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州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科技发展取得新成果。科技投入加大,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得到实施,民办科技有了新发展,科技示范、培训、推广工作取得新成效,2007年实施国家科技计划项目2项,省级科技计划项目23项,州级科技计划项目60项,新批准高新技术企业3个,申请专利86项,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文化艺术精品大量涌现,以《诺玛的十七岁》、《花腰新娘》为代表的一批影视作品、民族歌舞在全国获得大奖,两馆一站、千里边疆文化长廊建设取得新突破,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文化产业在改革中发展,对外文化交流日趋活跃。2007年末,全州拥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11个、公共图书馆15个,广播人口覆盖率达96.03%,电视人口覆盖率达95.04%。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城乡卫生体系进一步健全,农村卫生组织覆盖面不断扩大,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得到加强,医疗救治、卫生执法监督、重大疫情信息网络等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能力显著增强,初步形成了公立医院、股份制医院、私立医院平等竞争的新体制和公共卫生、基本医疗、非基本医疗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体育事业取得新突破。竞技水平不断提高,在残奥会上实现金牌零的突破,在全省各类运动会上取得较好名次,组建红河奔牛男子篮球队并在CBA联赛中取得好成绩,体育产业健康发展,场馆设施不断完善,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 十、人口、环境保护和人民生活 控制人口取得积极成效。2007年末,全州常住总人口为437.3万人,全州户籍总人口为418.64万人。在户籍总人口中,男性215.59万人,女性203.05万人;非农业人口73.95万人,农业人口344.69万人。 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力度加大。统筹经济发展与环保工作,环境污染控制取得明显成效,环保机构和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环保投入持续增加,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物种资源管理稳步推进,全州生态环境总体上保持在良好水平。到2007年末,全州共有县级以上监测站8个、环境监测人员100人、州内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16个。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2007年,全州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19328元,比2002年增加8930元,年均增长13.2%;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528元,比2002年增加1008元,年均增长10.7%。 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五年来,采取多种措施,大力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逐步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事业取得了明显进展,2007年全州有12.77万名职工参加养老保险,参加生育保险的职工有5.92万人,参加医疗保险的职工有33.81万人,收缴医疗保险金额4.68亿元,支付3.93亿元。 注释:本公报数据为年快报统计数,正式年报统计数据以《2008年红河州统计年鉴》为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