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市场物价高位运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106.5;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为105.3。在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中:食品类115.8,烟酒及用品类109.6,衣着类101.0,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106.3,交通及通讯类101.8,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75.6,居住类109.1;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108.1。 六、科技、文教、卫生和体育 科技项目建设稳步推进,科技投资稳步增长。2007年,科技部门深入调研,加强指导,强化培训,加大组织申报项目的工作力度,项目申报数量有所增加,项目申报质量明显提高。共组织申报科技项目77项,其中科技部13项,科技厅64项。批复立项19项,总投资408万元,比上年增加71万元,增长21%。其中科技部1项(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投资114万元;省科技厅18项(重大专项3项,投资160万元;科技中小企业创新基金1项,投资18万元;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5项,投资50万元;星火计划7项,投资53万元;科技基础条件建设补助专项1项,投资5万元;科技支撑国际科技合作与工程中心1项,投资8万元),总投资294万元。省科技厅上年结转项目7项,当年投资26万元。陇海乳品公司、腾胜公司被列为全省第二批创新型试点企业,扶正公司等两户企业被列入甘肃省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效灵公司等两户企业被认定为省高新技术企业,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7家。 文化事业日益繁荣。全市有艺术团体7个,博物馆8个,公用图书馆7个,藏书69.40万册。专业剧团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全年下乡演出2058余场次。 广电事业稳步发展。全市有调频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131座,总发射功率7.176千瓦,广播覆盖率达到89.68%;全市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达到772座,总发射功率7.538千瓦,卫星电视地面站761座,电视覆盖率达到89.25%。全市拥有有线电视用户4.11万户。 教育事业成绩斐然。2007年,全市教育工作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改革发展全局,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努力深化教育改革,切实强化教育管理,着力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使全年各项重点工作进展顺利,取得了明显成效,各级各类教育保持了快速、协调、持续发展。至年底,全市有各级各类学校2138所。其中:普通高校1所,在校学生3773人;成人高校1所,在册学生2188人;中等专业学校4所,在校学生7647人;中等职业学校17所,在校学生21716人;完全中学48所,在校学生73817人;独立初中144所,在校学生171279人;小学1815所,在校学生330036人;幼儿园102所,在园幼儿27655人。各级各类学校共有教职工31498人,其中专任教师29901人。一是全面实施"新机制"改革,着力提升义务教育整体水平。2007年,全市为51万多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了学杂费,为4.3万多名贫困寄宿生补助了生活费,为32万多名学生发放了免费教科书。全市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1%,初中阶段入学率达到96.3%。二是深入开展"职教效益年"活动,促进职业教育快速发展。2007年,全市职业学校招生18807人,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5117名,有4891名实现了稳定就业,毕业生就业率达到了95.6%。三是严格按照"德才并举"的要求,加强教师队伍建设。2007年,全市高中、初中、小学的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70.6%、94.0%、97.3%,比上年分别提高了5.3、1.7、0.6个百分点。四是教育教学质量继续提高。2007年,全市有29746名学生参加了普通高考,比去年增加了3802人。本科(不含独立学院)上线人数达到4624人,比去年增加了364人。其中,重点普通本科上线1038人,比去年增加80人,普通本科上线3586人,比去年增加280人,600分以上的考生达到241人,比去年增加了38人。普通本科院校录取新生4843人,有4人被北京大学录取,1人被清华大学录取,有10人被空军航空大学录取。全市有52110名初中学生参加了毕业会考,有24038名学生被普通高中录取。2007年,参加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考生达到11681人27704科次,毕业人数724人。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全市共有各类医疗机构210所。乡村卫生服务推进一体化管理,全市有乡镇卫生院133个,村卫生室1963个。 体育事业全面进步。一是创造条件承办大赛,体育多元服务功能得到体现。全市体育部门承办省级以上体育比赛4项5次。其中在漳县承办第三届全国攀岩精英赛跻身全省四大体育品牌赛事之一。二是广泛开展各类活动,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全市举办各类群体活动和竞技比赛11项16次。一方面,以"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为主题,组织开展全民健身系列活动。有"新春体育健身大拜年"、"元旦春节百万农民健身活动"、"全民健身月活动"、"迎奥运老年人健步走活动"、"妇女健美操比赛"、"社区中老年人文体大赛"等,特别是"迎奥运万人健身操比赛",有市区12所学校10个活动站的近万人参加,"阳光体育运动"广泛开展,进一步掀起了亿万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新热潮。三是坚持抓好业余训练,参加各级竞技比赛成绩优异。积极推行体教结合,认真抓好业余训练工作,提高市体校和各县区业余体校的办学质量,市体校和通渭、陇西等四县业余体校积极申报了"省级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组队参加了全省体育比赛8项9次,分别在少年田径、武术、篮球、柔道、跆拳道、垒球、乒乓球比赛中获6金15银12铜。与市农业局联合组团参加全省第五届农民运动会,夺取7金4银6铜、团体总分第三名的优异成绩,并被大会评为体育道德风尚奖。我市输送的一批优秀运动员在国内外大赛中屡创佳绩,其中焦鹏达获全国山地车赛第二名,赵建国获国际田联竞走挑战赛第五名,薛建华、王满义在全国伤残人运动会中勇夺4金1银,破1项全国纪录。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支快步增长。2007年,全市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6.08亿元,增长23.48%,其中地方一般性预算收入3.24亿元,增长20.00%,全市财政支出完成38.07亿元,增长35.68%。 金融运行态势良好。2007年,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22.34亿元,较年初增长24.58%,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84.46亿元,增长13.11%;各项贷款余额74.49亿元,增长21.59%。 保险业继续完善壮大。全市全年完成财产保险保费5051.41万元,同比增长22.49%。处理各类财产保险赔案6605件,赔款5125.36万元。完成人寿保险费11722万元,累计赔付743万元,满期给付4086万元,退保金866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