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1-18 云南省统计局

十、文化、卫生、体育和环境保护

文化事业日益繁荣。全省各种艺术表演团体117个,文化馆143个,公共图书馆149个,博物馆28个。全省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0.65%和92.07%。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50座,广播电台16座,电视台17座,有线电视用户297万户。

卫生事业持续发展。全省卫生机构9436个,医院594个,拥有床位数7.12万张;卫生技术人员11.39万人,其中医生5.32万人,护师、护士3.65万人。乡镇卫生院1485个,床位数2.42万张,卫生技术人员2.14万人。卫生防疫、专科防治机构177个,卫生技术人员5823人。妇幼保健院、所、站146个,卫生技术人员4578人。农村有医疗点的村占总村数的比重为98.0%。乡村医生和卫生人员数为3.4万人。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竞技体育取得新突破。云南运动员在国际比赛中获金牌4枚,银牌7枚,铜牌3枚;国内比赛获金牌47枚,银牌44枚,铜牌50枚。

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发展加快。全省环境保护系统人员3471人,各级环境监测站92个,环境监测人员1055人。全年完成限期治理项目264个,项目总投资1.48亿元;烟尘控制区13个,环境噪声达标区26个。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69.75%;工业固体废物结合利用率39.84%;农村水改受益率为86.31%。

自然保护区建设稳步推进。年末全省共有自然保护区181个,比上年增加1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3个,省级自然保护区45个。自然保护区面积326.8万公顷,比上年增长0.7%。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138.7万公顷,省级自然保护区面积106.5万公顷。列入国家一类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43种;列入国家二类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151种。列入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植物有114种,其中列入一级保护植物有22种。

十一、人口、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居民生活

控制人口增长取得积极成效。2004年,全省人口出生率为15.6‰,死亡率为6.6‰,自然增长率为9.0‰,比上年下降0.8个千分点。年末全省总人口为4415.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9.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240万人,乡村人口3175.2万人。

劳动就业规模大,再就业工作成效显著。年末全省就业人员236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5万人。其中农村就业人员2014万人,增加11.8万人;城镇就业人员354万人,增加3.3万人。年末全省国有企业下岗实现再就业职工人数4484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7.3万人。年末全省城镇实有登记失业人数11.9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3%。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根据抽样调查,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870.88元,比上年实际增长9.4%;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6837.01元,比上年实际增长7.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864元,实际增长6%;农民人均消费支出1570元,比上年增长11.7%。居民家庭恩格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比重),城镇为42.4%,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农村为54.0%,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

居民储蓄存款继续增加。年末全省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052.12亿元,比年初增加285.6亿元,增长16.2%。

扶贫攻坚取得新成绩。2004年全省认真落实各项扶贫措施,多方筹集资金,净解决13.1万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稳定解决了29.5万农村低收入人口的温饱问题。

社会福利事业不断发展。全省有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位1.91万张,全年收养327万人次。全省得到最低生活保障人数68.36万人。城镇建设各种社区服务设施709个,便民、利民服务网络1537个。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5.23亿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1.95亿元,接受社会捐赠5669万元。

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年末全省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55.26万人,其中职工175.88万人,离退休人员79.38万人。企业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率达到92%。全省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173.16万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16.07万人。全省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302.34万人。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得到保障比例为100%,企业离退休人员按时领到基本养老金比例为100%。

注: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正式统计数据以《2005年云南统计年鉴》为准;各项指标对比基数均为《2004年云南统计年鉴》公布的年报统计数。

2.根据国家统计局新的规定,各省市区原使用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改为”生产总值“,仅只是中文名称的改变。

3.生产总值、各项增加值的绝对值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