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1-19 陕西省统计局

证券市场进一步发展。2002年末,全省境内有各类证券公司4家,证券营业部63家(含外地公司在陕的营业部)。

保险事业稳步发展。全省各类保险公司2002年保险业务收入61.8亿元,比上年增长44.7%,其中,财产险收入14.8亿元,寿险收入43.6亿元。全省各类保险公司2002年赔付额11.8亿元,比上年增长6.3%,其中,财产和短期人身险赔付6.7亿元,寿险赔付5.2亿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继续在改革中发展,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研究生人数继续快速增长。2002年全省招收研究生1.22万人,在学研究生3.09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20.9%和26.3%。全省共有普通高等学校49所(含民办高校),招收本、专科学生14.7万人,在校学生41.2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27.4%和29.7%。高中阶段教育(包括普通高中、职业高中、普通中专、技工学校、成人中专)共有各类学校1302所,在校学生105.3万人,其中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校生41.1万人,占高中阶段在校生的38.6%,与上年持平。义务教育工作成效明显。到2002年底,全省又有4个县通过了“普九”验收,累计“普九”的县(市区)已达90个。全省普通初中在校学生214.1万人,比上年增长6.2%。小学在校生433.2万人,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98.49%,小学毕业生升学率为93.37%,比上年提高1.36个百分点。

2002年成人高等教育招收本、专科学生8.1万人,比上年增加0.3万人,在校学生20.6万人,比上年增加2.3万人。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在校学生(含普通中专成人班)4.1万人,成人中小学在校学生17.0万人。2002年底全省共扫除青壮年文盲11.7万人,基本完成扫除青壮年文盲任务。

2002年全省地方共取得省级以上重大科技成果347项。其中:农、林、牧、渔业77项,采掘业13项,制造业50项,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32项,建筑业9项,地质勘察业、水利管理业10项,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讯业33项,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74项,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6项,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36项。在重大科技成果中,居国际领先水平的14项,居国际先进水平的94项,居国内领先水平的115项,居国内先进水平的49项。全年获省级以上各种奖励的科技成果224项。授理专利申请量2527件,专利授权量1524件。

2002年全省地方国有事业、企业单位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65.4万人,其中高级职务1.1万人,中级职务18.3万人,初级职务38.7万人。

全省全年成交技术合同5496项,技术合同成交额15.16亿元。

2002年全省产学研共建开发机构和经济实体12个,参加产学研人数1万余人。产学研达成合作项目110项,其中重大项目11项,全年实现销售收入32.45亿元。

2002年全省共有各类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97个,在陕的国家检测中心13个。全年共制订、修订各类地方标准10个,监督抽查产品2600批次,抽查商品1200批次,定期监督检验11020批次。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进一步发展。2002年末全省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18个,文化馆111个,博物馆88个。2002年,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有了一定的提高。地、市以上广播电台10座,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12座,全省广播人口覆盖率91.5%,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电视台11座,县级广播电视台87座,较上年增加20座(县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职能调整后,原67座已批县级广播电视台除上划1座外,全部纳入省公共频道管理。原报总局待批的21个县级广播电视台也全部纳入省公共频道管理)。至2002年末,全省共播出84套广播节目。其中,省台6套,市级台12套,县级广播电视台66套。全省共播出123套电视节目,其中省级台无线电视节目4套、有线电视节目4套,地市级台无线电视节目11套、有线电视节目17套,县级台有线电视节目87套,平均每周播出时间5572小时;一千瓦以上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23座,电视人口覆盖率92.87%,比上年提高0.37个百分点。全年共生产电影故事片2部,其中电影《美丽的大脚》获得中国第22届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等4个奖项,这是我省自电影《野山》获得中国第6届金鸡奖后再获此殊荣。全省出版报纸6.7亿份,出版各类杂志5365万册,出版图书1.78亿册。全省共有档案馆118个,并面向社会开放了大量的各类档案。

2002年全省拥有卫生机构5240个(不包括个体办诊所7130个),由于撤乡并镇,比上年减少323个。全省共有床位10万张,比上年增加0.1万张,其中医院床位9.5万张。全省有卫生人员16.5万人,卫生技术人员13.5万人。全省共有执业医师6万人,注册护士3.7万人。由于2002年全省行政村数31197个,较去年增加181个,加之卫生机构分类代码的调整,村级卫生组织覆盖率为85.9%,较上年降低了2.3个百分点。

成功举办了陕西省第十二届运动会,首次承办了全国第三届特奥会,并取得了圆满成功;在亚运会上,我省共有8名运动员入选国家队,代表我国参加比赛,并取得4金、4银、1铜的好成绩;组队参加了第二届全国体育大会(非奥运项目)比赛,获得1金3银。国力足球俱乐部和东盛男篮继续保留在甲A联赛赛场,扩大了陕西省的体育项目在全国的影响。在2002年的国际比赛中,全省运动员共获得世界冠军6个,亚洲冠军8个、亚军5个;全国冠军10个,亚军10个。

十一、环境保护与治理

2002年末全省有各级环境监测站74个,环境监测人员1687人。2002年全省工业污染源治理和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步伐明显加快,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饮用水源地得到有效保护,环境保护投入显著提高,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2002年,开工建设160多个重点环保工程及污染源治理,总投入达48.1亿元。批准新建9个省级自然保护区,使全省自然保护区总数达到32个,占国土面积3.84%。批准划定17个城市集中饮用水源保护区,使全省城市集中饮用水源保护区总数达到51个,全省城市集中饮用水源保护区水质良好。西安市邓家村污水处理厂完成改造,北石桥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工程投入运行,铜川、延安市污水处理厂已进行调试。编制完成了渭河、汉、丹江水污染防治、榆林能源重化工基地、一线两带环境保护以及秦岭国家级生态功能区保护等五部环境保护专项规划。

与2001年相比,全省水环境按功能区达标的地级以上城市个数占地级以上城市总数的60%,主要水体国控断面满足三类标准的比例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达到18%。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烟尘、工业粉尘和工业固体废物5项污染物控制指标,分别比2001年下降8.3、9.6、11.5、6.6、10.0个百分点。全省城市空气污染综合指数为3.15,比上年下降7.4%;总悬浮颗粒物年日均值为0.359毫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5.5%;二氧化硫年日均值为0.057毫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2.3%。渭河、汉江、丹江、嘉陵江、延河、无定河6条主要河流污染综合指数分别为7.47、0.40、0.86、0.41、1.66、0.72,延河、无定河水质污染较上年有所减轻,渭河、汉江、丹江、嘉陵江水质基本与上年持平。固体废物排放量以及声环境基本维持上年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