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2010-01-19 陕西省统计局

十二、人口

根据2002年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人口增长速度继续减缓。由于计划生育力度逐步加大、生育观念的改变和生育旺盛期妇女人数继续减少,2002年全省人口出生率为10.48‰,人口死亡率为6.36‰,人口自然增长率4.12‰,比上年下降0.04个千分点。据此推算,全省年末总人口为3673.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5.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135.17万人,乡村人口2538.53万人。总人口中,男性1888.28万人,占51.40%;女性人口1785.42万人,占48.60%;男女性别比105.77(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因近几年受出生人口持续减少及人口流动等因素影响,全省人口年龄构成中,0-14―岁的人口为821.07万人,占22.35%,比上年下降2.14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为2558.37万人,占69.64%,比上年上升0.86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为294.26万,占8.01%,比上年上升1.28个百分点。

十三、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331元,比上年增加847元,增长15.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7.6%;人均消费支出5378元,增长9.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7%。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16.7平方米,居住设施不断完善。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596.25元,比上年增长5.0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61%;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491.20元,比上年增长12.0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39%。

农村竣工住宅面积0.27亿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0.09%。

2002年末,我省城镇从业人员为331.61万人。比去年减少1.51万人,下降0.45%。到2002年末,我省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为29.2万人,比上年减少2%。2002年劳动部门培训下岗失业人员12.6万人,职工再就业人数为6.8万人,年末登记失业率为3.3%。就业压力依然很大。

2002年是我国工资改革力度较大的一年,随着经济形势的进一步好转,我省在岗职工工资快速增长,职工工资水平明显提高。2002年度,我省职工工资总额为333.23亿元,比上年增发了36.87亿元,增长12.44%,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0351元,比上年增长13.5%。

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据劳动部门统计,2002年度,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达315.72万人,比上年增长10.8%,参加养老保险职工人数达261.3万人,其中离退休人员参保人数达90.8万人,比上年增长8.9%。到2002年末,全省10个地市和杨凌示范区的107个县(区)全部建立了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参加医疗保险的职工人数达260万人,比上年增加38.5万人,占全省应参保人数的68.3%。另外,今年我省接受最低生活保障救济人数达到73.5万人,比上年增长1.3倍,确保了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

社会福利事业不断发展。2002年全省各类社会福利院共有床位1.65万张,收养1.16万人。城镇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取得了新进展,保障人数已达95.4万人。建立起各种服务设施32138个,共安置志愿兵和城镇义务兵1.1万人。全省有乡镇数1613个,农村社会保障网络数826个。

注:

1、本公报部分指标为初步统计数。

2、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年末总人口为扣除了机械变动(迁出、迁入)差额后的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