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市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实施科教兴丽战略有新进展。认真抓了科技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全年实施试验、示范、推广项目38项,获省级科技成果奖2项,地级科技成果奖14项。 教育事业取得新的进展,各类学校的办学条件继续得到改善。全区普通中学招生21693人,比上年增长7.6%,其中高中4596人,增长22.1%,初中17097人,增长4.3%;普通中学在校学生59365人,增长7.5%,其中高中11983人,增长18.5%,初中47382人,增长18.5%;初中学龄人口毛入学率86.49%;初中毕业生升学率44.02%。全区职业中学招生1490人,增长46.5%;职业中学在校学生2999人,下降0.8%。全区小学招生20627人,增长2.1%;小学在校学生122275人,下降3.0%;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14%,比上年提高0.14个百分点;小学毕业生升学率84.66%。幼儿园在园幼儿16795人,增长19.7%。全年教育事业费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比上年提高4.5个百分点;全年新增普通中学校舍面积2.08万平方米,新增小学校舍面积1.92万平方米。 十、文化、卫生、体育和环境保护 文化、卫生、体育和环境保护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年末全区共有艺术表演团体2个,文化馆、站67个,公共图书馆5个,藏书36万册。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59.65%,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85.5%,有线电视用户6.68万户,新增加0.18万户。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医疗条件有新的改善。年末共有卫生机构102个,其中医院(含卫生院)78个。年末拥有卫生机构床位2417张,其中医院床位数2140张。卫生技术人员2588人。有效控制了各种急慢性传染病和地方病的发病和蔓延。体育事业进一步发展。全年举办各种运动会30次,参加人数270人次,获省级以上奖牌31枚,其中金牌8枚,银牌10枚,铜牌13枚。各种群众性体育活动广泛开展。环境保护得到加强。以污染防治为突破口,切实巩固“达标排放”成果,不断改善城乡环境质量。全年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57.25%,比上年下降3.05个百分点;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47.85%,比上年提高12.8个百分点。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据公安部门户籍人口统计年报,年末总人口为1111831人,比上年末增加3895人,增长0.35%,其中少数民族人口637355人,占总人口的57.3%。全年出生人口11268人,出生率10.15‰,死亡人口6566人,死亡率5.9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23‰,比上年下降0.49个千分点。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加。根据抽样调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7005元,比上年增加637元,增长10.0%,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8.8%;农民人均纯收入1112元,比上年增加63元,增长6.0%,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4.8%。职工工资增加。全年城镇在岗职工工资总额67993万元,比上年增长18.4%;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2246元,增长20.3%,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9.0%。扶贫济困工作得到加强,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年内解决了3.08万农村人口的温饱问题,比上年多解决0.51万人。 社会保障事业进一步加强。全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达41241 人,比上年增加3470人,其中城镇职工31261人,离退休人员9980人,分别比上年增加3155人和315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达50129人,比上年增加15990人,其中城镇职工39498人,离退休人员4204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达19388人,比上年增加563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已保人数21646人,比上年增加15055人,增长2.28倍。 注:1、公报中的数据均为正式年报数。 2、公报中国内生产总值、各行业增加值绝对值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