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7年,全市上下在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定西的重大活动和讲话精神鼓舞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和谐文明的特色经济强市目标,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积极调整经济结构,全力扶持优势产业,狠抓项目建设和劳务经济,克服了多年不遇的严重干旱困难,在粮食小幅减产的情况下,保持了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的稳步增长,经济社会呈现了增长较快、结构优化、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 一、综合 整体经济较快增长。全市通过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促进了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总量的较快增长。2007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0.10亿元,突破100亿大关,同比增长10.0%,增速比上年加快0.3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38.11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22.94亿元,增长11.7%;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39.05亿元,增长14.4%。一二三产结构为38:23:39,第一产业比重下降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下降2个百分点。 二、农业 农业和农村经济继续趋于良性发展。2007年,全市粮食总产虽有减产,但整体农业稳步增长,结构继续优化。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含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38.11亿元,比上年增长4.6%。全市粮食产量83.05万吨,减少2.06万吨。其中,夏粮14.25万吨,减少7万吨;秋粮68.8万吨,增加4.95万吨。马铃薯折粮产量达到59.5万吨,占粮食作物总产量的71.63%。全年粮食单产138.87公斤,比上年减少8.97公斤。全市中药材产量15.22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 农业产业结构继续优化。全市夏秋作物比为28:72。马铃薯、药材、蔬菜等支柱产业播种面积达488.89万亩,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62.49%。从产值看,马铃薯、药材、畜牧业、食用菌、花卉等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的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74%,其中马铃薯产值占到了农业总产值的30%。 主要农作物产量 产品名称 2007年 比上年增长% 粮 食 83.05万吨 -2.4 其中:马铃薯 59.5万吨 9.64 油 料 3.01万吨 -13.51 其中:胡麻 2.32万吨 -5.69 甜 菜 0.70万吨 -53.64 药 材 15.22万吨 0.66 其中:党参 3.74万吨 5.06 当 归 3.83万吨 4.93 黄 芪 4.16万吨 6.12 柴 胡 1.09万吨 -33.54 其他药材 1.99万吨 3.65 林业生产持续稳定。2007年完成林业增加值2963万元,比上年增长5.04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6.27万亩,其中:防护林14.13万亩,用材林0.06万亩,经济林0.42万亩,其它林1.66万亩。完成零星(四旁)植树784万株。 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2007年完成畜牧业增加值115683万元,比上年增长6.03%。全市大牲畜存栏58.93万头,比上年增加0.33万头;猪存栏86.43万头,比上年减少9.75万头;羊存栏83.47万只,比上年增加1.09万只。猪出栏102.46万头,比上年减少0.32万头;羊出栏45.08万只,比上年增加2.26万只。肉类总产量9.52万吨,比上年减少0.46万吨;牛奶产量达5250吨,比上年增加2285吨。 农业基础建设继续得到加强,生态治理成效显著。一是在农业机械化方面: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36.81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3.13%。其中耕作机械中有拖拉机9203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525台,小型拖拉机8678台;排灌机械中有动力机械8945台,农用水泵9789台,节水灌溉机械91套;运输机械有85821辆,其中农用载重汽车1011辆,农用运输车84810辆。二是农村电气化方面:农村发电量达到177.26万千瓦时,用电量达到19266.52万千瓦时,其中生产用电8632.73万千瓦时,生活用电10633.79万千瓦时。三是农村化学化方面:农用化肥施用实物量27.05万吨,塑料薄膜使用量4718吨。四是农村水利化方面:年末已配套机电井达到1372眼,水窖48.50万眼。机电排灌面积13.32万亩,旱涝保收面积12.33万亩,水平梯田575.22万亩,有效灌溉面积92.31万亩,保证灌溉面积75.65万亩。 三、工业、建筑业、交通和邮电业 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效益继续提高。2007年,全市工业经济继续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结构布局进一步优化,效益稳步提高。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1.57亿元,比上年增长16.48%。其中:轻工业完成增加值2.61亿元,增长25.16%,重工业完成增加值8.96亿元,增长17.86%。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产值44.20亿元,增长37.34%。 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2007年 比上年增长% 原 煤 5.59万吨 -8.82 原 盐 3.12万吨 20.06 铝 5.67万吨 33.86 发电量 6.06亿度 46.08 饮料酒 390千升 持平 中成药 8303吨 10.4 塑料制品 718吨 -4.6 水 泥 39.64万吨 -4.38 磷肥 8925吨 -29.84 建筑业稳定发展。2007年,全市完成建筑业增加值6.73亿元,同比增长11.00%。 公路运输日益发达。2007年,全市客运周转量达到80166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7.10%,货运周转量达到118782万吨公里,增长6.7%。全市公路营运车辆达到9751辆,比上年增加2649辆。其中有客运车辆2475辆、3.80万个座位,货运车辆7276辆,吨位2.75万吨。全市公路晴雨通车里程4519.958公里,通公路的乡(镇)和行政村分别达到119个和1537个。 邮电通讯业继续快速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4.10亿元,城乡本地电话用户达到32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到36万户。辖区报刊发行量达到2050万份,其中报纸1984万份。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较快增长。200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5.28亿元,比上年增长30.50%。城镇投资完成48.93亿元,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5.5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9.84%、83.11%。农村投资完成6.34亿元,下降15.92%。本年度内投资施工项目435个,其中新开工项目220个。本年投产项目128个,年末新增固定资产7.30亿元。 五、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消费品市场日趋活跃。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73亿元,比上年增长14.80%,其中:市的零售额7.14亿元,县的零售额12.35亿元,县以下的零售额13.24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3.20%、16.60%和14.10%。 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年底全市私营企业达到1263户,投资者4169人, 雇工24229人,注册资金17.61亿元;个体工商户31825户,从业人员4.29万人,注册资金3.10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