2万元,公用经费补助81.6万元,助学金补助825.1万元。享受免费教科书的贫困生13000人,免除学杂费的学生14200人,享受省、州、县三级寄宿制学校贫困生助学金的12763人,州级落实助学金145.4万元;“两基”攻坚工作取得成果。玛多、玛沁、久治县实现了两基攻坚目标,顺利通过了省级“两基”验收,并通过了国家教育督导团审查,甘德、班玛、达日三县实现了“普六”。 科技工作取得新成就。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以提高广大农牧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农牧业生产技能,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先进实用技术为目的,不断推进全州科技事业的发展。重点搞好科技示范工作,为农牧民群众办实事,在玛多县生态移民区同德滩建立4个奶牛示范点, 引导生态移民开展黑白花奶牛示范养殖;从玛多县引进高原型优良种羊56只,在玛沁县大武乡开展“大白藏羊”选育扩群示范;积极争取省科技富民计划资金16万元,在班玛县开展“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推广”,在甘德县实施“藏羊、牦牛改良技术推广”。 十、文化和卫生 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成功举办了第三届玛域格萨尔文化旅游节。全州共有文化事业单位15个,其中艺术事业单位1个,图书馆7个,群众文化事业单位7个;电影发行机构7个;影剧院3个;电影放映单位7个,广播站8个,电视转播台208个,广播覆盖率74.97%,电视覆盖率67.26%。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全州共有卫生机构79个(不含诊所等),其中:县及县以上医院11个,乡镇卫生院45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7个,卫生监督所7个,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7个;卫生人员766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683人。卫生技术人员中副高以上职称的49人,主治237人,师级209人,士级188人;全州有病床526张;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制度稳步实施。2007年末,参加农村牧区合作医疗的牧户达27288户,参合牧民114801人,参合率达97.45%。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制度的16768人,参合率76.1%。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新成效。全州人口出生率为16.6‰,人口死亡率5.7‰,人口自然增长率10.8‰,年末总人口为157695人。其中,藏族人口143667人,占总人口的91.10%;农业人口121735人,占总人口的77.20%。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高。2007年底,全州单位从业人员10980人,比去年增加199人,同比增长1.84%。其中,在岗职工10979人,增加199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753人,比去年增加38人。全州单位从业人员发放劳动报酬31197.8万元,同比增长17.18%,其中:在岗职工工资总额31194.7万元,增长17.18%。从业人员年均劳动报酬为28564元,增长14.5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85.01元,比上年增长8.02%;全州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161.51元,同比增长6.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